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ladr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对策要重视在课前制作网络教学资源;要重视利用大数据设计教学过程;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推行自主学习,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课程整合,以使高中生在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培养高中生更多的能力。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优势,提出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R857.3,[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10-01
  信息技術步入课堂,在其高效率和直观性的优势下,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彻底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优势,提出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对策。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高效率的可能性,课堂高效率是提升课堂上45分钟作用的关键,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教师可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化处理,提前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减少课堂准备时间,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过程,将学生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这样才能实现高中物理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变革。其次,信息技术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直观性,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实地感受到物理的实际生活表现,也会为物理实验的开展提供便捷。总之,信息技术形成了多元化的物理学习模式,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是具备较强的可行性的。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对策
  (一)制作网络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对策要重视在课前制作网络教学资源,让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实验体验。高中物理教学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等内容,既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完善知识体系,也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操作能力。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注重教、学双方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实施新课程理念、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必须。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质点和位移》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展示课堂上不能完成的物理实验内容“展示各种各样的物体运动的状态”,因为物体形态各异,各部分运动复杂,进行全面准确分析较困难,利用网络来辅助学习,拓展学习空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运动实例的观察与分析,思考简化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之,教师借助信息手段能够制作网络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能够确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研究将对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利用大数据设计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对策要重视利用大数据设计教学过程。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开始变得更加便捷,这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鲁科版《重力与重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调查大数据,了解高中生对于重力和重心的理解,结合大数据分析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点出现的周期、分值和知识侧重点等。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学关于重力和重心的概念,结合大数据提供的资料来让学生重点学习:同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最后总结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总之,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加强对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让高中物理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三)利用信息技术推行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对策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推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高中生终身学习物理学的关键素养,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行自主学习活动,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了“探究—讨论”式、“自学—辅导”式、开放式物理学习等深层次的整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鲁科版高中物理之中《超重与失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教师操作实验的过程,在一本放在桌面上的书中间并在书上再压一些书或其它重物把夹在书中的纸条拉出来。然后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进行自学,完成导学案上面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再进行交流比赛活动:双脚不能离开测力计、手不能撑扶其它物体、没记录完数据不要离开秤,由游戏中认识完全失重现象。信息化与物理课程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枯燥与难以理解的教学难题,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的对策要重视在课前制作网络教学资源;要重视利用大数据设计教学过程;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推行自主学习,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课程整合,以使高中生在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培养高中生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孔望.试析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53-54.
  [2]华山英.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改革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1):138-139.
  [3]刘敏,邵建新,田德旭.教育新生态环境下物理课堂教学冲突分析与协调[J].物理教师,2018(1):2-5.
  [4]施向东.基于网络技术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5(31):125.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要想有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学会去对知识进行探究,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是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热情度和积极性,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老师和家长高度重视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著上升。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但在当前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并不是主要的考试科目,也对学生未来的升学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只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展开教学活动,将本应快乐的课堂教学变得生硬刻板,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影响,翻转课堂成为了在初中信息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我国对外交流以及发展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当今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也随之而不断增大。尤是在一个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英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近几年来我国也在进行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这也就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挑战。尤其是英语,对于人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相关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改革也越来越深入,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才是教学的重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进度,但教学的质量却没有与教学进度成正比,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已经广泛运用到高中物理的教
摘 要课堂激励是凝聚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自信的重要手段。在低年级数学课堂,引入艺术性激励,把握激励的“适当”“适量”“适时”,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艺术性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59-01  低年级学生的心智特点具有童趣性,在课堂组织与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善用艺
摘 要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的公民教育项目研究,来源于美国。其主要活动为“六七四”模式,通过对社区公共问题的挖掘与分析,为社区及政府对公共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在核心价值观视角下,中小学公民教育项目研究应紧随新时代的需求,结合我国的国情,通过课内引导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横向拓展,纵向深化。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深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切实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变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课题《基于改善学习方式的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实践研究》研究的需要,以初中几何基本图形变式教学为例,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为目的,就其实施的基本思路、原则和实践三个方面展开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式;改善;变式教学;几何;基本图形  中图分
摘要语文关乎我国母语教育,影响着学生的现实成长与未来发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全面重视语文教育,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深度阅读教学改革,一方面是要优化学生的语言发展,另一方面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顺利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特色。本文将从创设阅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参与;设计阅读问题,丰富学生思维参与;组织小组探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三个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具体的朗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089-01  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十分关键,在教学实践过程,要有效分层教学,科学地引导学生感知朗读内容,以此才能不断提高朗
摘 要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种十分常用的解题方法,通过在“数”与“形”间相互的转化,使题目求解过程更为清晰,以提升解题效率。本文主要就“以数助形”与“以形助数”方面分别分析了对数形结合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字;图形  中圖分类号:A,G250.76,O71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10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活动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