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伤心“怎”间来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不能不被其间所蕴含的凄凉悲怆之情所动。
  其实,将这首词当作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来看,本身就有隔山看海、难得其真之嫌。或许我们更应该将其看作是词人内在的愁苦惨痛郁积到顶点的自然喷发,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冲决奔泻。缘字披文,你会感觉到一股空茫无望的哀绝之气扑面而来,让人禁受不得。诚可谓,读《声声慢》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仁!
  该词中的字词复叠现象,向来是为人们所注目的。不过倘从情感喷发的角度看,则表情达意于一气呵成之间,根本与理性状态下从容优游地去做推敲拿捏不是一回事。由此,论家若斤斤于技术层面,持衡握算,锱铢必较,便显得意义不大。清人孙致弥认为:“李易安《声声慢》,叠用三‘怎’字,虽曰读者全然不觉,究竟敲打出来,终成白璧微瑕,况未能尽如易安之善运用。”对于如此执于文理章法的看取,我们不想多说什么,只是从其话语间的一些隐性信息里,看到了李清照于这首词中的执情之深。首先她在字词斟酌上本是“善运用”的,但当情到浓处一吐为快时,便完全服从于感情表达的需要了;其次这首词情感表达的效果是非常成功的,叠用三“怎”,读者却“全然不觉”,则出语表情之自然贴切、水到渠成,尽在不言之中矣。以故,我们认为,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更该看重的是那股流逸于字里行间的令人荡气回肠的真情真性,只有将心比心地浸入其间,才能触摸到彼时彼地真真实实的李清照。《声声慢》中冲荡着历久不衰、摧人肝肺的情感力量,三个“怎”字,一片伤心,细细品来,如临其境。

一、景况难耐:“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一开笔就以十四字叠语,将一个内外交瘁、失落无助的词人形象推到了我们的面前。李清照一生大起大落,前半生幸福美满,可谓做的是加法,后半生惨淡凄苦,可谓做的是减法。仕宦诗书之家的成长环境,让她从小就比其他女孩子多了读书滋养的机会,其间虽经母亲早逝,但立即便从同样贤良温爱的继母那里得到弥补;其后才名动京师、得嫁如意郎、夫妻志趣投,就是有家道变故的风雨相袭,还是能收获夫唱妇随、赌书泼茶的琴瑟之乐。然而谁又曾料到,这一切的一切,竟会因外族鼙鼓的声声催逼,而渐渐离她远去!国灭、家破、夫亡、物失相随属,昔日的美好想留也留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一个个地离她远去,无怪乎她会失魂落魄般地寻啊寻、找啊找,可是任凭怎么找,那些远逝的美好,早已一去无影踪,留给她的只有无边的清冷落寞,与由此而来的浓郁透心的凄惨悲切。这样的景况,岂是一个茕茕独立的孤寡老妇所能禁受!
  于是她于苦苦挣扎中努力地寻求着解脱。酒,这是自古以来人所共通的解愁之物,李清照生活中向来不可或缺,乐也以之,忧也以之,所以当此苦恨难耐之际,她便很自然地端起了酒杯。然而酒本不是消愁物,愁中饮来徒增愁,更何况她今天借助这三杯两盏淡酒所欲面对的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境啊!首先单从环境节物的角度看,乍暖还寒的时令、傍晚的黯淡天光、吹得急的肃杀秋风、南飞的大雁、枝头憔悴的菊花、细雨滴淋的梧桐,这些物象每一样都足以让人心有所动,感慨良多,而况它们又一一叠加,层见错出呢!这对于一个心间藏苦的人来说,意有不堪,固在情理之中矣。换个角度思考,此类物象的自然属性之外,又多有着一层文化的色调,这对于一个文化女性来说,其细腻深入的感受,又当深递层叠了。秋本令人悲,“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欧阳修《秋声赋》),更有风来紧急;晚来心绪黯,“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更有黄昏雨淅沥;雁过秋心寒,“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更有伤悲正缠……这些文化情绪,让外在环境的冲撞之外,又生出了无形的内在触发,从而加浓了词人特定景况下的落寞悲凄之情,其奔突而出的难耐不禁,因而也倍加地真切感人。

二、前路难行:“独自怎生得黑”


  面对眼前的难耐,人们通常会怀想往日的欢娱,从而于反衬对照中加深对当下情状的不堪忍受之痛,以至抬眼望去,前路一片茫然。这便是李清照《声声慢》中所表现出来的切实的心理体验。这是真实的李清照,一个“独自”,惨痛入骨。我们可以想像,对于她这样一个没有孩子的老妇人来说,当相亲相爱的丈夫去世,凝结了夫妇共同爱好也见证了他们真挚爱情的金石遗物又不断地毁失时,这个无以为家的老人的孤独有多么的深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甚至没有像当年那样的“却道海棠依旧”的卷帘人相伴,孤苦伶仃地,她不知道面前的路该怎么去走,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去捱,甚至就黄昏到天黑这极短的时间,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过下去,于是她只能凄凄惶惶地、恍恍怅怅地守在窗前。一个“守”字,颇具深味。
  她要“守”什么呢?顯然身边只有冷冷清清的寂寞,内心只有凄凄惨惨的悲戚!她唯一可守的或许只有怀想中那点仅存的昔日温馨,那是她万念俱灰间一息尚存的寄托。北雁南飞,她感到俨然就是“旧时相识”,思绪便在曾经的雁声雁影中缭绕一番。她想起了京都婚后与明诚小别时,那从她家的深宅大院楼顶横过的雁阵:“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那时候他们新婚不久,明诚外出公干,她多么希望这雁儿,能将她登楼盼归的“恨绵绵”传给远方的丈夫啊!她想起了父亲被外放遣返时,她赶回家乡看望父亲,与明诚两地分隔,心中的离情纠缠难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常常登上自己幼时住过的西楼,月圆光满中看到“雁字回时”,多么希望雁儿能给自己捎来远方丈夫的相思锦书啊!她就这样守在窗前,看着想着,一厢情愿地认为雁儿还是那时的雁儿,越是如此想,便越是泪水难禁,因为所思人事早已不复当初,“物是人非事事休”啊!
  魂不守舍地枯坐于窗前,失神的眼光落在窗外满地开放的菊花上,她的思绪不禁又飞向了那次小别。那是一个重阳节,以往逢到这样的佳节,她都要和明诚一起在园中饮酒赏菊,当他摘一朵金黄插在她发际时,她的幸福灿烂了整个园子;而今天可是第一次一个人过这重阳佳节,面对满园金黄的菊花,她实在难忍思念,于是提笔写下自己的相思挚情,“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谁知这真情的句子,竟征服了痴心的明诚,惹得他奋笔拟写五十首,最终落败而不得不服。就这样想一番叹一阵伤一层,窗外虽有满地黄菊,可相依的人儿没了,谁又有心去赏它摘它呢?无人理会的菊花,在西风吹弄中,免不了有几份憔悴挂在枝头,一如面对它的伤心之人。   独自临窗而“守”的李清照,她不仅要经受外在凄冷情境的刺扎,而且要经受内在美好幻灭的煎熬,其不堪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正如蒋勋所言:“李清照不像北宋的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那样有伟大的政治理想,而是只有一个与知己共同建立小小的美好世界的理想,连这个理想都不能完成的时候,她的哀伤是非常深沉的。”①

三、至情难忍:“怎一个愁字了得”


  清人袁枚认为:“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②李清照《声声慢》不仅将目之所触之景写出了情感的分量写出了感人的力道,更重要的是其间所灌注的情感全从真性中来,因而也最是动人,以故论家有谓:“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梁启超语)。
  正如前文所言,李清照独特的身世经历,决定了她心中的郁积之重。一个人如果一直生活于磨难之中,虽然痛苦,但因没有比照,可能内心的感触并不见得有多强烈。而李清照却不是这样,她生活的前期是拥有着一段幸福美满的,而且因其女性的身份,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她生活愿景的内藏基本就是这些,所以当这些符合她生活理想的美好以递减的形式逐步离她而去时,她内在的痛苦叠加是不言而喻的。
  于此同时,女性表情方式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她特有的话语形式。蒋勋认为:“女性文化比较感性,而父性文化、男性文化是比较理性的,因为男性文化要在社会性里面建立起一个合理的逻辑,保留给母性文化或者说女性文化的其实是比较感性,比较直观的世界。”③正是这种感性直观,使得女性在经受愁苦时,总是偏向于对外倾诉。所以李清照才在内心“载不动许多愁”的当儿,抑制不住地喷薄而出,以至不作语言上的精雕细琢,斟酌打理。正如袁枚所言:“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④这也正与窦娥在蒙冤赴难时,高呼“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至情之语,不代表就是粗糙之语,相反,李清照这首出乎真性情的词作,其语言上的自然贴切,向来是受到人们的好评的。清代刘体仁就曾针对这首词的用语,肯定李清照“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而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的评价,可谓击中鹄的之言:“婉约词中抒写女性愁苦的佳作甚多,但写得如此生动、如此深刻的作品相当罕见。只有当女性身份、杰出才华与独特身世这三个条件结合在一位词人身上,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⑤
  综上所述,李清照《声声慢》的感人力量,离不开一个“真”字。真人真性真情真语。三个“怎”字,相承相递,以泣诉的口吻,将心间无处告问的凄楚倾泻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袁枚论诗,肯定《诗经》三百篇,指出:“《三百篇》专主性情。性情有厚薄之分,则诗亦有浅深之别。性情薄者,词深而转浅;性情厚者,词浅而转深。”⑥此言用以衡李清照的《声声慢》,那是再合适不过的。
  参考文献
  ①③蒋勋.《蒋勋说宋词》,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87,194頁。
  ②④⑥[清]袁枚.《随园诗话》,武汉:长江出版传媒,2015年版第82,201,166页。
  ⑤莫砺锋.《唐诗与宋词》,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53页。
  [作者通联:江苏兴化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普通学校的学生,有不少学生读不懂《边城》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语言;即便很多同学能认真阅读《边城》,了解故事情节,但是要想再深入解读作品,就会有很大困难,不知从哪里入手。  基于以上背景与学情,笔者带着学生一起来摸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寻找整本书阅读的一个入口。为了便于操作,笔者选择了《边城》中的一个小人物——杨马兵,他在作品中的篇幅不算多,所有章节集中起来7000字左右,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关于
一、教学目标  1.厘清概念内涵的几个方法。  2.关注研究方法。  3.学会绘制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按“整本书阅读”6课型的设计要求,批读课就是在《乡土中国》阅读教学仅有的6课时中用1课时,给学生传递学术类论著的阅读方法,由于只有一节课,所以,就必须选择阅读各个章节的共同关注点,老师在课堂上作批读示范,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课后自读其他章节,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  1.方法传授需要学生
《想北平》是老舍的散文名篇,被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在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中。教材书下注释①写道:“选自《乡风市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有改动”。查找钱理群先生编的《乡风市声》,第一篇即是《想北平》,文后注明:“选自一九三六年《宇宙风》第十九期”。事实上,《想北平》最早正是发表在这一期的《宇宙风》上的。  比较《宇宙风》《乡风市声》和苏教版教材上的《想北平》,我们发现,前两个版本从
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我们不少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从概念到概念,不愿也不能作细致的文本解读,经常给人物形象贴上一个个干巴巴的标签,学生收获的只是一些陈腐的很不可靠的结论。更有甚者,对学生阅读中的疑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千方百计地去回避、搪塞,窒息了学生鲜活多向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自然不高。  学生自学时的“思有所惑”,这是真实的学情;而“学有所获”是课堂教与学的最终指归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它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近来,很多学者提倡基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郑振铎的《猫》情节较为生活化,许多人认为应该把它看作一篇散文。从散文的角度来看,“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了三只猫,这不是精心的安排,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并且在这一段生活中“有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这个感情的线索便是作者的“情感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换句话讲,如果把《猫》这篇文章当作散文来看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主要表现的是“我”的“情感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据此,本
自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探索、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胡勤先生的《語文认识论》,是一部在新课改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沿波讨源,振聋发聩,奋力构建语文知识新结构,回归语文本真的一部难得的学术力作。  如何阅读一本学术书,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羊刚主张运用“诠释学”的方法,笔者不揣浅陋,试用此法,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一、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语文认识论》全书分为
我在十五岁那年开始叛逆,敢对着父亲瞪眼睛,敢迎向父亲的拳头。  父亲显然一愣,举起的拳头就愣在半空中。我头一偏,斜睨了父亲一眼,然后丢下发愣的父亲,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有胜利的喜悦在欢腾:我终于可以直视父亲了!    一    从小,我的记忆里,镌刻的是对父亲的惧怕,那惧怕里甚至带着恨。母亲也是怕父亲的,父亲喉咙一高,母亲立即噤了声。  我挨打时,母亲也从不敢护我,只在事后揉着我的伤哭,说,你爸
摘 要 学习《论语》,容易只停留在文言翻译层面,有“虚化”倾向。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项目学习为载体,通过补充时代背景、联系当下以及自己生活等组织《论语》选读,开展文化深度学习,在综合性、驱动性、实践性的活动中沉浸式体验学习,真切提升学习获得感。本文从《论语》学习的“虚化”倾向、《论语》学习三大支架、《论语》深度学习建议等三方面加以介绍。   关键词 《论语》;“虚化”倾向;项目式学习;教学建议 
摘 要 高考史传文言阅读选文是基于原文本的内容重构,本文以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该类题型为例,从情节、人物、史料等方面,于章法考究、词句褒贬处,探究选文内容重构的价值选择,以期精准把握其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   关键词 高考;史传文言选文;内容重构;价值选择  史传文言选文是全国卷文言阅读较为稳定的选材。囿于结构篇幅、阅读难度等,这些呈现在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经过剪裁与内容重构。王荣生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