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看情思课堂的构建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5191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历史全国卷I贯彻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考查了考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突出了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高考引领教学,以考定教定学。新高考重视考查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素养渗透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每一道题都是以历史解释为出口,所以我们要构建以历史解释为轴、关注价值引领的情思(历史解释是思、时代价值是情)课堂。
  一、命题特色:突显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
  (2019年全国I卷42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
  题目中“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考查了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提炼出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即观点是什么?),然后运用史实作为证据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分析(即为什么会有这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对这一观点有什么看法?)。
  本题材料选自钱穆先生《国史大纲》开篇之语,强调对本国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钱穆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全书力求贯通,便于读者明了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书作于1940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民族危机面前,基于民族的自觉和自信,如何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加强民族的凝聚力,谋求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变得异常重要。《国史大纲》正是写作于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钱穆痛切警告: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價值的相对性。本题既要求对材料进行评析,又要学生尊重历史真相、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完美体现了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
  二、能力导向: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结合的考查是高考的方向
  (一)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四则材料有清晰准确的解析,对历史解释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对材料时代价值的充分领会。温情是亲近、热爱,敬意是尊敬。材料中四个信念的逻辑关系是:国家向前发展的希望在合格的国民,合格的国民要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要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就要有温情与敬意暨亲近热爱历史、敬畏历史。惟有如此,才能杜绝偏激的虚无主义、狂妄自大和推卸责任。唯有对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才能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
  【解题思路步骤】
  1.提炼主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自信
  2.选取角度:
  整体思维:对本国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具体思维:
  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中国历史
  ②反对推诿责任于古人→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③“国家发展之希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
  3.选取角度——可总可分,分者,依自身知识、能力水平按“避生就熟”、“扬长避短”原则取舍。
  4.形成论题(“结论”)——注意要要表明态度。
  5.匹配史实——首选中国古代政治史和思想史内容
  【示例】角度选择明确,论题表达正确即已成功大半,史实匹配不难,故仅列举结论示例。
   结论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认同中国历史传统
   结论2:增强民族自信心需要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6.论证表达——“结论——评析——(回扣)”是表达基本模式,“回扣”时要“升价值”,在历史解释的基础上突显时代价值,升华时代价值。
  综观近几年的42题:重在创新,年年变化;要在审题,提取信息;难在阐述,持论有据;成在方法,答案多元。今年试题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有效结合,更是极大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
  (二)能力导向:重视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
  本题重视对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结合的考查,突出了历史的镜鉴性、时代性和学科特色。
  1.重视对以历史解释为核心,运用史学研究新材料(旧材料新用法)创设新情景的考查。
  本题选取了成书于1940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国史大纲》开篇之语四则材料,要求学生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体现了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强调国人应该从中华优秀的文化与历史中汲取力量,突显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重视学生问题中心,论从史出能力的考查。
  本题要求学生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突出了对学生问题中心,论从史出能力的考查。
  3.试题贴近时代,反映现实,突显核心时代价值。   本题作者的忧患之情跃然纸上,对当时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现今社会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然而哈韩哈日、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盲目媚外的社会风气较浓。对于本国历史、传统文化反而重视不够。用1940年的历史著作镜鉴今日之社会,号召学生从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养料,增强文化自信,时代价值作用显著。
  三、教学对接:构建以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结合为特色的情思课堂
  情思课堂,情是情感、情绪、时代价值,思是历史解释、思维、思想,情景课堂简言之就是主题引领、情景体验、问题探究、深度评价的以历史解释为轴、关注价值引领的情景体验式课堂。
  (一)构建以历史解释为核心、运用史学研究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的情思课堂
  高考试题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景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笔者在高三复习“清末新政”时,给学生呈现了如下材料:
  第一组
  迫于形势,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通过实行新政,对外取悦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机,继续維持其专制统治…这些举措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总体上,仍未跳出中体西用的窠白,没有涉及政治制的变革。
  ——人教版选修二教材
  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林增平、肖致治等主编《辛亥革命史》
  第二组
  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物完成了一场带有革命内容的改革。解释这一时期“新政”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出假维新,更重要的是在于从假维新中剥绎出真改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覆灭为代价,为造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以前更好的条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是清朝晚期清政府自救的一场改革,人教版必修一13课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出现。课本认为其为幌子。对于新政,有人认为是“骗局”“伪变法”,也有人认为是“真改革”,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动力。
  使用多则史料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加以描述,用这种对立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人们对新政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待清末新政?”等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并能够站在今天的高度赋予历史新的认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继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你能确定身边发生过与上述情况类似的事件吗?”引导学生要有质疑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情景体验。
  (二)构建问题中心、论从史出的情思课堂
  課堂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回答问题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有情景的体验和思维的碰撞,思想的火花。在讲到人教版必修二工业革命一课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假如你在当时是一个老板要开办工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就会从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等方面去回答,效果较好。
  (三)构建聚焦时代、情景造境,体现核心时代价值的课堂
  教材在更新、考试在改革,历史命题也在不断稳中求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变化、生活现实,聚焦时政热点、党政大会的方针与政策,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独立、理性、辩证地解决现实问题,以古观今,突显核心时代价值。以人教版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
  1.情境造境:体验1787年宪法制定的过程
  角色1——民主派:中央政府权力太大,会压制人民的自由,侵犯人民的权利,会产生暴政。我反对中央集权,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各州的权力。
  角色2——保守派:中央政府政府应该对地方政府行使绝对的控制权,强化中央政府的绝对权威,只有这样才“会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建立更好的秩序和各州之间的关系和谐。”
  角色3——大州代表:主张应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各州国会代表人数应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例。
  角色4——小州代表:反对中央权力加强,因为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有可能会使大州通过中央政府来压迫我们小州。坚决反对大州所谓各州国会代表人数应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例的主张,要求各州代表名额应该相等。
  角色5——南方州代表:认为如果中央权力太大,将会为北方商人所利用,把不利于我们的政策强加于我们。黑奴人口应该计算在内,但在纳税时黑奴就不应该计算在人口之内,反对国会有征收关税的权力。如果达不成协议,那我们就退出邦联。
  角色6——北方州代表:反对南方州代表的主张,应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在纳税时黑人应计算在人口之内,但产生代表时则黑人则不应该计算在人口之内。强烈要求禁止输入奴隶。
  角色7——君主制派:认为就应该建立君主制,拥戴华盛顿将军为美利坚国王。[1]
  通过活动,开展情境体验学习,落实新课程“学生主体”的理念要求。
  2.突显核心时代价值:鉴古通今感悟历史
  思考:要实现伟大“中国梦”,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借鉴美国人的政治智慧?
  我们从中可以借鉴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包括权力制衡、法治精神、理性精神、实用主义精神、务实、创新等。美国在独立后对自己国家政体的选择是由美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只有适应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通过感悟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与多元性特点,以此坚定“四个自信”,使得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更高的情感认知升华,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最高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I第42题,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试题设计突出了历史解释与时代价值的结合,重视镜鉴性,体现学科性,明确方向性,对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意义重大。我们要抓住机遇,构建以历史解释为轴、关注价值引领的情景体验式课堂,以期在教学、备考中有所斩获。
  【注释】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3-307页。
其他文献
任何学历史、教历史者,大概都会不同程度地相信历史是有用、有價值的,当然也会相信历史对所有的现代人以及当代社会具有意义。但,学生也如是想吗?  一、教与学的落差  数年前我受邀为某高中暑期营队演讲,课程初始,先请大约二十名的学员以不记名方式写下他们的看法:学习历史有没有用?在预期学生泰半会认为历史没什么用的前提下,他们的答案让我讶异万分:除了一位同学说历史没用之外,竟然有十九位同学认定历史是有用的。
长期以来,世界古代史因时空跨度大、历史事件线索繁杂和史料匮乏等原因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世界古代史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增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在部编版教材的世界古代史教学中也暴露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注重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而忽视了各古代文明之间内在联系和人类文明整体发展演进趋势。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
戴口罩,逢症必休……开学复课后,疫情防控要求并未放松。很多地方要求家长不能进学校,家长会等活动也在线上举办。  隔着校门、隔着屏幕给家校沟通带来更多距离和障碍,不少教师和家长认为,疫情之后,家校沟通面临更多困难。  如何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加强家校沟通,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考验着每一个学校与家庭。  疫情中的家校沟通  疫情之前,很多学校会开展亲子运动会、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增进家长对学校
在部编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一课中,课本列举了一系列的近代文学、艺术作品及其地位成就。其中包括文学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美术作品:齐白石与徐悲鸿的画作;音乐作品:聂耳、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电影艺术:《定军山》和《歌女红牡丹》等。同时还有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并明确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历史就其外在形式而言,是以人的活动和时间、空间的有机结合作为主要脉络来呈现的,简单地说历史就是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活动的记录。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把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历史教学新模式探索已经蔚然成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
高考历史试题坚持素养立意,试题突出考查考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提炼并挖掘信息的能力,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问题(现象)的能力;利用核心价值透视历史问题(现象)的意义与内涵。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开放灵活地进行批判创新思考的宽度、广度与高度,又注重考生持之有据地内在思考。因此,考生在答题中只有开阔历史视野,才会发现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与意义,并深度分析历史现象的变化及其原因、作用与价值。  一、考查视野 
在《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一课的以往教学中,教师囿于思想本身的艰涩、教材内容结构的跳跃以及应试的惯性,通常会笼统灌输明清的时代特征,简单罗列思想家的主张或特点,然后化约为固定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是机械、模糊的历史记忆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与当下倡导的核心素养背道而驰。历史语境论认为,语境确定了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现场和在历史中占据的具体位置……进而可以揭示事件发生的根源、过程及相互之
日常生活中,包装上写着无糖、无盐、无脂肪、无碳水、无能量的食品屡见不鲜,网友甚至调侃这种“什么都没有”的食品,说自己终于找到了反物质。虽然这仅是个网络段子,有失严谨,但从侧面说明了一些食品包装标识的乱象。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公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一般食品标识不得强调适合特定人群;食品不得标注零添加等字样;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的文字标识高度不得小于3毫米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与考试势必发生巨大变革。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将核心素养这一顶层设计与高中历史教学现实有机融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是我们一线教师目前探索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动研究。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在此谈谈高中教学中提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