如何让孩子画出自己想画的画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表达思想与情感、与人进行沟通的手段。身心发展正常的幼儿,从他能用笔进行随意涂抹时起,就自发的开始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我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夠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这是错误的。我们许多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是不是真正让孩子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画,促进了幼儿自身的个性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为激发幼儿绘画兴趣,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我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和评价幼儿作品上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想象力 创造力 兴趣 赏识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若是没有了想象力,孩子的世界将变成一片沙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宽容的土壤,而这些土壤正是我们教师用心创造的。
  一、指导幼儿绘画过程
  (一)通过大自然与生活,启发幼儿获得一定的绘画经验
  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得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大自然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的一草一木、星空浮云、泥沙海浪、飞禽走兽,甚至锅碗瓢盆等等,都是儿童观察和描绘的素材。启发儿童用他们的眼睛、耳朵、手、鼻以及全身去感受、发现他们周围事物的“形”与“色”,并由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刺激他们从事绘画表现的意欲。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我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发现周围生活中的废旧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二)以幼儿的兴趣为入手点,引导幼儿获得有关绘画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一次艺术活动《线描花瓶》中,我利用了身边常见的废旧物——“玻璃瓶”让孩子进行充分发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大胆绘画。线描法幼儿已接触过一次,但在瓶子上画还是第一次,所以他们兴趣很浓,看到老师的作品感到很新奇,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想自己来画。这节课我正抓住孩子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每个幼儿都主动地去绘画,而且都是愉快地完成了作品。
  (三)在技能上给予幼儿适当指导,引导幼儿充分表现自我、释放自我。
  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由幼儿自由添画,还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帮助幼儿回忆见过的蝴蝶,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再如在《装饰画》中,我丢弃了以往绘画课老师的示范过程,示范法虽然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但如果示范法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绘画过程中给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想像的王国里遨游。作画前让幼儿来说说自己想画的内容,要给每一个幼儿有充分的说的自由。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进行大胆绘画。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也给予适当地指导。
  二、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幼儿的作品
  (一)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尊重幼儿。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应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时机,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感悟和发现,通过心灵的写真将其表现出来。这样的画,才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画。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坚持为每个孩子提供属于自己的天地,拓宽儿童的思维空间,打开孩子的心窗,让孩子们在幸福中创造真美天地,放飞个性之梦。
  参考文献:
  [1]《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沈建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孔起英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李蔚宜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用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
目的 应用马前子丸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观察马前子丸治疗止痛效果.方法 选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成人Ⅰ度、Ⅱ度、Ⅲ度有疼痛症状大骨节病人93例进行3个疗程治疗,于1年后进
摘要: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物理实验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类比、归纳等手段,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实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04-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案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预测》  这是一节学习科学探究能力的课型,本课的重点是懂得预测是有根据的推测,并且了解到预测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上一次,听了我县骨干教师上的几节精彩的科学课。这些教师在一天的时间内,根据自己对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所在学校的学生和自己的实际。都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的增减,重新设计了实验,为的是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如陈瑞基老师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摘要: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努力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突破。本文从突破课本和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破单纯传授历史知识,关注现实;突破“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作业的单一性,布置自主、开放性的作业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理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激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05-01    《普
期刊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凭借着方便、稳定和安全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但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易因轮槽磨损而出现曳引力下降,从而大幅降低了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为
一、构建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
摘要: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树立正确的课堂意识,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  关键词:教学方式;英语教学;培养习惯;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06-02    随着英语教
目的通过对某小学一年级某班猩红热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有效防控猩红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某学校猩红热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