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展现了各个地区的气候特色、地势特征等。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挖掘图片、图表的信息,更好地了解地理特征,习得地理常识。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虽然出现了很多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但是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地图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应用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重要的要素,地图中往往蕴含着各种丰富的地理信息,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地理知识作为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地理学科与历史、政治这类人文学科有所不同,其更具严谨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学生需要通过地图等基本要素理解地理知识。地理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学生对地理图形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思维导图形象直观,能够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信息,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地理图形中的符号以及地理规律。
  二、地图进入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但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时由于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导致只能片面的理解理论知识,无法形成全面立体的认知。例如,當学生在学习地区气候时,由于空间思维能力差而无法准确的分析该地区的气压带、洋流、风带等因素造成的关联影响,只会单一的从区域大方向气候分析问题。学生要想分析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现象,首先要知道该区域的具体位置,周边有无山脉、洋流等特殊自然环境,因此地图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就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教师将地图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进行授课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偏差导致学生读图能力差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少教师误解了读图能力的概念,认为读图能力仅是学生对图表的表面理解。实际上,学会读图是一种能力,能够展示学生对基本地理常识的运用及对地理图片的理解,最主要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只有进行长时间训练才能提升对图表的理解能力。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增强学生对图的感知就能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学生的地理认知提升了,就不用注重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地图是一种实用的地理言语,囊括了各个区域的地势特征。教师对读图能力的误解,阻碍了学生读图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不少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形式过于单一,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地图的表面信息,并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加之过分强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中的应用路径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工具,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读图世界,让图形的分析和理解变得更加简单便捷,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大气受热过程图时,很多学生面对教材中的图片感到非常茫然,研究探索好几遍也没能弄明白大气中的热量究竟来自什么地方,由于本知识存在一定的阅读门槛,很多学生读图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此时,地理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图形展开全面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理解大气的受热原理以及受热过程,并且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利用该原理解释很多教材中出现的地理现象。
  (二)培养学生分辨与理解图像能力
  由于部分地图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提升高中生分辨图表的能力,引导学生记忆部分经典地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学生做题的时间,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看图,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地图,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看图,不被部分地图展现出的信息所迷惑,要学会从不一样的角度对地图进行探究,然后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得出正确答案。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地图,在观察图时不能只从图的一个点观察,而是要从总体进行观察,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对图上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的认知,如读海洋地形图时可以通过水深注记、等深线加分层设色和晕渲法表示。
  (三)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多数学校会选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展现很多动态的图片,使知识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巧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抽象的知识更详细、更生动地展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任务艰巨,教师在利用传统教学资源的同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们灵活运用地图工具进行地理学习,不仅能将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简单的三维图像帮助学生更好的接纳理解,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高中地理课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会娟.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J].才智,2020(14):17.
  [2]李新静.浅谈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5):171.
其他文献
摘要:许多教师与学生认为,学好数学的体现就是会做题,实际上这并不正确,数学学科有很强的逻辑性与实用性,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小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在学生受教育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多个学科的教学相关联,是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语文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较强的语文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高中语文作为与当下现实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科目,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上,教师都需要捕捉新高考的动向,并不断针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期刊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落实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传授一些信息技术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具重要的学科之一,学生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可强化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使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的素质涵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因此,在各地小学校园中,学校和教师应开展一系列的语文阅读活动,进而可建构新时代的书香校园,促使校园文化更具浓郁性。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教育视角下构建书香校园的重要意义加以阐述,进而对小学语文教育视角下构建书香校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
期刊
摘要:小学作为启蒙教育,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思想政治学科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直接影响,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和生活的紧密结合,是我们尊重学科特征的表现。通过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课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塑造小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本文就针对在小学思想政治课上融入生活化的事例的意义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政课、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期刊
摘要:在深入改革大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加强对于现代化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的运用。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若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重重阻碍,不利于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本文旨在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试图为高中物理教学的进一步 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处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能提升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质量水平,教师自身要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创新教学理念,将互动模式和英语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将英语课堂活跃起来,这样才能为学生高效学习英语知识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初中英语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要求加以阐述,然后就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以及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活动良
期刊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落实极为重要,该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将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初中语文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围绕四种天气情况,利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進行有效的交际,,并能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利用put on, tak
期刊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为了有效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幼儿园开设了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然而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幼兒园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做到与生活相关联,充分利用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提高教育的质量。本文将从幼儿园美术教育出发,探讨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经验、见识与思维都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