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有所惑”走向“学有所获”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我们不少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从概念到概念,不愿也不能作细致的文本解读,经常给人物形象贴上一个个干巴巴的标签,学生收获的只是一些陈腐的很不可靠的结论。更有甚者,对学生阅读中的疑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千方百计地去回避、搪塞,窒息了学生鲜活多向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自然不高。
  学生自学时的“思有所惑”,这是真实的学情;而“学有所获”是课堂教与学的最终指归。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思有所惑”表明学生处于现有的发展水平,“学有所获”指学生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而要成功跨越从解“惑”到收“获”这一“最近发展区”,课堂无疑是主要的阵地。学生原本指望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教师对话,充分利用伙伴思维的启发和教师的学习支援,最终使自己从“思有所惑”走向“学有所获”。如果教师在课堂这一主阵地少作为、乱作为,甚至缺位,那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教者一厢情愿的空想。鉴于此种情形,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以学情为中心,充分了解、收集和分析学情,将学生的“思之所惑”“学之所需”纳入教学内容的范畴,从而保持教与学动态的供需平衡,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切性。从这个层面说,学情是且应当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下面以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一课时,笔者师生探讨林冲的性格为例,简述一下如何基于学生的疑惑,在文本细读中帮助其完成思维的跨越,从自学时“在黑暗中摸索”的迷惑纠结,走向互学后“豁然开朗”的通透之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精彩章节之一,而林冲的人生经历无疑是小说主题“逼山梁山”最生动的诠释。面对这样一个经典文本,有教学价值的内容是很多的;但作为小说,透视林冲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丰富复杂性格内涵,无疑摆在了教学的首位。在分析林冲的性格特征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文中李小二对妻子说:“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这说明在李小二看来,林冲是个急性子的人;而急性子的人遇事不够冷静,性格粗犷,行事好冲动。下文中当李小二向林冲描述来自己酒店喝酒人的相貌时,林冲判断出是陆谦。于是林冲勃然大怒,急忙去街上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大街小巷地去寻找陆谦。这确实能印证林冲是个急性子的人。但是,文章在描写林冲去市集买酒时,小心翼翼地“将火炭盖了”,将草料场的大门锁了;买酒回来后,发现两间草厅被暴雪压倒,林冲的第一反应是伸手去摸火盆内的炭火,生怕有火炭延烧起来导致草料场失火。这些说明林冲心细如丝,心思缜密,做事极为小心谨慎。由是观之,林冲这一人物性格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性行暴如雷”,一点就着;另一方面谨小慎微,行事瞻前顾后。林冲的性格怎么会如此严重冲突?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林冲呢?
  不可否认,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很有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阅读中产生的真思考和真疑惑,是最为真实的学情。回到原点,笔者在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折射出学生思维上存在哪些迷障?需要通过怎样学习支架帮助其廓清思维迷雾,从而推动思维进阶。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其性格都是复杂的,都是立体式的,而非扁平化的,《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自然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提出有关林冲性格矛盾问题,其根源在于其思维呈现出单一性,或者说是简单线性思维是其思维的主要特点。而以线性思维去认识复杂的人事,往往会作出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判断,但是这样的判断通常与事实背道而驰。学生表面上提出的关于林冲性格的疑问,实质上是思维出了问题,或者说是简单的线性思维在分析复杂的人事面前败下阵来,失灵了不奏效了。梳理出问题产生的根源,矫正的策略也就呼之欲出了。
  针对上述学生提出的疑问,笔者没有轻易作出判断,而是顺着学生的问题,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去买酒的途中见到一座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这说明林冲是敬神的,希望自己的虔诚敬神之心之行,能得到神明的护佑。但是在手刃陆谦等三个仇人之后,林冲把三人的脑袋割下来,将三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摆在山神庙的供桌上。此时的林冲不再敬神,而是在血腥地亵渎神灵。那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林冲呢?这一问题学生自然无法做出应答,只能含糊地说,这都是林冲,或者误以为这是两个林冲。其实,要想全面完整地认知林冲这一人物形象,仅仅着眼于教材节选的第十回远远不够,必须回到林冲人生经历的全过程中去考量,完整阅读《水浒传》的第七回到第十二回,还有林冲火并王伦的第十九回。
  笔者先布置学生仔细阅读上述章节,让学生对林冲的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能对林冲上梁山的前因后果如数家珍,并动笔写出林冲人生中的大事件。最后我们描绘出林冲人生中的这几件大事:高衙内岳王庙内辱娇妻—陆虞候家中再辱娇妻—林冲误入白虎节堂—林冲刺配沧州道—野猪林内谋性命—柴进庄内林冲技盖洪教头—林教头山神庙复仇—林冲落脚梁山—林冲火并王伦。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山神庙是林冲人生境遇中的一个分水岭,也是林冲性格变化中的一个分水岭。
  复仇之前林冲的性格如何?笔者举出如下几例,指导学生在语言细嚼中,管窥全豹。第一例是林冲妻子在岳王庙还愿被高衙内调戏,林冲赶到现场时,原著写道:“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①恶人调戏自己的妻子,林冲怒不可遏,挥拳欲打时,发现恶人是顶头上司高太尉的儿子,握紧的拳头又松开了。这里是不是体现了林冲性格中懦弱的一面呢?后文在与鲁智深提及此事时,林冲说:“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②林冲的这番话道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窘境。毕竟自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因为高衙内的无意无礼而大打出手,一是让顶头上司丧失颜面,二是于自己的前程发展也无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以说,忍耐是此时林冲性格的主导面。第二例是陆谦骗林冲去樊楼吃酒,好让高衙内在自己的家里调戏林冲的妻子。此计未成,林冲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在陆谦门口等了三天也未等到人。第四天魯智深来探望,两人上街喝酒。文章写道:“自此,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③“这件事”是何事?为何都“放慢了”?说明在没有找到陆谦后,林冲的戒备之心渐渐松弛了。遗忘是此时林冲的挚友。第三例是在野猪林,董超、薛霸两个恶毒公差要结果林冲性命,鲁智深救下林冲后要杀了两个恶人,林冲反而替他们求情:“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④明明是两个歹毒公人见钱眼开,助纣为虐,林冲却在鲁智深面前救下他俩性命,一可见林冲心地之良善,二可见至此林冲还不能醒悟,不能清醒地认识高太尉定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残酷现实。笔者在想,林冲之所以这样做,可能还是隐忍求全,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从前。   第四例可能最能体现林冲的性格,但一般为读者所忽略。林冲刺配沧州之后,偶遇从前在东京救过的李小二,在谈及自己来沧州的原因时,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笔者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这句话,运用换词法去品味此时林冲的真实心态。这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我們认为至少有三处值得细细咀嚼。第一处是“高太尉”这一称呼。高俅的官职是殿帅府太尉,高太尉明显指高俅。我们指导学生用还原法思考:一般人被高俅害得离妻别子、身陷囹圄,在提及害自己之人时,会如何称呼对方?在叙述这一段经历时心情如何?经过还原,我们发现一般人在谈及自己无辜被陷害时,肯定是义愤填膺,怒气冲天,情绪激动、激昂,绝不会心平气和地称对方的官职名——高太尉,文雅一点的直呼其名——高俅,粗俗一点的以“高俅那厮”“高俅那泼贼”称之。由林冲以“高太尉”来称呼高俅,我们不难读出此时的林冲克制隐忍的心态,他不想在服刑期内再惹事,只想着盼着早点结束刑期,只想着早点离开是非之地沧州,回到东城与妻儿团聚,甚至能恢复原职。第二处是“恶”字,教材底下注释为“冒犯、触怒”。回溯林冲的人生经历,说他因为误闯军事禁地白虎节堂触怒了高俅,这似乎能说得通。但是这只是林冲被刺配沧州的表面原因,其根源在于高衙内要霸占林冲之妻;另外林冲误入白虎节堂也是高太尉派人做的局,故意等他入圈套的。所以细察林冲与高俅之间的矛盾,不存在林冲“触怒、冒犯”上司高俅之说。第三处是主语“我”,“我因恶了高太尉”,把“我”放在前面能说明什么呢?另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只有林冲和李小二在场,句中的“我”完全可以省略,不出现也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或者出现歧义。从这个层面看,这个“我”就显得异常的醒目。要想读出“我”字背后隐含的信息,笔者认为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援助。笔者给学生提供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话:“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我们指导学生调换词序来理解这句话包含陶渊明怎样的心境,这句话如果改为“我与世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意思和效果与原句相比会有说明区别?经过仔细的揣摩,学生发现:“原句‘世’与‘我’的关系中,诗人的情感侧重点是现实‘世道’的不堪,即‘世道’严重相悖于‘我’的志向,但问题不在‘我’,而是‘世道’出了问题;改句则改变了诗人的本意,变成了是‘我’不能与‘世道’相合,问题在‘我’而不在‘世道’。”⑤有了这个学习支架,学生不难弄懂明明是高太尉陷害了林冲,但林冲偏偏说成因为自己触怒了高太尉,才会沦落到今天被刺配沧州的境地。这是林冲自找的,怨不得他人。这样说背后隐含的信息是,林冲主动揽责,认为错在己非关太尉事,主动承担沦落今日一切之后果。究其原因,还是不想惹是非,隐忍退让的性格占了上风,而目的无非是想早点脱离窘境,恢复自由身。只可惜的是,这只是林冲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通过上述四例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之前,林冲是心存幻想的,他幻想着有朝一日高俅能高抬贵手,给他一条生路,甚至还幻想着能早日离开耻辱地沧州,以自由身回到东京,回到往日安稳惬意的生活中去。这其实也是一个真实的林冲,我们不必去指责他没有血性,毕竟他无法脱离其生活的社会。
  那么成功复仇后的林冲怎么会做出亵渎神灵的举动呢?这还是那个只知一味退让、隐忍克制的林教头吗?要合理地解释这一问题,仅仅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来认知并作出绝对的非此即彼的判断,就难以奏效。事实上,无论是山神庙报仇之前的那个谨小慎微、慎言慎行的林冲,还是快意复仇之后那个亵渎神灵、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林冲,林冲好像变了一个人,其实都是同一个林冲,而非两个林冲,或者说后一种性格的林冲更“林冲”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荣格的人物性格面具理论来解释。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象征。”⑥林冲以前的身份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着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这样的社会角色规定了林冲在为人处世时以小心谨慎、隐忍克制为标志,而不能像鲁智深那样张扬和冲动。换言之,此时的林冲是戴着人格面具的。即使在被一逼(岳王庙内辱娇妻)、二逼(白虎节堂设毒计)、三逼(野猪林里谋性命)的情境下,林冲都能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仍然戴着往常的角色面具,保持着隐忍克制、委曲求全的心态。
  而小说情节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把人物打出常规,使其离开正常的生活轨道。“为什么要超出正常的轨道呢?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知觉、感情、意志、欲望的层次结构是稳定的,不但他人,就是人物自己也是意识不到的,人物在常规环境中能意识到的也是表层。……小说艺术就在于冲击人物静态的感觉、知觉,使之发生动乱,使得他的意识来不及调整。这样他内心的情感、深层结构就不难解放出来了,心灵的秘密也就可能被发现。”⑦按照孙绍振先生这一观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林冲复仇后的“过激行为”——敬神变为渎神。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这一情节将林冲打出了常规,林冲亲耳听到陆谦等人的阴谋诡计后,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是抛弃幻想,奋力一搏,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佯装不知?林冲最终选择了前者。山神庙本为保人平安之所,庙内的判官原是人间公平公正的象征,现在恶人歹毒至极,世间已无公平可言。此时林冲的真实心态是:神灵并不会保佑虔诚的自己,也就没有必要敬重神灵了,将神圣的佑人之所变为血腥的杀人之地也就无所顾忌了。山神庙的象征意味与林冲的肆无忌惮的渎神行为构成了强烈的反讽。渎神的行为其实是林冲在向过去胆小怕事、隐忍求安的自己告别,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冲在手刃仇敌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获得了新生;而这一现象背后是有心理学基础的,林冲旧的人格面具被打破,沉睡心灵深处的反抗、暴力意识被唤醒了。复仇后的林冲在投东而去的路上向人讨酒喝,一言不合就开打,还有第十九回的火并王伦等,这时的林冲较之以往是更“林冲”了。
  当然,单纯理论的宣讲是枯燥的,笔者以学生的生活情境来举例说明:假如,在座的同学,你突然收到一张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你下周一去报到。你现在最想做什么?同学们一听来了精神,大家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有的说要把所有高中的书籍全部扔掉;有的说要把所有的试卷撕掉,站在教学楼最高处把纸屑洒下;有的说要和最好的同学去歌厅唱个通宵……笔者笑着说,请问这样的你还是你吗?还是那个在书海题海中愁眉苦脸踽踽独行的你吗?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正是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情节把我们打出了生活的常规,从而暴露了我们心底深层的秘密——厌烦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情境,而这样的我们就更加真实生动了。
  综上所述,在此次探讨林冲的性格的学习过程中,笔者紧扣学情,将学生的“思有所惑”纳入教学内容的范畴,认真剖析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思维短板,并积极引进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为学生思考提供支架,给“学有所获”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次教学实践让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和针对性无疑要摆到首位;罔顾“学之所需”的教学即使再精彩,也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6、67、69、78页。
   ⑤童志国.《基于读者视角的文本解读与实践——以〈归去来兮辞〉教学为例》,《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年第8期。
   ⑥[瑞士]弗尔达姆著,刘韵涵译.《荣格心理学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130页。
   ⑦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99页。
  [作者通联:安徽铜陵市义安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河南卫视大型文化节目《成语英雄》(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播出)是一档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有深度的节目。参加拼比、争当成语英雄的,有全国各地的群众,还有外国朋友。参与者按游戏规则猜了成语之后,由“成语先生”分析解释成语、评说参与者的回答正确与否并就成语中蕴含的文化密码进行解码。  复赛中,黑人歌手好弟这一组首先抢答对了第一幅图画表达的成语“风花雪月”。钱文忠先生说:“好弟两次来参加节目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国革命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生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传统,成为文化自信的坚实底色。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品之一。柳亚
诗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凝练的一种文学样式。正因为其语言的高度凝练,表意的含蓄蕴藉,其词语组合的巨大弹性与张力,诗句间的极度跳跃与空间释放,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诸多可能。这就使诗与读者之间建立了天然的间离关系。我国历代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诗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窃以为抓住诗歌与读者的间离关系,使其效果可能化与最大化,或许是解决我们目前诗歌教学荒漠化现状的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  当前我们的诗歌教学处于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并提倡“1 X”单元教学。何谓“1 X”单元教学模式?“1”与“X”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切实理解这些问题,有效推进“1 X”单元教学,是用好统编语文教材,体现“用教材教”;教会学生学好语文,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关键。   基于此,蔡忠平领衔开发的“八阶语文”立足课程标准与教材体系的立意高度,将1-9年级
一、“同类信息”背景下的坚守   在全国卷作文题直通主旋律、趋于时事化的背景下,2020年江苏卷作文题依然主打文学牌、艺术牌、文化牌,不跟风而自有坚守,以关键词“同类信息”与2019年“共存相生”、2018年“语言”、2017年“车来车往”、2016年“话长话短”、2015年“智慧”、2014年“青春”等关键词相应和,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真正做到独树一帜、独步天下,从而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级的认知能力,比如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缘于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应用通常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我们当前倡导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都是高阶思维的外显形态,关键能力是引导学生
作为普通学校的学生,有不少学生读不懂《边城》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语言;即便很多同学能认真阅读《边城》,了解故事情节,但是要想再深入解读作品,就会有很大困难,不知从哪里入手。  基于以上背景与学情,笔者带着学生一起来摸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寻找整本书阅读的一个入口。为了便于操作,笔者选择了《边城》中的一个小人物——杨马兵,他在作品中的篇幅不算多,所有章节集中起来7000字左右,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关于
一、教学目标  1.厘清概念内涵的几个方法。  2.关注研究方法。  3.学会绘制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按“整本书阅读”6课型的设计要求,批读课就是在《乡土中国》阅读教学仅有的6课时中用1课时,给学生传递学术类论著的阅读方法,由于只有一节课,所以,就必须选择阅读各个章节的共同关注点,老师在课堂上作批读示范,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课后自读其他章节,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  1.方法传授需要学生
《想北平》是老舍的散文名篇,被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在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中。教材书下注释①写道:“选自《乡风市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有改动”。查找钱理群先生编的《乡风市声》,第一篇即是《想北平》,文后注明:“选自一九三六年《宇宙风》第十九期”。事实上,《想北平》最早正是发表在这一期的《宇宙风》上的。  比较《宇宙风》《乡风市声》和苏教版教材上的《想北平》,我们发现,前两个版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