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的应用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chu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目标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施行的目标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观察比较我院急诊科13名护理人员在施行该模式前后的的工作情况。
  结果:施行目标管理模式后13名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指标均优于该管理模式施行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目标管理模式运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目标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工作 应用探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5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78-02
  目标管理为当代新型管理方法,其是运用目标为方向、以指导个人行为为目的、以完成结果为最终标准,促使个人以及组织有效率且高质量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1]。该管理模式运用于医院管理中,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现对我院急诊科使用的目标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13例,均为女性,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1.5±4.5)岁;从业时间3-16年,在急诊科工作1-8年;13名护理人员中本科学历8名,占61.53%。专科学历4名,占38.47%。其中正式编制护士5名,合同制护士8名。
  1.2 方法。目标管理的详细方法为:针对急诊科工作特点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和达标措施,并每个季度制定不同的工作重心,年终对计划进行总结。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个人)对相关流程、服务标准、核心制度、工作规范知晓率100%,对突发事件预警与报告、处理流程知晓率100%,对心肺复苏、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囊操作与使用合格率100%,对急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名氏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知晓率100%。并制定了科室管理目标,要求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100%、分诊合格率>8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危重病人及基础护理合格率>90%、健康教育覆盖率及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掌握率>80%、护理人员参加院内科内培训100%、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等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科内每月组织月末考核,并制定考核成绩评定标准,统计合格率,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对上述目标由监督人员严格督促,从旁辅导,确保目标逐条完成,科室内的目标执行情况与年终绩效挂钩,并将其作为晋升、评优等参照条件。
  1.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13名护理人员在施行目标管理前后的工作情况。工作情况包括:对相关流程、服务标准、核心制度、工作规范知晓率,对突发事件预警与报告、处理流程知晓率,对心肺复苏、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囊操作与使用合格率,对急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名氏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知晓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分诊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危重病人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及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掌握率,护理人员参加院内科内培训情况、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2 结果
  施行目标管理模式后28名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指标均优于该管理模式施行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目标管理模式是当代管理学延伸到护理工作中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办法,利用规定的目标,使个人自主产生达到目标的动力,发挥个人贡献对组织效率的最大影响。笔者认为该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3]
  目标管理模式体系建立基础为三大部分:目标制定部分;目标执行部分以及目标反馈部分。目标制定为管理层的工作,根据上级下达的长期发展方向进行量化、细化分解,总结为详细指标并进行分派。目标执行部分为科室护理人员,以及兼职监督人员组成。执行主体应该按照制定的目标和相关规范严格执行、完成,并由兼职人员从旁指导、监督,协助并保证目标保质保量的完成。目标完成情况应由质检人员、考核人员等进行定期检查,并将近期内目标执行情况、完成情况、暴露出的问题等关键信息向管理层反馈。管理层根据上述情况,对制定的目标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三大组成部分联动性强,且环环相扣,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情况,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有利质量持续改进。
  根据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施行目标管理模式后13名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指标均优于该管理模式施行前,说明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上,效果显著,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改善。各项目标均得到完成,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的护理宗旨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樊慧红,韩蔚,雷冬英,等.优质护理病房目标管理护士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884-886
  [2] 何慕清,姚克勤,周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标分析与目标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370-372
  [3] 王洁,黄香妹,金瑞芬,等.护理目标管理对重点专科病房中医护理技术推广的应用效果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9):1043-1045
其他文献
摘要:疟疾具有传播快、易反复和危害大等特点,在全球每年约有5亿人感染,22亿人口受到威胁,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建湖县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海之滨,近几年有散发性零星疟疾病人和输入性疟疾病人,属于基本消除疟疾地区。2012年元月至2013年元月,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疟疾病例5例,均为国外非洲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均按防治要求,给予蒿青类药物进行了规范治疗,并进行了定期随访。经随访,用抗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  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急诊护士控制自身情绪,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使急诊护士及时调整心态,学会自我调试和自我减压,保持高效工作质量。  方法:分析急诊护士情绪变化原因和查找压力源。  结果:护理管理者要实施人性化管理,急诊护士要不断提高情绪控制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加强职业防护和风险管理,以积极的心态、高度的工作热情来应对急诊复杂多变的就诊环境,确保服务质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6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65例行血液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血液标本为住院时抽取的静脉血液标本,而对照组则选择的是晨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对两组被试者相关血液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  结果:血检结果显示,两组被试者血液红细胞分布的宽度差异性显
期刊
摘要:移动护理工作站系统(Mobile nursing workstation system)是一个先进的现代护理工作应用与管理系统,它顺应了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趋势,实现了全方位护理工作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内外许多家医院都引进了这一系统,该系统除了具备通过扫描病人唯一腕带条码标识进行身份确认和手持PDA实施移动护理来完成护理全部工作,更加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大大降低了护士工
期刊
摘要:针刺伤是采血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是指在采血过程中针尖刺破皮肤造成出血的意外伤害。采血工作是体检过程中护士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在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中,针刺伤的问题就日趋严重。  关键词:针刺伤 护士 感染 原因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6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
期刊
摘要:随着新的相关医疗政策出台,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笔者结合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指标,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层医院 妇产科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7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96-02  作
期刊
摘要: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突出的问题,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掌握沟通艺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自信的环境。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能为治疗疾病提供重要信息,而且能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及矛盾,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临床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目的:对院前急救中120调度员首警负责制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急救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与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120急救指挥中心的工作记录,对比分析自2011年6月实施120调度员首警负责制后的急救工作情况。  结果:在实施120调度员首警负责制后,我院急救工作的有效调度量、空诊量、调度时间、出车时间、达到时间均
期刊
摘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安全的保障。安全护理每一位患者,及时发现工作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护理缺陷、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有效保证护理安全,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本文对基层医院关于护理安全问题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护理安全因素,提出了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关键词: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