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家庭教育等与城市学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各个班级存在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相对较多,这些学困生不仅影响了班级成绩的优良率和合格率,也是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呢?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爱动心,以情感化
  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师情感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尊重是一座桥梁,只有奉献爱心才能做好与人工作。在班集体中,如果老师只关心优秀学生,是学困生长期处于被孤立、被歧视的地位,这些学生就会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总感觉老师和身边的人瞧不起自己,为了引起被人的关注,会故意弄出点动静来。教师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尊重,不是训斥和说教,能和他们平等、真诚、亲切地交流,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老师对于这些学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学习上,给他们多“吃偏饭”,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思想上多交流谈心,以朋友之情,亲人之情对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在任何时候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挖苦他们,更不能接他们的短,否则,就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和逆反心理,并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大教育家孔子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消除了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消除了生疏感和恐惧感,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主動地把老师当做朋友、亲人,把那紧闭的心扉向老师慢慢敞开,吐露心声,自然地调动了他们的的学习积极性,转“困”学为“乐”学。
  实践证明,真诚无私的师爱,能不断滋养和培育学困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2热情鼓励,持之以恒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正。他们的基础差、理解能力差,对知识感到乏味。所以教师要针对其薄弱环节坚强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解、示范、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本着“浅、慢、精”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降低坡度,减少难度,循序渐进,并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即使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也不能忽略,对于这些闪光点要给予肯定,热情鼓励,当面表扬,并给予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从微小的成功中品尝喜悦,对他们施以必要的期待,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转化可能会收效甚微。但作为老师,这时必须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而量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次关心,多一回尊重,多一句夸奖。在那些学困生眼里,这些都是润泽他们心田的和风细雨,只有让他们从内心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获得最后的成功。
  3改变方法,合力教育
  对于学困生的教育,除了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外,还要给他们点拨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逐步掌握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学习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还应通过同学、任课教师、家长等方面了解学生。因此,教师还必须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架设一座沟通桥梁,做好家访工作。若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某个问题虽经多次教育,但效果仍不明显时,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去的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并请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教师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形成这样的一种教育合力,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使这些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学校、家庭的温暖,从而逐渐克服困难,振作精神,调动其兴趣,一步步朝老师所期待的目标努力,实现转化。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事实,对知识的不理解困扰着孩子,这种现象也同时困扰着教师,本文主要阐述一下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1帮助弱势群体增强学习信心  在低年级儿童中,信心不足的人很少,他们大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学好数学没有问题,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解题水平总是不如别人,课堂上别人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艺术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
期刊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不育人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小学语文课不仅要通过听、说、读、写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必须通过听、说、读、写完成育人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深深懂得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生机,充满趣味性,是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即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1课前序导法
期刊
【摘要】 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性是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教师作文训练随意性大,没有系统;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普遍厌烦作文。但作文教学又不可等闲视之,仅从中考角度而言,作文分数就几乎占据了语文试卷分数的“半壁江山”,更何况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现有的语文写作教学课堂常常出现“空、泛、寡”等现象,写作教学无法真正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
期刊
【摘要】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本文从指点迷津,强化动机;随堂批改,及时反馈;保护自尊,改“×”为“△”;人文关怀,激励为主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 评语 批改作业  1 指点迷津,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计算、分析、判断等错误时,老师可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即通过评语的形式,
期刊
【摘要】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把这样的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也将影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正如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尔和格连所说“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他将
期刊
【摘 要】 体育教学中学生交往型学习的意义,实施交往型学习同伴关系的建设,如何建立交往型学习以及交往型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交往 交往型学习 同伴关系建设 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学习集体项目、在互相讨论问题时,常常有好多位学生在那里呆若木鸡,不参与活动,不参与问题讨论。究其原因,不是他们的心理有问题,不是他们不愿和人交往,是他们根本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如,一名11
期刊
【摘要】 要突破英语教学瓶颈,我们依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寻找到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其方法有:英语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利用英文歌曲,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利用英文影视,调动学生对英文口语的学习兴趣;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文读物,使阅读成为有源之水;鼓励学生做课外阅读理解题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英语读书笔记促进学生积累。  【关键词】 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初中英语新课
期刊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在我国农村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一现象也成为各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因之一。但在这支庞大的进城务工队伍的后面,有一支数量不小的农村留守学生群体。最近,我校对镇留守小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数量众多。小学学生总人数为1242人,留守学生就有260人,占学生总数的21%,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