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方法论奠基人

来源 :少先队活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idzhang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先翱100万字的文集是少先队的宝贵财富,其中关于少先队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是最突出的贡献之一。
  张先翱教授是少先队工作方法论的奠基人
  他认为:方法是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采取的手段。做好每一种工作都要讲究方法,少先队工作自然也要讲究方法,万法是一种手段或工具。他还认为:少先队工作方法论是少先队工作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方面的理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他的少先队工作方法论来源于少先队工作方法的实践经验,他对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以来在工作方法上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理性的抽象和概括,研究了少先队工作方法形成、变化、发展的规律;研究了少先队工作方法的设计、选择、创新和应用的客观规律研究了它的性质、特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张先翱教授建立了少先队工作方法论的理论框架
  他认为:少先队工作方法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少先队工作方法的原则,是少先队工作者在设计、选择、创新和应用方法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具有规律性。遵循这些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就可以设计或选择出最优化的万法,做到有所创新,并得到和谐的应用。二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方法,主要通过少先队活动进行。少先队教育活动方法是开展教育活动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三是少先队工作者的领导方法和修养方法。少先队工作者在领导或指导着少先队工作,就要讲究领导方法。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要进行工作,就需要进行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工作业务水平。领导方法包括学会调查研究,掌握领导艺术,善于收集信息,学习演讲和谈话,学习写作少先队工作的各种应用文体和进行少先队工作的科学实验等。
  张先翱教授少先队工作方法论是少先队工作学科化的重要内容
  少先队工作学科化建设包括史、论、法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张教授认为:“法”即少先队工作方法的原则、具体的教育、自我教育的方法,领导方法和修养方法等。建设少先队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少先队工作的科学化。少先队工作理论的科学化是少先队工作方法科学化的前提条件;同时,少先队工作方法的科学化也必然会促进少先队工作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科学地设计、选择、创新、应用少先队工作方法,必定会发现其方法与目的、任务、内容、特性等之间的深刻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会深化和丰富人们对少先队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
其他文献
平素,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有坐姿不正这个问题,它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  学校曾经发过一个坐姿纠正器,但它的体积太大,用起来不太方便;能不能够有一个既方便又实用的坐姿控制器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今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上海马戏城看“欢乐马戏”,其中一个叔叔表演的顶碗节目吸引了我,突然给了我灵感……  回到家里,我在想,能不能在做功课的时候头上也顶一个碗呢?这样,身体
期刊
李燕,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八冶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已从事教育工作14年。2004年起,她担任大队辅导员,本着重在参与、重在育人、重在进步的思想,狠抓少先队常规工作,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时政教育为重要内容,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  李燕老师幸福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洒着汗水和爱心,收获着快乐和希望,为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而高兴,更为能服务一群群孩子而骄傲。她曾被授予金
期刊
张先翱的经历告诉我们,研究者应该是学习者和思考者,应该是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创新者。他不愧是少先队工作研究者的一面旗帜。  作为研究者,张先翱教授有着自己优秀的研究品格和作风。  其一,重视系统资料的积累  搞研究的人都懂得搜集和积累有关资料的重要,但是,能像他那样重视系统资料搜集和积累的人,却为数不多。如建国以来历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的文件、9个版本的《少先队章程》、国内出版过的有关少先队的各类书籍
期刊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创建于1906年,当时称官立务本学院,后称雅峰书院,几经易名。1906—2016,百年雅峰,薪火相传;百年追梦,创新发展。今年是学校110周年华诞,又恰逢“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大队部开展了“110周年校庆红领巾‘小十三五’在行动”活动,对2016—2020年少先队的发展制定了五年规划,用实际行动关注“十三五”。  一、微寻访:寻访学长之旅,树立雅峰精神
期刊
张先翱亲自讲授《少先队工作理论与方法》,是少年儿童思想教育事业的引领者和总顾问,是少先队学科的引路人。  张先翱教授躬耕不辍几十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意义非凡,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创建了第一个少先队组织教育新兴学科  他提出了少先队组织管理、少先队阵地管理和少先队领导管理的理论体系,分别站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高度,构筑具有少先队教育特殊功能和显著特征的少先队教育学科体系。他的真知灼见,系
期刊
张先糊从“为什么有了学校还要有少先队”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回答了我国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对少先队特性的深刻阐述,这是他多年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心血的凝练,也是少先队组织发展和实现教育功能的核心问题。  张教授清楚地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明确了学校和少先队的区别。他从性质、任务和教育方法特点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刻清晰的说明,纠正了部分教师和
期刊
张先翱,被高等学府评为少先队专业正教授的第一人,一辈子钟情手少先队事业。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本科教育的少年工作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工作系,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少先队工作的大学本科教材——《少先队工作方法论》,主持了第一部中国儿童发展历史大型辞书《百年中国儿童》的编写工作等。他的少先队教育思想对全国少先队工作的决策与改革创新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日,《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
期刊
“十三五”是什么?“十三五”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面对“十三五”,如何让队员们了解它,认识它,学习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云小少年梦,唱响‘十三五’”系列主题微活动拉开了帷幕。  红领巾连线“十三五”,萌萌哒!  为了引导队员初步认识“十三五”,学校组织开展了“小小红领巾,连线‘十三五’”主题活动。  有的队员了解到自己是在“十一五”期间出生的;有的队员罗列出了“一五”到“十三
期刊
中国的文题靠改革解决,中国少先队的问题,也惟有靠改革。张先翱究少先队一直走基层路线,从实际出发、问题出发,有鲜明指向。  在每一个历史时段,张先翱都能围绕“儿童”、“儿童组织”的发展,敏锐发现倾向性问题儿童群众组织的“关门主义”问题;少年、儿童组织不分层、教育“一刀切”问题;成人辅导包办束缚太多、缺乏民主问题;漠视儿童权利、需求问题,教育活动成人化、行政化、运动化问题;儿童生活不快乐问题:以及教育
期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摘取高处的明珠”,摘自《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作者用“摘取明珠”的形象比喻,鼓励辅导员进行“文献搜索”,学习同类活动的经验。张先翱,中国少先队“第一教授”,堪称少先队教育领域的一位“巨人”。  那些来自辅导员和队员智慧结晶的少先队好活动,被张先翱教授视为璀璨夺目的珍珠,他用思想的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联起来,成为少先队工作的“瑰宝”。2004年至2008年整整5年间,他为《少先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