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us2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 自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于2018年12月到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常规组(n=15)及比索组(n=15),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比索洛尔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发现,比索组(80.00%)相较于常规组总有效率(33.33%)较高,P<0.05;比较组间肺功能发现,治疗前两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测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流量(FEF)75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比索组相较于常规组肺功能指标水平较高,P<0.05。结论 应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比索洛尔;支气管哮喘;快速性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64-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是一种同时具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通常具有过敏史或家族哮喘史,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劳力性呼吸困难、持续性气流受限、痰培养可见嗜酸粒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1]。此类患者通常病情较为危重,且肺功能较差,病死率较高,同时受到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患者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提高临床治疗难度[2]。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等方案,解除患者缺氧状态,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但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效果并不明显[3]。比索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性地阻断肾上腺素及β1受体的连接,从而不会对β2受体造成影响,因此对心脏β1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本文现对我院30例患者展开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本次研究纳入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疊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分为常规组及比索组,各15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2018年审(22)号]。常规组纳入男女比10:5,最小39岁,最大69岁,均值(54.43±6.75)岁,纳入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暂性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各纳入5、4、3、2、1例;比索组纳入男女比8:7,最小39岁,最大68岁,均值(54.86±6.46)岁,纳入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暂性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各纳入6、4、2、2、1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组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治疗、祛痰平喘等治疗方案。
  比索组:以常规组治疗方案为基础,给予患者比索洛尔(5mg/片;国药准字H20100678;德国默克公司)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剂量及频率分别为2.5mg/次,1次/d,结合患者病情及机体情况逐渐将用药剂量及频率增加至5mg/次,1次/d,并定期监测患者体重,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时需增加利尿剂用量,用药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以疗效判定标准为分组依据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4],主要包括显效:相关症状消失,心率<80次/min,转为窦性心律;有效:相关症状改善,心率80~100次/min;无效:相关症状无变化,心率>100次/min;并将显效率+有效率作为总有效率。
  (2)比较两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预测值、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7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治疗效果比较
  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发现,比索组(80.00%)相较于常规组总有效率(33.33%)较高,P<0.05,见表1。
  2.2组间肺功能比较
  比较组间肺功能发现,治疗前两组FEV1预测值、FEV1/FVC、PEF、FEF75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比索组相较于常规组肺功能指标水平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同时具备慢阻肺及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特点,因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多数患者处于急性期,对肺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大,同时患者常存在呼吸衰竭、缺氧症状,因此可抑制窦房结功能,增强异位节律点兴奋性,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5]。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以解除缺氧状态、控制感染、缓解相关症状为主要目的,因此常给予低流量低氧、抗感染治疗、祛痰平喘等治疗方案,但临床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效果不明显[6]。比索洛尔作为一种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β1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及选择性,但不会对β2受体造成影响,用药后通过选择性阻断肾上腺素与β1受体连接来起到治疗作用[7]。本文通过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发现,比索组相较于常规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FEV1预测值、FEV1/FVC、PEF、FEF75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比索组相较于常规组肺功能指标水平较高,P<0.05。以临床常规治疗方案为基础展开比索洛尔治疗,能够在改善患者氧合、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进行治疗,部分经常规治疗好转后的患者病情可进一步缓解,而病情较重的患者也可有效缓解病情,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比索洛尔在治疗时不会对β2受体造成影响,β受体密度变化较小,同时保持正常支气管扩张作用,因此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时,即可控制心律失常,又不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在治疗时以小剂量开始,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及机体状况逐渐增加剂量,避免大剂量对患者肺功能造成损伤,降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念,姚朝辉,张逸杰,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危急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20,37(3):182-184.
  [2]王芳,姜晨宇,罗旭平,等.深吸气量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3):4053-4057.
  [3]王寅银.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肺功能、相关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20,41(6):1379-1380.
  [4]杨琼琼,程国平,吴帆.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7):1326-1330.
  [5]司晓敏.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淮海医药,2020,38(6):574-576.
  [6]崔婷,郭宝红,王昕,等.噻托溴铵联合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21,38(5):332-335.
  [7]王远飞.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4):541-5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于修复口腔正畸矫正的临床疗效实施分析。方法:遴选我院口腔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接受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134例修复口腔正畸矫正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均完整保存,实施研究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直丝弓矫正的67例患者纳入参照组中,将接受正畸矫正修复治疗的6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中,对于两组疗效、治疗情况实施评价。结果:对比疗效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分别应用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8.01~2020.12本院12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试验组60例,行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观察术后1d、7d、14d骨折部位疼痛(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d、7d,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愈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治疗于精神科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精神科94例患者进行比对,病例筛查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采用计算机1:1分组方式,参照组47例予以药物治疗,干预组47例联合心理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NOSIE评分具有同质性,治疗后干预组NOSIE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开展心理治疗有助于精神障碍症状转归,方案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科;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于2018.1-2020.12期间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抽取3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19,泼尼松治疗)及联合组(n=20,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将其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及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90.00%)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47.37%),P0.05,治疗后联合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在下腹部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纳入的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60例,将其中30例脑电双频指数(BIS)40-50的患者作为A组,另30例BIS 50-60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炎症反应及痛觉过敏情况。结果 T1、T2、T3时A组指标均低于B组,且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24h、48h时A组触痛阈、机械痛觉过敏范围优于B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PCT检测在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衰竭病例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抗菌药物应用标准进行分组:将根据PCT水平使用抗菌药物者设为为试验组(A/B)(n=36),按照病人临床症状、医师经验等使用抗菌药物者设为对照组(n=39),就两组患者好转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A/B)患者好转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用药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情况。方法以40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在输血前使用异丙嗪、地塞米松治疗,视为研究组;200例在输血前未使用药物治疗,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血制品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输血后脉搏
期刊
摘要:目的 主要为分析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经过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30例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依次给予传统开胸手术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针对手术各项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均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且少,和参照组具有鲜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鹽酸氨溴索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68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小儿肺炎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34例)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B组(34例)在A组的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  纳入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下睑眶隔内脂肪团游离移植泪槽沟达到眶周年轻化的临床观察效果。 方法 广西南宁东方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外科采用眶隔脂肪团游离移植泪槽沟治疗眼袋及泪槽凹陷患者69例。术后追踪随访,定期观察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 对比术前眶周老化状况改善明显,满意率为90%。其中术后出现局部结膜水肿10例、表皮瘀青2例,于术后2周内逐渐缓解;6例因脂肪容量不足仍存在轻度泪槽凹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