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天津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荨麻疹(CU)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疾病。目前,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治疗药物。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第二代抗组胺药及其活性代谢产物。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极少通过血脑屏障,相对无镇静作用,对认知和精神运动功能无损害,与H1受体的亲和力更高,且有半衰期长和疗效较长的特点,可以通过肝脏代谢产生具有很强活性的物质。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的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比拉斯汀、卢帕他定等。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采用联合用药,如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联合H2受体拮抗剂或与其他药物一起联合应用。多数研究显示,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比单一用药疗效高。既往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免疫功能存在异常,与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
其他文献
将苏东坡效应、增减效应、登门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和超限效应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本文通过构建我国高校融资办学现金流缺口模型,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融资办学现金流的缺口以及估计现金流缺疆大小,从而提出了我国高校融资办学现金流缺口的弥补方式。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试验组则在常规整体护理基础上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表明,车辆碰撞事故占道路交通事故总量的一半以上,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二维
<正>奥斯卡的三项大奖为2005年末上映之后横扫各大电影节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与最佳影片的失之交臂虽然让人们多少有些遗憾,但是由《卧虎
当代中国艺术的传统与现代"先锋艺术"的冲突愈发明显,随着时代不断变迁,社会的不断演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仰不再唯一,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转
<正>彦涵(1916~2011):江苏省连云港人。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1938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任鲁艺美术系、华北大学美术科教员。解放后曾在中央美术
本文介绍以三氧化二铬作物质指标,测定鳗鱼饲料中植物性原料不同含量对消化吸收的影响;同一配方原料细度不同对消化吸收的影响;试验饲料与上海“丰”牌成鳗饲料消化吸收对照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各地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针对项目或决策的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等内容实施评估。这种做法没有严格
元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第一个以少数民族贵族为统治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也是一个民族压迫和文化融和的时代。在绘画领域,出现了一批运用汉族绘画形式进行创作的少数民族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