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然而,目前的数学知识,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了.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巧设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使他们体验“生活教学”,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
  一、让数学走出课堂
  模子里的样品永远是定势的,驰骋于原野的马儿才会适应生活.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理解数学的价值,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现行教材在编排上虽然还是比较注重贴近学生生活,但还有一部分内容,由于受空间和时间的影响,仅仅靠在课堂中学习是不够的.如教学“千米的认识”,1千米=1000米,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学生常常出现“电线杆高1千米”的笑话来.让学生去理解1千米这一长度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跑5圈(学校操场跑道为200米),每人必须跑完全程.数学课上让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再来揭示“千米”这一长度单位,此时“千米”在他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个“千米”概念的建立是深刻的.因为这“千米”是他用自己的双脚跑出来的.然后再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外进行实际测量,通过推算、猜想两地距离深化“千米”概念.通过这样体验、实际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原来1千米是这样的一段距离,效果远远比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纸上谈兵好得多,也不会出现“电线杆高1千米”的笑话了.
  实践证明,“留心处处皆学问”.只有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真正地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学科.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
  1. 情境创设生活化.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中,一上课我就端出两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分给两位学生喝,两位学生喝了直摇头,一个说牛奶泡得太浓了,另一个说牛奶泡得太淡了.我顺水推舟,问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有的学生就说:“没按比例泡.”我接着问:“应以怎样的比例配制才合大众口味呢?”这时有学生说1:2;有学生说1:10;还有的学生说淡了加奶粉,浓了加水.我又拿出一桶奶粉晃了晃,马上有学生喊出“看说明书”,上面说按1:8配制.很多学生都想上来配制一杯可口的牛奶,这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杯200克的开水,应加多少奶粉才合适?”学生有的正在动笔思考,有的在自己嘀咕,有的已报出答案,整个班的学生都沉浸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教师在传授知识、分析问题、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应努力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五彩缤纷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逐步培养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提出数学问题,学习和理解数学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周长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的花园,看有哪些形状的花坛,并让他们绕着花坛走一走,由此认识三角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然后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走了多少路?先让学生独立开始测量,然后分组讨论决定方法,最后分组汇报,议定周长计算的最佳方案.又比如我在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用数学关系”时,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回顾记录近几天自己或家里买的东西并提出问题:每件物品多少钱,买了几件,同样的物品一共花多少钱?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这样教学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课堂练习生活化.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年、月、日”的练习时,为了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老师出生在九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6 月 30 日后一天是几月几日?是谁的生日?元旦节是在每年几月几日?元旦节前一天是几月几日?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出生的月份,让他说说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回家调查父母的生日,并想一想他们的出生日期是大月还是小月?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些问题学生很乐意接受并会积极地去解决,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
  三、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特别是概念教学.例如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我特意准备1千克苹果和1分硬币,让学生轮流掂一掂,并发现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让学生借助对苹果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用手掂1分硬币,感受1克有多重.在掂一掂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涨,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之分,从而加深对“克、千克”重量单位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探究,那么数学课堂将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
德育管理,就是老师和学校通过言传身教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让学生能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行生活和学习,这对国家凝聚力的提高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有着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弄虚作假;诚则信,不出尔反尔;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培养小学生的诚信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我认为应注重教育引导,多管齐下,“润物细无声”地将诚信意识渗入学生心田。  一、在活动中不断渗透诚信教育  活动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很好的载体,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能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故事会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已走进课堂。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地位和作用已在教学实践中日益显现出来。它可以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它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物、景,过程、方法、细节等等活起来,动起来;它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劳动负担
画图表征指的是信息以画图的方式在头脑中呈现。用画图的方法可以把复杂的问题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便于解决。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不高,而画图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二年级下册《用有余数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思考。   一、画图表征让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靠创新的教育。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教育,又是一门基础学科,自然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培养创新的环境条件,就应担负起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一、以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教学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师以真挚的情感面对学生,用亲切和蔼的语气与他们交谈,就能形成和蔼的教学氛围,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记得
语文教学是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创造美的意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挖掘文本美育资源,感受文本的内在美  蔡元培说过:“凡是学校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中学语文教材集各种文体之大全,是一个完整的美的系统,入选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艺术精品,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这是我们在教
从朗读、背诵入手增强语感  英语语感是一种能力,需要坚持不懈的培养才能形成。根据乔姆斯基的语言双层结构的观点,语言的理解是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换。语言理解的难易、快慢与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步骤有关。转换的步骤越多,理解越慢。如果是熟悉的句子,转换的步骤可以大大简化。而语感就是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感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形成一种对语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自动化的感知能力。要做到这一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广阔的想象力和空间创新能力.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对问题细节的细微观察,找出问题的隐含条件、问题中设置的陷阱,那么解题就成功了一半.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才能在学习上
后进生有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有的是思想表现较差,有些则是二者皆有,绝大部分的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后进生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后天环境、教育各方面造成的,并通过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