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整复术联合眶隔游离脂肪团移植泪槽沟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下睑眶隔内脂肪团游离移植泪槽沟达到眶周年轻化的临床观察效果。 方法 广西南宁东方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外科采用眶隔脂肪团游离移植泪槽沟治疗眼袋及泪槽凹陷患者69例。术后追踪随访,定期观察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 对比术前眶周老化状况改善明显,满意率为90%。其中术后出现局部结膜水肿10例、表皮瘀青2例,于术后2周内逐渐缓解;6例因脂肪容量不足仍存在轻度泪槽凹陷;1例因下睑睑板松弛出现不可逆的睑球分离,行下睑睑板悬吊术后治愈;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 结论 眼袋整复术中联合眶隔游离脂肪团移植泪槽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及改善泪槽凹陷畸形,其手术过程简捷且改善效果明显,术后眼袋复发膨出几率低,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
  关键词:眼袋;泪槽凹陷;眶周年轻化;眶隔释放;临床观察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ree transplantation of cellulite in the lower eyelid orbital septum into the lacrimal groove to achieve periorbital youth. Methods The plastic surgery department of Nanning Oriental Medical Cosmetology Hospital in Guangxi used orbital cellulite free transplantation to treat 69 patients with eye bags and lacrimal groove depressio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and regular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s, patient satisfacti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periorbital aging condition, the improvement was obvious,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0%. Among them, there were 10 cases of local conjunctival edema and 2 cases of epidermal bruising after the operation, which gradually resolved within 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6 cases still had mild lacrimal groove depression due to insufficient fat volume; 1 case was irreversible due to laxity of the lower tarsal The eyelid ball was separated and cured after the lower eyelid sling; the rest of the patients had no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lacrimal groove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orbital septum free cellulit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improve the lacrimal groove depression deformity, the surgical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is obvious, the postoperative pouch recurrence rate is low, the pati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
  【 Key words 】 Pouch; Lacrimal trough depression; Periorbital rejuvenation; Orbital septum release; Clinical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44-01
  泪槽沟凹陷,使人视觉上产生衰老,甚至存有眼袋的现象[1]。而带蒂脂肪移植泪槽沟的眶隔释放祛眼袋术为主流解决和预防眼袋术后泪槽沟凹陷畸形的方法[2]。但是经过观察发现其存在着脂肪移植量不易掌控以及术后脂肪瓣线结松脱、回缩等导致术后眼袋复发的问题[3]。故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廣西南宁东方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外科采用眶隔脂肪团游离移植泪槽沟方式治疗眼袋及泪槽沟凹陷患者6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69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63例;年龄23~65岁,平均37岁。均为下睑袋状膨出、泪槽沟凹陷者。排除眶周脂肪容量明显缺失及有手术禁忌症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2手术方法
  2.1 术前设计 患者取坐立位,于泪槽沟下方5mm与泪槽沟平行标注横线,为剥离垂直范围,由泪点处画一垂线至泪槽沟标记线,于泪槽沟外侧再画一条垂线,以泪点与泪槽沟外侧的距离为剥离水平范围。嘱患者向上看,距下睑缘2mm处设计平行切口线,内侧至泪点,外侧至外眦处,视皮肤松弛情况,沿鱼尾纹处适当延长。
  2.2 操作步骤 2%利多卡因+盐酸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双侧眶下孔神经阻滞麻醉。按术前设计沿下睑缘2mm处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皮下浅行分离10mm,双平面剥离;于睑缘5mm处,电凝横行离断眼轮匝肌,在眼轮匝肌深面向下钝性剥离,直至眶骨下缘水平,暴露并打开内中外眶隔膜,电凝仔细止血后,将疝出的脂肪适当剪除,并放置盐水纱布上留置备用。打开泪槽沟标记线范围的眶缘眼轮匝肌至SOOF脂肪层,于SOOF脂肪层与骨膜间分离形成腔隙。将备置的脂肪移植入腔隙,用6-0可吸收线将眶缘眼轮匝肌与眶缘骨膜缝合关闭腔隙,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眶隔,嘱受术者向上看,去除松弛皮肤和超出切缘的肌肉,7-0尼龙线连续缝合切口。涂抹红霉素眼膏于切口,术区加压包扎。   2.3 术后护理 术后第二日换药,生理盐水清洁术区,外涂红霉素眼膏,无需纱布包扎;术后冰敷3日,一日一次;3日后转为热敷,热敷一日1~2次;嘱患者注意术区清洁,避免碰水;术后7d拆线。
  3结果
  本组69例患者获随访6~18个月。眼袋膨出情况及泪槽凹陷疗效显著,对比术前眶周老化状况改善明显,满意率为87%。其中术后出现局部结膜水肿10例、表皮瘀青2例,于术后2周内逐渐缓解;6例因脂肪容量不足仍存在轻度泪槽凹陷;1例因下睑睑板松弛出现不可逆的睑球分离,行下睑睑板悬吊术后治愈;其余患者无术区感染、下睑退缩、下睑外翻、凹凸不平等并发症。
  4讨论
  下睑眼轮匝肌眶部、睑部的相交部位,即为泪槽。泪槽起于内眦,外伸至眼周凹陷处,内眦、瞳孔中线之间的部分属于泪槽,外侧则为睑颊沟,当这两处出现深度凹陷,或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变形,会影响面部美观[4]。
  为使眼眶重新恢复年轻化,对患者实施泪槽畸形矫正手术是非常有必要的,矫正手术必须在睑袋整复手术基础上进行。在传统临床治疗中,在睑袋整复手术中仅仅将松弛皮肤、眶隔脂肪进行切除,并未进行泪槽畸形的填充矫正,导致术后眼眶周围仍然存有凹陷。而带蒂眶隔脂肪瓣移植泪槽沟的方式,存在脂肪瓣长度有限、脂肪瓣回缩、脂肪瓣脂肪复发膨胀等问题。为改善手术缺陷,本研究在传统手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游离眶隔脂肪填充畸形泪槽。在手术过程中,将畸形泪槽剥离至弓状缘后,在眶骨下缘作一小切口,剥离骨膜表面的组织,离断泪槽韧带,形成袋状间隙后开始游离脂肪,完成填充操作[5-6]。
  经过睑袋整复术联合游离眶隔脂肪填充泪槽后,本次69例患者预后良好,其中有1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干预均恢复良好。分析产生上述良好效果的原因:此术式严格维持力学平衡,确保下睑支持结构、眶隔内脂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将移位脂肪游离到泪槽相应部位,同时切除多余脂肪疝,避免术后复发;此术式能够快速填充泪槽畸形,脂肪体积小,是的眶隔游离脂肪的平铺范围显著增加,脂肪被引导游离到各个潜在腔隙,保证定点、定量精确填充[7-8]。此外,该术式操作非常简便,能够充分利用患者的自体脂肪,避免身体出现排异反应。不足之处,在于移植后的脂肪,因没有血供,存在吸收的不稳定性,矫正泪槽程度达不到预期,若出现矫正不足可选择自体脂肪或玻尿酸注射物等填充泪槽沟以完善。
  综上所述,在泪槽急性患者中,实施睑袋整复术结合眶隔脂肪游离矫正术,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侯雅峰.眼袋整复术患者中眶隔脂肪释放及眼台再造的应用观察[J]. 健康之路, 2018,20(1):115-118.
  [2] 许达, 李旭平, 徐秀云,等. 切开重睑术联合含微血管脂肪块眶隔内仿生移植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25(12):1980-1983.
  [3] 包敏, 刘育凤, 刘宁,等. 经结膜入路眼袋并睑眶沟畸形矫正术的临床效果[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 27(1):46-48.
  [4] 高慧,刘超,吴小会,等.眶隔脂肪颗粒化回植矫正泪槽沟畸形[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18,14(5):275-276.
  [5] 石杰, 肖明, 高婧囡,等.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转移技术在眶周年轻化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1,32(1):21-23.
  [6] 李秋月, 郭鑫. 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不同移植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 31(5):276-278.
  [7] 丁红华, 胡媛媛, 江峰地,等.眶隔脂肪释放及眼台再造在眼袋整复术中的應用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4):478-479.
  [8] 徐权, 邓雅静. 小切口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游离移植填充泪沟[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29(9):562-56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明确诊断为慢性全心衰、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达格列净治疗,长期随访患者相关数据并分析其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我科确诊的慢性全心衰、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2组,设对照组15例,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设观察组15例,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治疗。进行3个月观察。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修复口腔正畸矫正的临床疗效实施分析。方法:遴选我院口腔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接受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134例修复口腔正畸矫正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均完整保存,实施研究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直丝弓矫正的67例患者纳入参照组中,将接受正畸矫正修复治疗的6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中,对于两组疗效、治疗情况实施评价。结果:对比疗效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分别应用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8.01~2020.12本院12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试验组60例,行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观察术后1d、7d、14d骨折部位疼痛(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d、7d,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愈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治疗于精神科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精神科94例患者进行比对,病例筛查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采用计算机1:1分组方式,参照组47例予以药物治疗,干预组47例联合心理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NOSIE评分具有同质性,治疗后干预组NOSIE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开展心理治疗有助于精神障碍症状转归,方案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科;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于2018.1-2020.12期间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抽取3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19,泼尼松治疗)及联合组(n=20,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将其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及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90.00%)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47.37%),P0.05,治疗后联合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在下腹部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纳入的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60例,将其中30例脑电双频指数(BIS)40-50的患者作为A组,另30例BIS 50-60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炎症反应及痛觉过敏情况。结果 T1、T2、T3时A组指标均低于B组,且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24h、48h时A组触痛阈、机械痛觉过敏范围优于B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PCT检测在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衰竭病例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抗菌药物应用标准进行分组:将根据PCT水平使用抗菌药物者设为为试验组(A/B)(n=36),按照病人临床症状、医师经验等使用抗菌药物者设为对照组(n=39),就两组患者好转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A/B)患者好转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用药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情况。方法以40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在输血前使用异丙嗪、地塞米松治疗,视为研究组;200例在输血前未使用药物治疗,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血制品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输血后脉搏
期刊
摘要:目的 主要为分析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经过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30例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依次给予传统开胸手术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针对手术各项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均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且少,和参照组具有鲜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鹽酸氨溴索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68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小儿肺炎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34例)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B组(34例)在A组的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  纳入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