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口语交际于潜移默化之中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l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年级阶段的口语交际在于引发孩子们的“言欲”,本文围绕创设情境、编创故事展开口语交际,并将口语交际贯穿与课堂教学之中。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应对、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学会表达,乐于表达。
  关键词: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编创故事 交际 想象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02-01
  
  口语交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重在引发其强烈的“言欲”。一、二年级学段目标中也有这样的说明:“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而且一、二年级正处于儿童言语发生的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在这个点上,须有适合儿童言语生根发展的温润土壤,须有适合儿童言语表达的动感场域。所以,创设情境、编创故事便是为孩子们搭建这样一个想象的空间,并让他们学会表达,乐于表达。
  今年的春天似乎来的特别晚,已是阳春二月,却不见花红柳绿,春色满园。天气似乎在和我们开玩笑,非但没有让我们迎来暖阳,却迎来了一场春雪。打开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语文书,开篇而来的却是春的气息。看着那一个个富有生机的词语,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插图,再望望窗外那还覆盖着冰雪的柳树,不禁让我犯了难:该如何引导学生说春天呢?
  一、把“春天”请到我们身边来。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即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再精彩如果不能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就不会产生共鸣,也自然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学生的兴趣。我想对于春的记忆,学生应该是有的,所以在教授《识字一》这由八个四字词语写成的春景图时,我采用让学生边听老师朗读,边闭眼回忆和想象春天的景象这一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到春天的美好情境中去感受春天。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一经打开便频频举手,告诉我:“春天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春天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睡醒了。”“春天,小草发芽了,好多花都开了。”“春天,小河里的水融化了,小鱼都出来吐泡泡了!”……多么富有童趣的语言!在他们自己的表述下,这八个词语的意思也迎刃而解了。随后在学习《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中,学生对于春天的事物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是什么呢?直到我教授完《村居》,才从那一张张怅然若失的小脸上明白过来:“我们的春天什么时候来呀?”“我也想去放风筝!”是呀,在这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春天,回归自然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可是我们却不能够。没关系,既然还放不了风筝,那我们就来画放风筝。当我把《画春天》、画《找春天》的任务布置给学生时,他们一脸欣喜,似乎都想告诉我他画的春天最美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要巧妙的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为学生搭设想象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表达所思所想。
  二、把口语交际藏在“故事”里。
  为了弥补学生的“损失”,我在教授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时,提前准备了课件。我搜集了春景图、儿童画《美丽的春天》和音乐《找春天》,并告诉学生要将自己画的《找春天》、和《画春天》图带来。在歌曲《找春天》的引领下,学生随着熟悉的音乐自由跟唱,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口语交际。接着我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的词语,并试着用“春天来了, ……”来说一句完整的话。而后在黑板上出示描写春天的好词,让学生读一读并挑选几个记下来。紧接着出示春景图,欣赏盛开的桃花、杏花,火红的杜鹃花,正在发芽的小草……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力图把学生带入到“春”的世界里。而后选取班里画的最漂亮的一幅图,指导学生观图,说出图上画了什么。
  随后我则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将《美丽的春天》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分层次的讲述出来。如:①春天来了,我和哥哥一起去放风筝。引导学生观图,说清楚春天来了谁在做什么?②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也从泥土里探出了头,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和哥哥一起去放风筝。听完后,让学生说说,春天来了还有谁也来了?大自然中的事物有什么变化?③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春姑娘也迈着轻盈的舞步赶来了。她走到哪,哪就变绿了。她用嘴一吹,柳枝变软了。她用手一挥,小花就开了,五颜六色的真好看。我和哥哥看到了,也赶紧走出家门去放风筝。引导学生发现老师用上了哪些词来描写春天?除了春姑娘为我们带来了春天,还有谁也能为我们带来春天?学生在学习了《柳树醒了》之后很容易就可以说出还有春雷、春雨、春风等等,在这里注意引导学生试着用上学过的好词。
  在听完第三层故事之后,我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图画也给同位的同学讲一讲你画的春天的故事。一个学生这样说道:“春天来了,小花小草都发芽了,大雁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太阳公公把大地照的暖洋洋的,小朋友们都出来做游戏了。”一个学生还说:“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冬眠的小动物们也被春姑娘叫醒了,还有许多的小鸟都出来了,叽叽喳喳的叫着多好听啊!”我播撒的是故事,收获的却不只是故事,还有学生闪光的心灵,当然最重要的是也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徜徉在与同学们交流故事的情境中,也让想象插上翅膀在教室中飞翔。
  我们知道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而试着把口语交际的内容融合在生动的故事中讲给学生听,是易于学生接受也乐于接受的,当然这样还可以转化教学中的难点。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一则美丽的故事,让学生在洗耳恭听中激起表达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放飞了学生的想象,为他们的表达埋下一个个伏笔。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实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口语交际课程资源。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充当一个挖掘者、开采者,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应对、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其他文献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ABC)广泛分布于从细菌到人类等各种生物体中,是最大的膜蛋白家族之一,它主要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实现多种底物的跨膜转运。
目的:本论文研究了微生物固态发酵不同处理的棉籽饼及其混合底物发酵,通过测定发酵产物中总棉酚(Tocal Gossypol,TG).游离棉酚(Free Gossypol,FG).结合棉酚(Bound Gossypol,BG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民生新闻的崛起提供了政治文化背景。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将目光投向了“人”本身,关心人、表现人,新闻报道传统的思维模式渐渐被打破。这既是新闻理念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致力于寻求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倡导探究性学习。本文对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层次教学法设想,基础,实施程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 探究 层次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92-02    基础教育中数学新课程的目标把“使学生具
湖羊是我国特有的多胎高产绵羊品种,具有性成熟早、产羔多、繁殖力高、四季发情的高繁殖性能.深入开展我国湖羊多胎分子机理的研究,以开发利用湖羊的多胎资源,这对于培育高产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要求,系统科学地搜集处理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文本材料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这种变化必然会导致内涵的变化,内涵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解答的多元化;再者,解读文本的主体情况也不一致,对相同或不同事物的反映也
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的策略,通过分析绒毛形成的生理机制,选择与绒毛性状密切关联的角蛋白关联蛋白KAP8.1、KAP8.2、KAP6.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基因,采用PCR-SSCP和PCR-R
过氧化氢酶体激活增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研究表明PPARs分为三种亚型,即PPARα、β、γ。PPARγ在动物脂肪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探讨适合物质结构理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对物质结构理论探究的范围、方式方法给以论证。  关键词:物质结构 探究 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99-01    探究理论认为,那些过难或过于简单的问题是不适合探究的,也就是说,探究的内容要与探究者的知识背景和探究能力相适应
一、几个亮点1课本编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本册课本编写通俗、简单、清晰,易于学生阅读、自学。每节课文的编写的切入点都是学生熟悉的知识或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对于一般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