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在血液HBV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于血液HBV(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54863份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筛查,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基础上,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对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法)血液标本做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检测,阳性血液标本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核酸定量等检测。结果:在本课题的54 863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7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其阳性率是0.013 %。7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标本中,有两份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呈阴性,所有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均呈阴性,其余5份标本其他标志物为阳性。1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8.9 IU/mL,2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7.5 IU/mL,3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56.3 U/mL,4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115.3 IU/mL,5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8.9 IU/mL,6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6 IU/mL,7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45.36 IU/mL。结论:对于酶联免疫法检测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液标本,仍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标本,酶联免疫法检测+核酸检测可缩短血液HBV筛查的检测窗口期,尤其可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血液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核酸检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203-02
  在临床中,输血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方法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是输血存在不安全性,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1]。所以,就要确保输血安全。随献血者的筛选程序不断改进,再加上病毒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提高,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经输血传播的风险[2]。但因血液感染病毒后的免疫静默、血清转换窗口期、病毒变异等情况,可导致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时发生漏检,所以,输血、输注血液制品等仍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残余风险[3]。病毒窗口期较长是输血感染主要的原因,因此就要让窗口期变短,提高病毒的检出率,确保输血安全。有研究指出:核酸扩增检测同酶联免疫检测存在互补作用,可提高血液病毒感染窗口期检出率,明显减少病毒经输血传播的风险[4]。本课题主要是进一步研究血液HBV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的价值,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试剂和仪器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核酸提取仪,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系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LISA试剂,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试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筛查试剂以及定量试剂。
  1.2标本和信息储存 血液标本均来自我市的无偿献血者,无添加剂,2℃~8℃环境下保存,确保在24 h内完成血清分离。核算检测阳性标本在零下80℃的环境下保存。标本条码信息经扫描仪记录、储存。
  1.3核酸筛查 提取200μL的血液标本,磁珠法经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核酸,于100μL的洗脱液中进行洗脱,当做扩增的模板。之后取25μL的模板,加15μL含探针、乙型肝炎病毒特异引物、Taq酶等PCR反应液,先在50℃环境下放置2 min,之后在90℃环境下放置3 min,之后按94℃、10 s;50℃、10 s;65℃、35 s的顺序重复进行45个循环,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系统判读、分析结果。严格按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4追踪检测 核酸筛查呈阳性的标本,经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试剂进行核酸定量检测。
  2 结果
  2.1总结筛查结果 在本课题的54 863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7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其阳性率是0.013 %。
  2.2总结阳性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7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标本中,有两份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呈阴性,所有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均呈阴性,其余5份标本其他标志物为阳性。


  2.3总结阳性标本的核酸定量结果 1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8.9 IU/mL,2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7.5 IU/mL,3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56.3 U/mL,4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115.3 IU/mL,5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8.9 IU/mL,6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6 IU/mL,7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45.36 IU/mL。
  3 讨论
  对于乙型肝炎来说,病原体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 主要包含禽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和正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其中正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是导致人们出现感染主要的菌属[5]。从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征上来讲,可把其主要分成:①结构、形态,乙型肝炎病毒是包膜、核衣壳组成, 包膜中有糖蛋白、细胞脂肪、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存在, 核心颗粒是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多聚酶、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是病毒完整的一个形态, 存在一定的感染性。②生活周期,乙型肝炎病毒可吸附在肝細胞表面, 经大包膜蛋白PreS1区同病毒受体相结合, 可对细胞内吞作用进行介导,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是介导乙型肝炎病毒进入细胞、建立感染的一个重要受体[6]。血液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一个国家,因此要重视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 在献血人群中筛查乙肝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度可经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反映出来, 而且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还可反映病毒传染性,因此,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可作为指导观察抗病毒药物疗效、患者预后重要的一个观察指标[7]。   临床以往常用酶联免疫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检测,检测主要的指标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操作简单、方便,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有窗口期, 而漏诊。对于定量检测来说, 突破了免疫学的方式, 是对病毒核酸的水平进行检测,能够清晰反映病毒具体水平[8]。我国基因检测技术以及医疗科技在不断的发展, 基因诊断技术在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提取核算是基因诊断的关键步骤[9]。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检测属于一种生物学方式, 可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有效反映机体病毒感染水平, 灵敏度很高。而且,还可让乙型肝炎病毒的窗口期缩短, 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弥补酶联免疫法的不足[10]。
  本课题结果是:在本课题的54 863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7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其阳性率是0.013 %。7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标本中,有两份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呈阴性,所有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均呈阴性,其余5份标本其他标志物为阳性。1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8.9 IU/mL,2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7.5 IU/mL,3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56.3 U/ mL,4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115.3 IU/mL,5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28.9 IU/mL,6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6 IU/mL,7号标本的核算定量是45.36 IU/mL。说明:在54 863份液标本中,酶联免疫法检测漏检了7份,其漏检率是0.013 %。在两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呈阴性的标本中,有1份在随访中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转阳,此为典型的窗口期感染血液标本,对于窗口期标本检出来说,可表明核酸检测在血液标本筛查中存在重要的价值。
  总之,对于酶联免疫法检测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液标本,仍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标本,酶联免疫法检测+核酸检测可缩短血液HBV筛查的检测窗口期,尤其可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血液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Xu Cheng-Shi, Qu Xiang-Dong, Qu Zhi-Jun, et al. Effect of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n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for posteri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20, 133(6): 650-656.
  [2] Chuan Li, Zhi-Cheng Li, Liang Ma, et al. Perioperative antiviral therapy improves the prognosis of HBV DNA-negative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Expert Review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0, 14(8): 749-756.
  [3] 闫晓娟, 班永刚. 血站酶联免疫检测技术与核酸检测技术在乙肝病毒筛查中的应用比较[J]. 贵州医药, 2020, 44(10): 1618-1619.
  [4] 蒋祺. 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18): 106-107.
  [5] 董珀, 何亚琴, 濮云峰. 常州市中心血站HBV筛查中酶联免疫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分析[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 40(6): 1357-1362.
  [6] 梁俊, 张辉, 魏兰华, 等. ELISA与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联合应用[J]. 福建医药杂志, 2020, 42(4): 96-98.
  [7] 姬晓川. 核酸及血清学检测在乙肝病毒血液筛查中的价值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 31(5): 544-545.
  [8] 孙微超, 崔志刚, 吉尚志, 等. 核酸血筛试剂6混样和48混样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适用性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9): 2803-2806.
  [9] 宋玉芹, 马晨, 周博. 核酸检测技术在淄博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 30(12): 62-64, 23.
  [10] Andrew M. Skinner, BrianYu, AdamCheknis, et al. Sequential introduction of a multistep testing algorithm an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detection and a trend toward increased strain diversity[J]. 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20, 41(10): 1148-1153.
  作者簡介:崔永利(1977.01-),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大学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检验医学。E_mail:CYL0533@126.com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方面的特点,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以后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以来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工作,从制度、人员、药品和服务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药学人员的共同努力,很好的完成了药品供应、药学信息传递、处方审核和用药咨询工作。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来势凶猛,但面对疫情,药学人员沉着应对,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
【摘要】目的:探究增加儿科医生临床压力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管理措施。方法:共计抽取10例儿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医生2018年均就职于我院儿科,调查影响儿科医生临床工作压力的各类因素,分组计算各类影响因素的评分。结果:家属及患儿因素压力评分为(8.06±0.57)分、疾病诊疗因素压力评分为(3.22±1.05)分、管理因素压力评分为(6.42±1.16)分、人际关系因素压力评分为(4.05±1.1
【摘要】冯明清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不平衡所致,胃癌具有正虚邪实的特点,以“肿瘤从脾胃论治”理论为指导提出“培土健脾”法治疗胃癌,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扶正气、透邪气、分期而治。治疗上提倡全病程干预;“要”在防变;肝脾胃同治,“平于中焦”;先后天共补;治理“水土”。冯老指出,胃癌早期重点在脾、胃,中期重点在肝、脾、胃,晚期“脾肾共虚、阴阳共虚、气血共虚”。中医药治疗胃癌有着悠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某中医药大学2017级护理本科1班和2班的100名学生,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两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对照组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然后进一步结合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联合作用,以此对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进行相对应的改革和实践。结果:
【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所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患者病情均为轻症状态,根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等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试验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P<0.05);试
【摘要】目的:探讨合同制员工转为参编管理制度在稳定人心,调动编外医务人员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办法,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的合同制人员转为参编管理员工。转为参编管理身份后,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经济待遇及培训、职称晋升和职务竞聘等政治待遇与同条件编制内人员相同,实现同工同酬。分析了合同制员工转为参编管理后编外员工离职情况和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合同制员工转为参编工作实施5年
【摘要】肿瘤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从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已为业内广泛认可和推广,逐渐成为临床肿瘤诊疗的大方向。该模式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凭借专业的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更为快速的诊断和准确的分期。在减少误诊、改善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整合优化医疗资源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文章就肿瘤MDT模式发展与存在问题进行浅析,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供业内参考。  【关键词】肿瘤;多学科协作;问题;对策  [中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应用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觀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患者拔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吗啡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以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以及胎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及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8月收治的200例GDM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孕期检查以及饮食指导,或应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观察组采用妊娠期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体重增长值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管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妊娠
【摘要】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过度用眼和不正确用眼加重了青少年近视程度。为了推动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就必须重视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措施落实,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的专业优势,结合医院管理现状, 建立以儿童青少年为中心、家庭为单元、社区为范围、全程式连续服务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改善青少年视力不良状况。  【关键词】“四位一体”模式;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