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德成为教师的第二生命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2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它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教师说出的话要符合道德规范。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口德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的灵魂。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的口德在教学中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教师不修口德的危害
  1 不利于学生成长。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暴力现象已明显减少,但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遭到侵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教师口中无德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表现,它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创伤,而且还会阻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
  2 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非常敏感。教师的说教与责骂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连同家长一起批评,使得家长无地自容。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3 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形象。
  部分教师不注重口德修养,给学生和家长留下了负面印象,使学校和教师的形象受到了损害。
  二、部分教师口中无德的原因
  1 心理压力过大,情绪失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说:“目前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中有80%以上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受应试教育和学校的各种奖惩制度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工作中过于急功近利。当某个目标不能达成时,教师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随着这种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大,部分教师就会情绪失控,从而导致口中失德。
  2 教育观念落后。
  “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等传统教学观念是导致教师口中失德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仍然有教师认为,打骂是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对那些经常犯错、屡教不改的学生,有些教师不是因材施教,而是通过严厉的责骂来进行教育。
  3 法制观念淡薄。
  部分教师法制观念淡薄,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不屑一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漠视学生的权利,不尊重学生,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保护。
  4 个人素质不高,教育方式不当。
  部分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不去修养口德,缺乏对学生尤其是顽劣学生的教育方法,除了责骂无计可施,这就会导致教师口中无德现象的出现。
  三、修养口德的方法
  1 自我减压,注重心理素质修养。
  学生的不良表现有可能会诱发教师宣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教师口中无德现象的出现,如对学生进行语言攻击、嘲讽、挖苦等。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释放心理压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
  2 自我提高,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将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同时,教师要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 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
  教师口德的养成,既靠教育,也靠激励和监督。教育是基础,激励和监督是手段。学校要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教师提高修养,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将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集体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样的机制下,教师就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加强自我调控,监督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以身作则。
  立德树人,口德先行,让口德成为教师的第二生命。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语篇结构分析,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篇宏观结构组织和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分析文章体裁和结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英语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建构语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牛云云,女,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
一、高考考查要点  1 自然地理环境。  ①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②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整治措施。  2 农业。  ①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②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布局;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意义。  二、解题规律与方法  1 自然地理环境。  例,材料一  以下为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左图)和黄土高原景观图(右图)。  (1)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等院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和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难点,并尝试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英语教学;难点及对策  【作者简介】张欢(198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随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应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近年来高考命题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探索、解决问题。新课程目标强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教师切实加强历史学习方式与方法的传授,把方式方法指导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出“动”起来、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区别在于,英语教学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讲解和听说能力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此开展英语诵读成为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元素。优化英语诵读教学策略是当前新课标时代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诵读教学,不仅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加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化、人性化,更应该要可持续化、终身化。因此,呼唤原生态的教育、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原生态课堂、让生命得以充分舒展势在必行。一、原生态教育要求真  1.教学设计要求真。评价一节课质量的好坏,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师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和创设。我曾经在市高中优质课展示会上聆听了两位教师的公
高中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地理学习。因此,在教学后,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反思。  高中地理是一门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课程,它涵盖了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旨在从科学的角度审视、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为
进入九年级,中考的压力让教师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大了教学的容量,而此时的学生对此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因此觉得思品课变得枯燥了,厌课情绪逐渐加重。“小先生制”以生教生的方式,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小先生”的培养  1.“小先生”的内涵与解读。  “小先生制”最先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儿童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他认为,小孩身上蕴涵着无限的创造
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次次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在世界史上纵横开阖的重点内容,怎样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有效把握,是世界史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问题。表格法是历史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在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综合分析上有极好的效果。  不但全面清楚地分析了三次科技革命,而且也进一步展示了表格法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效果。第一,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师和学生积极沟通、合作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所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