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的策略探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为了有效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幼儿园开设了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然而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幼兒园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做到与生活相关联,充分利用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提高教育的质量。本文将从幼儿园美术教育出发,探讨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经验、见识与思维都还不足以支撑他们绘画出脱离实际的作品,因此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时候会强调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幼儿能够感知到与自身经验相关的元素,从而提高对美术的兴趣,这就是幼儿美术生活化。
  一、立足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促进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
  若在幼儿阶段,教师只是让孩子照着图片描线、临摹一些简笔画,或者单纯让他们进行涂色,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且选择的图案脱离生活实际,幼儿也会觉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也会对美术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选择美术教育内容的时候,应当尽可能选择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由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再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将自身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他们的表达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画出心中爸爸的形象。在小朋友心中,父亲扮演的角色各有特色,内心的画像也各不相同。在教师的指引下每个孩子就会在脑海中回想父亲的形象,然后用他们稚嫩的双手画出心中的父亲,每个小朋友画出的作品都各有特点。当教师让他们尝试用语言阐述作品的想法时就会发现,原来在孩子心目中每个爸爸都有着特定的想象,很多孩子的作品和想法都让人忍俊不禁。
  二、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教师要将学习的内容具像化,用幼儿可以理解的方法,激发他们的艺术天分,培养他们的审美力和创造力。首先,需要创设生活化的环境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幼儿主要是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干扰分散注意力,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特性,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场景,把学生带入到生活情景中,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创设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趣的视频、图片和音频,丰富幼儿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再根据主题布置教学氛围,利用实物教具丰富课堂形式,创设热闹有趣的气氛,让幼儿身处其中,不自觉被环境所影响,提高参与的兴趣,引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例如,教师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美术教学的活动,像是中秋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有着特定的习俗和元素,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先利用简单的教具布置教室的环境,再通过视频让幼儿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为他们展示中秋的特定元素:月饼、兔子等,给幼儿可以开展联想的素材,让他们体会节日的气氛,再进行美术创作时孩子会更有想法。
  三、从生活中寻找美术素材
  从生活中取得的材料具有直观、具象、熟悉和丰富的特性,能够轻松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增强上课的兴趣。首先,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术教育材料。大自然中的一花一树、一草一石都是可以利用的材料,自然的美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增强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师针对大班的孩子可以组织室外写生活动,让孩子近距离与大自然接触,将日常所见的花花草草绘制到画板上,把自身的情感体会融入到画作中。针对小班年龄较小的孩子,也不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去收集实际的材料,可以利用自然元素来展开美术教育,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木绘画”,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合成木头做成圆形画具,让他们在上面自由创作,小朋友很容易就被画具所吸引,在那上面作画也会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到生活中寻找可以作为画具的材料。美术画具不应当局限于标准的画笔、画纸,在美术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应当组织学生多多开发新的画具,激发他们探索的热情,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包装袋、快递箱、塑料瓶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常见的一次性用品,同样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手中的“废品”变成有意义的美术作品,还可以让他们意识到环保的概念,在生活中不能够浪费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从教育教学层面,加大对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力度
  幼儿园应当全面宣导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幼儿教师深刻意识到美术教育生活化对于幼儿美术学习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此教学方法,并创新美术教育和生活结合的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明白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将自身美术作品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当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当下的教学方法相匹配,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实践中,需要用定量的标准帮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否则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将美术与生活结合,很多教育理念也落实不到教学上,影响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发展。幼儿园先对教师进行综合培训,让他们深入了解生活化的概念,并让教师学习可行性的生活化教学措施,在教师实践中可以直接应用,当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学习的内容,表示能够达到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标准。再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们在实践中创新教法,深入探索更多美术生活化的方式方法,促进幼儿各项思维能力、思想品德、艺术潜能等多方面的发展。通过激励机制,也能够持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将美术教育生活化落实到实处。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且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能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和素材,建立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成玲. 让幼儿美术教育接地气[J]. 家长,2020,(21):144+146.
  [2]高楚菲. 在生活中发掘美术教育的契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61.
  [3]杨蓓. 谈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意义与策略[J]. 求知导刊,2020,(26):84-85.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和教学单位应当积极响应教育部对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探究科学合理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现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逐渐加大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视,并且在教学中采用了众多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许多教师与学生认为,学好数学的体现就是会做题,实际上这并不正确,数学学科有很强的逻辑性与实用性,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小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在学生受教育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多个学科的教学相关联,是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语文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较强的语文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高中语文作为与当下现实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科目,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上,教师都需要捕捉新高考的动向,并不断针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期刊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落实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传授一些信息技术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具重要的学科之一,学生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可强化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使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的素质涵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因此,在各地小学校园中,学校和教师应开展一系列的语文阅读活动,进而可建构新时代的书香校园,促使校园文化更具浓郁性。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教育视角下构建书香校园的重要意义加以阐述,进而对小学语文教育视角下构建书香校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
期刊
摘要:小学作为启蒙教育,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思想政治学科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直接影响,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和生活的紧密结合,是我们尊重学科特征的表现。通过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课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塑造小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本文就针对在小学思想政治课上融入生活化的事例的意义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政课、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期刊
摘要:在深入改革大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加强对于现代化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的运用。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若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重重阻碍,不利于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本文旨在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试图为高中物理教学的进一步 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处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能提升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质量水平,教师自身要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创新教学理念,将互动模式和英语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将英语课堂活跃起来,这样才能为学生高效学习英语知识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初中英语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要求加以阐述,然后就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以及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活动良
期刊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落实极为重要,该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将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初中语文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围绕四种天气情况,利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進行有效的交际,,并能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利用put on, ta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