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戈丹》忆绍端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戈丹》的作者普列,姆昌德诞生一百周年,也是此书译者严绍端逝世十周年。我在病中听到电台广播短文,纪念这位印度著名作家,接着又朗读了他的短篇小说《地主的水井》,恰巧这篇小说也是绍端翻译的。绍端,病中多忧思,我日日夜夜在怀念你,听到广播,又触动了我的心弦,回忆往事,彻夜难眠。夜深人静,我拿起《戈丹》重读了一遍。
  记得奥斯卡·王尔德曾说:“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确实,对同一部作品,各种读者由于身世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阅读同一部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绍端,你这部译作一完成,我是第一个读者。当时它那强烈的民族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三十年代印度农村那幅暗无天日的悲惨画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祖国遭受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后的今天,我重读此书,却被书中那对印度农民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深深地感动了。普列姆昌德不愧为印度现代文学的大师,他以饱满的激情、细腻的笔触,极其成功地塑造了何利与丹妮娅这对患难夫妇,特别是东方民族那种含而不露、深沉真挚的柔情,令人难以忘怀。
  三十年代的印度农民在异族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压迫下,受到警察、大小封建主、地主、土地承租人和高利贷者的重重剥削。种姓制度的魔影又时常威胁着他们。何利夫妇的儿子戈巴尔爱上了年轻的寡妇裘妮娅,按照印度的习俗,寡妇不准改嫁,而何利夫妇把怀了孕的裘妮娅收留在家里,村里的长老会认为这是伤风败俗,开除了何利的教籍。从此村里的人都和他家断绝往来。何利把地里的收成全部缴作罚款,又把祖上传下来的房子抵押出去,才算履行了长老会的“判决”,从而恢复了他的种姓。当我初读《戈丹》时,对这种残酷的种姓制度深恶痛绝,庆幸我们一家四口生活在新中国,人人平等,绝对不会受到凌辱和折磨。谁知在“文化大革命”中,你被打成“阶级敌人”,我被看作“边缘人物”,我们的处境跟何利夫妇被开除教籍后的情况有什么区别?在某些方面恐怕还不如他们。古今中外从未有过林彪、“四人帮”那样滥用“大义灭亲”这个词儿的。你被揪斗抄家后,我也受到恐吓和威胁,要我在两天以内揭发强加于你的“罪行”。天哪,假若我神经脆弱,简直要给逼疯啦!他们还要你在明儿、红儿面前低头认罪,这样灭绝人性的作法,我也从未见过。当时你身患肺癌,在切除一叶右肺、抽掉一根肋骨以后,竟还让你弯腰站在高凳上,没完没了地批斗。我心如刀割,可我失去了保护你的权利,不能象丹妮娅照料何利那样,走上前去扶你一把,却只能在没人瞅见时悄悄地看你一眼,我真担心你会从石凳上摔下来。绍端,一九五三年五月,你和我带着稚子幼女,怀着满腔热情从印度回国,我们一心想为祖国工作,谁会想到却在祖国的大地上尝到这种滋味?
  绍端,你天性温厚,总是以善良的愿望猜度别人。一九六九年春天,我们去干校以前,好容易才批准你回家和我一起准备行装。你对我说:“我们俩的东西不多,带一个箱子就够了。”我说:“他们还在叫我跟你划清界线,我们下去后恐怕不会住在一起,还是各带一个箱子吧!”果然不出我所料,在干校,我们俩的住处虽然相距不远,但见面机会很少。过了不久,许多人分到了房子,跟家人住在一起。他们明知你害的是不治之症,劳动后需要家人照顾,却始终不给房子。不仅如此,你的劳动还逐步升级,从牛场清粪调到大田干活,最后竟派你到菜岛去抽水上山。你发病了,去潢川、信阳就诊,我事先都不知道。你走后天气突然转寒,我心里十分焦急,却无能为力。有一次,我听说你着了凉,胃口不好,就去校部买了半斤红糖和一瓶辣酱捎给你,过不了几天,和你同房的也牧同志悄悄地对我说:“以后别给绍端捎东西啦,你不见那个先进排的黑板报上在批评了吗?绍端也吃不下去。”就这样,我束手无策,只好眼睁睁地望着你消瘦下去!最后,到了一九七0年年初,也牧同志跟我打招呼:“绍端不行啦,夜晚睡觉直哼哼,赶快带他去北京看病!”我再三恳求校部的大夫,才批准你去京治疗,可我还是不能陪伴你。待你来信说病情恶化,才让我赴京护理。你告诉我,医院门诊部主任说你的癌症已转移到气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让你叫组织上去一个人立即办理住院手续,谁知组织上去人以后就不让你住院了。绍端,那些日子多么艰难!你呼吸困难,嗓子里有个东西咕噜咕噜响个不停,我和明儿扶着你也寸步难行。出租汽车很少,常常费了好大劲儿才租到一辆三轮车。我们天天陪你去医院烤电,但你已经瘦得不象样了,癌几乎已堵住了气管,只剩下一条细缝,烤电也不见效。振甫同志从黄湖来信,说是云南白药可以治癌,我去医院要药,门诊大夫最初一口答应,进去看了你的材料,出来时一副凶相,我再三恳求,始终不肯给药。我东奔西走,才搞到两、三瓶。你几次要断气啦,全靠瓶里那颗红色保险丸,才让你起死回生。我白天到处寻求偏方,晚上你睡着了,还得悄悄地写关于《红岩》事件的交待材料,我怕加重你的病情,不让你知道。我在你的病床旁从初春陪伴到暮秋,最后在一九七0年十月十八日晚上八时,受尽了长期折磨的你,终于离开了人间。你病重期间,海观同志多次来看你,我非常感谢他,患难中得到的友情,永世不会忘记!
  你去世后,家里十分凄凉。当晚有些人急着要把你的遗体送去火化,我被运动吓坏了,本已打电报告知红儿:“父病危速归”,马上又叫明儿再发电报,叫她暂缓来京。等他们告我第二天才送火葬场,我心乱如麻,也没有再电告红儿。红儿没有最后见你一面,十分难过,至今还常常埋怨我,我也觉得对不起她。当晚只有传达室的张大爷脱帽向你行了三鞠躬,并对你说:“你活着,我尊敬你;你死了,我也尊敬你!”我和明儿凄然泪下,默默地和他握手。第二天,秋风萧瑟,我和明儿在火葬场向你的遗体告别,我含着眼泪只说了一句话:“好好安息吧,绍端!”
  你在人世间整整过了半个世纪,其中有十来年在海外漂泊。你在印度曾为你父亲买了一根檀香木手杖,回国前夕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你对我说:“这根手杖留给我自己用吧!”你满以为你也能象父亲一样,活到七十多岁,在祖国至少可以活四十年。你考虑到在国内通晓英语的人较多,掌握印地语的人极少,因此学会了印地语,并把普列姆昌德的代表作《戈丹》读了两遍,其中的方言土语和疑难之处,你都请教了印度朋友,作了笔记。回国后你白天上班工作,晚上翻译此书。你也为《世界文学》翻译了一些英美作品。你原来打算翻译普列姆昌德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舞台》,谁知林彪、“四人帮”夺去了你的生命,你未能实现你的宿愿。去年晓铃同志写信给我,说你在介绍印度文学方面是个披荆斩棘的人,建议将你早年在印度发表的文章和译作编成集子出版。但抄家后你的遗稿残缺不全,这项工作很难进行。你在祖国过了十七年,真正让你工作的时间只有十二年,可你做了不少工作,你是对得起祖国和人民的!我回到黄湖,凡是有良心的同志对你的早逝,都悄悄地向我表示惋惜。当时的干校,尤其是我们这个“四好连队”,气氛恐怖,令人窒息。有人告诉我,也牧同志连遭毒打,含恨而死。我想起他生前对你关怀备至,十分悲痛,但不敢向人表露。牛岛上的生活也很严酷。耳朵里听到的总是那令人厌烦的老调:“阶级斗争的弦绷得不紧,只管牛头,不看人头。”在某些眼光势利的人看来,我这“边缘人物”似乎也属于百分之五。我每天起早贪黑,日晒雨淋,放牛回来,说不定为了一句话或是什么小事儿,就会惹来一阵辱骂。肉体上的疲劳我不在乎,精神上的折磨实在难受。不过,放牛毕竟是件富有诗意的农活,遇到和振甫同志一起放牛,他总是问起你病中的情况,我把你弥留时的遗言转告他:“我不能和振甫同志告别,感到万分遗憾。”他那慈祥的眼睛湿润了,我也流泪了。过了不久,振甫同志被调往中华书局点校明史去了,人手越来越少,我常常独自放牛。当牛群低头吃草时,我可以暂时忘掉冷酷的现实,沉醉在遐想和回忆里。有一个夏日的夜晚,我牵着两条耕牛在草丛里放牧,虽然蚊子不停地叮我,但抬头一望,皓月当空,我不禁记起了我们婚后在泰姬陵度过的几个美好的夜晚。那雪白的大理石陵墓在月光辉映下多么壮丽!绍端,你一定也不会忘记吧!
  绍端,我回社工作已有好几年了。这儿到处有你的脚印,我常常会触景生情。去年入冬以后,我老是感冒发烧,我也象你一样,有了病不在乎,还是照样工作。今年三月末,结核病防治所为我社干部作胸部透视普查,我突然记起了你是在一九六七年夏天普查时发现肺部有病,过了两个月才确诊为肺癌的。那天下午我到了《青年报》社,只见那个和当年同样的庭院,停放着同样的透视轿车,不禁心神恍惚,仿佛觉得你在向我招手。透视后果然发现我的右上肺有阴影。经复查后诊断,我患肺结核,总算比你略胜一筹。真邪火,六十三周岁的人竟会得这种病!红儿从长春来信,担心我象你最初两个月那样,是否也把肺癌误诊为肺结核了。不,你吐的痰里没有结核菌,我可查出结核菌了,绝对不会错!
  绍端,“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感谢党中央为《红岩》作者罗广斌平反昭雪,我们的冤案也平反了,《红岩》又成为驰名中外的好书。为了维护罗广斌和《红岩》的声誉,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有的同志搞得家破人亡,责任编辑搞得妻离子散,还有的同志给整得满头白发,一身病痛!当年强调“个人负责”、挥舞棍棒整人的同志,如今却在强调“集体有功”了,真令人啼笑皆非!绍端,严冬已过,大地回春,可惜你不在人间。六十年代被极左思潮否定了的法国十九世纪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也恢复名誉了。他的作品仍为青少年读者所喜爱。
  绍端,你的问题一直到去年六月才解决,使明儿、红儿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不过他们都勤奋好学,决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今年清明节我本想带着他们去八宝山看你,但当时咳嗽不止,下午有低烧、夜晚出盗汗,身体极其虚弱,同时红儿不在北京,只好作罢。希望明年清明节,红儿能回到我身边,让我们一家三口,到八宝山和你团聚。现在我还是用十年前的老话安慰你:
  “好好安息吧,绍端!”
  (《戈丹》,普列姆昌德著,严绍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六月第一版,1.25元)
其他文献
中国思想发展史(何北武等,34万,青年)  四书集注简论(邱汉生,10万,社会科学)  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三联书店编,40万,三联)  简明逻辑学(徐元英、崔清田编著,10万,河北人民)  美学论集(李泽厚,40万,上海文艺)  西方美学史论丛(汝信、夏森,20万,上海人民)  青年修养十二讲(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11万,青年)  向昨天告别(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8万,青年
期刊
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了纪念“左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光辉业绩,纪念鲁迅先生和瞿秋白同志这两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的战斗功绩,重印出版了瞿秋白同志编录并序的《鲁迅杂感选集》。这本书的装帧、版式完全照一九三三年七月上海青光书局的初版本式样,为二十五开毛边本。许多老同志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能重睹这本仍然保持着三十年代风貌的“杂感选集”,不仅感慨系之,而且觉得弥
期刊
近年来在科学著作中开始越来越经常地使用“系统”、“系统性”、“系统观点”等概念,这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如此,在社会科学方面也如此。苏联B.Ⅱ.库兹明的《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王炳文等译,三联版,定价0.59元)是一个尝试,来阐明马克思所发现的“系统性”,以及他所运用的、作为社会生活特殊规律性的“系统性原则”。  作者认为,系统概念是马克思方法论和唯物主义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有重
期刊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一再指出,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那些稚气十足的言论中,往往掩藏着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天才预测。这些预测同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切中要害的批判一样,都是启发、教育无产阶级的宝贵材料。长期以来,人们写过许多文章阐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关大同世界的思想闪光,但讲得较多较突出的是诸如消灭私有制、铲除城乡对立、克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解放妇女、消亡国家等等设想。而象选拔、监督、更换公职人
期刊
刘心武的《如意》可以说又是闯“禁区”的,所以我也用“人性”这个一向被认为“烫手”的字眼儿作题目,来谈论他的这篇新作。我之敢讲“人性的优美”,而不冠上“革命的”等字样于前,是因为这是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分析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时,对其女主人公玛丽花所作的肯定:“尽管她处在极端屈辱的境遇中,她仍然保持着人类的高尚心灵,人性的落拓不羁和人性的优美”;“她之所以善良,是因为她不曾害过任何人,她总
期刊
随着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作品在西方流传,从七十年代开始,英国一些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再度掀起了研究和评介苏联文学的热潮,很多出版社也竞先出版有关的图书。现将英国一九七三——一九七六年间出版的部分图书择要简介如下:  从这几年出版的图书来看,英国文学界似乎偏重于研究和评介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和所谓苏联地下文学。论述十九世纪前俄国文学的著作有两种。一本是约翰·菲尼尔和安东尼·斯托克斯合著的《早期俄国文学》(J
期刊
每当美国友人们迷惑不解地向我问及“四人帮”如何能够达到飞扬跋扈的地步时,我总有一个标准的回答:“想想美国在五十年代的麦卡锡(Joseph McCarthy)时期!”他们听了,就恍然大悟。正象中国文化界人士不能忘记在“四人帮”手中所受的迫害一样,美国学术界文艺界今日谈起麦卡锡对创作艺术及言论自由所留下的影响时,还是表示感叹与愤恨。“四人帮”是极左派(实为反革命派),麦卡锡是极右派,不过他们所用的手法
期刊
现在出版的刊物不少,真是百花争艳。但是,独独没有杂文的专门刊物,缺了这枝带刺的玫瑰花,未免美中不足。  杂文,常言是诗与政论的结合,也是文艺品种。那么,就从文艺刊物来看看吧:除了《××文艺》之类的刊物以外,按文学体裁来分,有《诗刊》,有《剧本》,有《散文》,有《小说月报》等等,就是没有《杂文》。杂文本来曾被鲁迅先生认为“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而现在竟不象其他的文学品种各有自己的园
期刊
怀念华岗同志    今年四月,突然接到谈滨若同志的来信,她说:华岗同志平反了!二十多年来重压在我心头的一个疑团,于今涣然冰释了!  一九五五年的一个冬夜,我走访阿方同志。她用一种我几乎听不见的低声告诉我:“华岗被捕了,听说有政治问题。”“什么问题?”“不知道。”接着两人长时间地相对无言,我则陷入于苦恼的思索之中。一个曾经出生入死、历经敌人监狱酷刑而不屈的老同志,一个在统一战线和民主运动中作出过重要
期刊
中华书局最近出版的施昌东同志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是为中国美学史宏伟结构打基础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开中国美学史的先声。  美学这门新兴学科,在解放前虽然有少数人研究,但并不系统。解放以后,先是传入了苏联的美学理论,但失之粗糙,教条主义习气很浓,而且往往将文艺理论与美学理论混为一谈,常常模糊两者的研究对象。这个流弊,在后来我们不少美学论文中还存在。在五十年代中到六十年代初,美学在中国曾吸引了不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