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大的道路》谈到传记文学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236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莱写的朱德传《伟大的道路》,终于能够在哺育了朱德同志的中国大地上畅行无阻了。它出现在现在的中国,起了一种史沫特莱当初不能料到的意义,这就是它帮助我们冲破了前些年林彪、“四人帮”封锁的传记文学的禁区。我们读了这本书,做些思索,分析一下它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就会觉得传记文学并不是难以琢磨的迷宫,以传记文学作品织人之罪完全是别有用心的。
  在林彪、“四人帮”当道的十几年中,他们为了树立个人的淫威,以“宣传一个领袖”为名,横扫了传记文学园地的所有花草。不仅所有的传记文学作品都被打入冷宫,而且出现了一种“江记”的“多米诺骨牌”:一个历史人物被否定,不但和早死之人未曾相见的后代要承担罪责,而且为这个历史人物写传记的人一瞬间也成了“反革命”,甚至所有露过这个人名的著作也一概有罪。这种残酷的法西斯政策使所有写过传记文学作品的人至今心有余痛。以至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人渴望读传记文学作品但却很少有人动笔去写。不少人仍把传记文学园地看做“迷宫”而踌蹰不前。
  他们一是怀疑繁荣传记文学能否导致“宣传个人”而使伟大领袖黯然失色。这种怀疑说到底还是搞不清个人和历史的关系。这里有必要说说史沫特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当朱德同志问她为什么要写自己的传记时,她回答说:“因为你是农民。中国人十个有八个是农民。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向全世界谈到自己的经历。如果你把身世都告诉了我,也就是中国农民第一次开口了。”这位美国女作家不知要比林彪、“四人帮”高明多少倍,她会辩证地理解个人和历史,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她不把两者截然对立起来,这和我国古代所说的“众星烘月”的话是一样道理。可是事情一到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林彪、“四人帮”却故意糊涂起来了,欺骗人民以为其中真会有什么更神秘的东西。他们这样把一潭清水搅混,目的就是不要别的领袖,而要把自己封为唯一最高的领袖。我们反对法西斯独裁,我们是“人民创造历史”论者。中华民族的英雄如群星灿烂,中国历史英雄辈出。为众多的英雄写传只会使他们相得益彰,只有心怀卑琐欲念的人才会讨厌全民族的英雄谱。
  还有的人怕写有缺点的人,怕写活着的。这主要是林彪、“四人帮”追求“完人”即“超人”的形而上学思想未肃清的表现。鲁迅曾说:“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历史上各种类型的人物都可在传记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既要写英雄和领袖,也可写功过互见,甚至反动的人物。只要立场正确、材料处理得当,都对人民和历史有用。写活人也同样不可怕。史沫特莱当时所写的就是活着的朱德。现在无数正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们难道只能在“盖棺定论”之后才配在传记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吗?我们不应该消极地等待死后的“盖棺定论”,因为说到底,那“盖棺”定的论也不是保险的。我们回忆一下,林彪、“四人帮”对人民和历史早已定论的人物不是也想翻案吗?所以这仍不是个根本的解决办法。关键在于要积极地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维护正确的定论。另外,也必须从法律上保证作家不以创作的得失,其中包括不因为传记文学中所涉及的人物而招致罪过,如果做到这一点,人们完全可以期望我国传记文学的创作出现新的繁荣局面。
  最近,随着思想的逐步解放,已经出版或正在酝酿出版一批传记文学作品,苗头是可喜的。为了促进传记文学的繁荣,在条件许可的时候,还应该筹办以登载传记文学作品为主的刊物。随着传记文学作品的逐步增多,引起社会的注意,这方面的评论工作也会活跃起来。我们相信,传记文学之花一定会使社会主义文艺阵地增颜添色。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科学著作中开始越来越经常地使用“系统”、“系统性”、“系统观点”等概念,这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如此,在社会科学方面也如此。苏联B.Ⅱ.库兹明的《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王炳文等译,三联版,定价0.59元)是一个尝试,来阐明马克思所发现的“系统性”,以及他所运用的、作为社会生活特殊规律性的“系统性原则”。  作者认为,系统概念是马克思方法论和唯物主义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有重
期刊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一再指出,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那些稚气十足的言论中,往往掩藏着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天才预测。这些预测同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切中要害的批判一样,都是启发、教育无产阶级的宝贵材料。长期以来,人们写过许多文章阐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关大同世界的思想闪光,但讲得较多较突出的是诸如消灭私有制、铲除城乡对立、克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解放妇女、消亡国家等等设想。而象选拔、监督、更换公职人
期刊
刘心武的《如意》可以说又是闯“禁区”的,所以我也用“人性”这个一向被认为“烫手”的字眼儿作题目,来谈论他的这篇新作。我之敢讲“人性的优美”,而不冠上“革命的”等字样于前,是因为这是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分析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时,对其女主人公玛丽花所作的肯定:“尽管她处在极端屈辱的境遇中,她仍然保持着人类的高尚心灵,人性的落拓不羁和人性的优美”;“她之所以善良,是因为她不曾害过任何人,她总
期刊
随着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作品在西方流传,从七十年代开始,英国一些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再度掀起了研究和评介苏联文学的热潮,很多出版社也竞先出版有关的图书。现将英国一九七三——一九七六年间出版的部分图书择要简介如下:  从这几年出版的图书来看,英国文学界似乎偏重于研究和评介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和所谓苏联地下文学。论述十九世纪前俄国文学的著作有两种。一本是约翰·菲尼尔和安东尼·斯托克斯合著的《早期俄国文学》(J
期刊
每当美国友人们迷惑不解地向我问及“四人帮”如何能够达到飞扬跋扈的地步时,我总有一个标准的回答:“想想美国在五十年代的麦卡锡(Joseph McCarthy)时期!”他们听了,就恍然大悟。正象中国文化界人士不能忘记在“四人帮”手中所受的迫害一样,美国学术界文艺界今日谈起麦卡锡对创作艺术及言论自由所留下的影响时,还是表示感叹与愤恨。“四人帮”是极左派(实为反革命派),麦卡锡是极右派,不过他们所用的手法
期刊
现在出版的刊物不少,真是百花争艳。但是,独独没有杂文的专门刊物,缺了这枝带刺的玫瑰花,未免美中不足。  杂文,常言是诗与政论的结合,也是文艺品种。那么,就从文艺刊物来看看吧:除了《××文艺》之类的刊物以外,按文学体裁来分,有《诗刊》,有《剧本》,有《散文》,有《小说月报》等等,就是没有《杂文》。杂文本来曾被鲁迅先生认为“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而现在竟不象其他的文学品种各有自己的园
期刊
怀念华岗同志    今年四月,突然接到谈滨若同志的来信,她说:华岗同志平反了!二十多年来重压在我心头的一个疑团,于今涣然冰释了!  一九五五年的一个冬夜,我走访阿方同志。她用一种我几乎听不见的低声告诉我:“华岗被捕了,听说有政治问题。”“什么问题?”“不知道。”接着两人长时间地相对无言,我则陷入于苦恼的思索之中。一个曾经出生入死、历经敌人监狱酷刑而不屈的老同志,一个在统一战线和民主运动中作出过重要
期刊
中华书局最近出版的施昌东同志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是为中国美学史宏伟结构打基础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开中国美学史的先声。  美学这门新兴学科,在解放前虽然有少数人研究,但并不系统。解放以后,先是传入了苏联的美学理论,但失之粗糙,教条主义习气很浓,而且往往将文艺理论与美学理论混为一谈,常常模糊两者的研究对象。这个流弊,在后来我们不少美学论文中还存在。在五十年代中到六十年代初,美学在中国曾吸引了不少
期刊
今年是《戈丹》的作者普列,姆昌德诞生一百周年,也是此书译者严绍端逝世十周年。我在病中听到电台广播短文,纪念这位印度著名作家,接着又朗读了他的短篇小说《地主的水井》,恰巧这篇小说也是绍端翻译的。绍端,病中多忧思,我日日夜夜在怀念你,听到广播,又触动了我的心弦,回忆往事,彻夜难眠。夜深人静,我拿起《戈丹》重读了一遍。  记得奥斯卡·王尔德曾说:“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确实,对同一部作品
期刊
一九七九年初收到芝加哥大学老同学柯尔柏君的来信,说是我们当年的老师阿瑟·弗里德曼教授将于三四月间到北京旅游,希望我们能见面。弗里德曼教授现年七十二岁,是芝加哥大学卓有成就的退休荣誉教授,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专家,编过哥尔斯密全集、威彻里剧本四种等,写过许多评论文章。我虽没有上过他的课,但他曾参加过我的口试委员会,又时常在校内碰见,所以还完全记得他的模样。我当然表示欢迎,但是我说我三四月间要去医院动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