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与《发展汉语》中共有离合词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通过数据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成功之路》初级篇和《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以下简称《成功之路》和《发展汉语》)中共有的十个离合词的重现情况和标注情况进行研究,包括重现次数、重现形式、词性标注和词义注释。笔者发现两套教材对于离合词在教材中的重现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安排,对于离合词的标注情况没有统一的标准。为此,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材在处理离合词之前应首先确定好离合词的性质,编排时重视离合词的重现情况以及标注情况,以助于汉语为二语的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离合词的用法。
  关键词:离合词;生词重现;词汇标注
  1 绪论
  外汉语教材中对于离合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词性、构词方式和释义等方面。关于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性和构词方式,高书贵(1993)和吕文华(1998)都注意到了同一个问题,即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并不像其他词一样有明确标出词性。可见,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笔者以《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为依据,对《成功之路》和《发展汉语》  中的离合词进行统计,并归纳出两套教材中共有的离合词。通过计算两套教材中共有的离合词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所出现的错误词条的数量,挑选出错误词条最多的前十个离合词,分别是:见面、说话、离开、帮忙、遇到、放假、结婚、担心、起床、毕业。
  2 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重现情况研究
  词汇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重现情况对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汉语而言十分重要。邓恩明(1998)指出: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率远低于第一语言习得的成功率,其原因之一在于“接触语料的多寡以及材料在学习中再现的频度,要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除了要有足够的学习材料,还必须保证一定的重现率。”。若要学习者掌握好离合词,对于离合词在教材中的重现情况就不容忽视。
  2.1 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重现次数
  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重现次数如下图:
  由图1可知,十个离合词在《成功之路》中重现次数由多到少为:见面、毕业、结婚、说话、遇到、起床、离开、放假、担心、帮忙。笔者发现,《成功之路》中不同离合词重现的次数相差较多,如“见面”一词的出现频率远远大于“帮忙”。这一现象在《发展汉语》也存在,如“担心”和“帮忙”,两者间频率相差29次。根据《新 HSK 大纲》中分布的离合词的等级情况,“见面”、“帮忙”、“担心”都属于HSK三级,而在这两套教材中的重现次数却相差如此之多。因此,在离合词的重现次数方面,两套教材都安排得不合理。
  此外,同一个离合词的两套教材中的重现次数也有较大的区别,例如“担心”。在《成功之路》中,“担心”只重现了4次,占十个离合词总重现次数的2.3%;而在《发展汉语》中,“担心”出现了35次,占十个离合词总重现次数的20%。由于对离合词重现次数的安排,对外汉语教材的编者们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导致了这种问题的出现。
  2.2 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重现形式
  若要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好“离合词”的具体用法,那么在教材中重现离合词的时候,既要注意到“离合词”中“合”的形式,也要重视“离”的形式。但从十个离合词在《成功之路》中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重现的都是“合”的情况,即大部分都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离”“合”两种呈现形式的数量相差太多,部分词只出现“合”,而未出现过“离”的形式,例如“离开”、“遇到”和“担心”等词。这类问题不仅出现在《成功之路》中,在《发展汉语》同样存在。
  从上图的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这十个离合词以“离”的形式重现的情况屈指可数。仅有“见面”一词,以“离”的形式出现最多次,如“见过面”“见个面”共出现了5次,约占总重现次数的19.2%。如此“离”“合”重现相差如此之大的编排不利于学习者掌握好离合词的“离”的具体用法。
  3 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主要标注的相关研究
  3.1 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词性标注情况
  即使曾有人提到过离合词在教材中的标注问题,仍存在一定的争议。通过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性质标注统计发现,对于离合词的词性标注无非是两种情况:标注为V.(动词)或者直接不标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十个离合词中 “见面”、“说话”、“帮忙”、“遇到”、“放假”、“结婚”、“担心”、“毕业”这八个离合词在《成功之路》和《发展汉语》中的标注都不同。《成功之路》中将“遇到”标注为“V.”,“见面”、“说话”、“帮忙”、“放假”、“结婚”、“担心”和“毕业”这七个离合词都没有词性标注。《发展汉语》的处理情况跟《成功之路》完全相反,除了“遇到”一词没有标注为“V.”之外,其余剩下的七个离合词都被标注为“V.”。
  离合词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词,《发展汉语》大部分将其等同于一般性的动词而直接将其词性标注为“V.”,这样处理不利于学习者掌握离合词。如果把离合词纯粹当成动词处理的话,学习者就容易出现类似于“我要结婚你”这一类的偏误。
  3.2 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词义注释情况
  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正确注释对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生词有极大的帮助,不合适的注释可能影响学习者对生词用法的真正掌握,进而导致学习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偏误。笔者对十个离合词在《成功之路》和《发展汉语》中的词义注释进行对比分析。
  从表7中可以看到,十个离合词在两套教材中的词义注释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这十个离合词的大多数都是用简单的英语动词来对应释义,如“见面”就直接释义为“meet”。如此简单的中英对应极容易使学习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偏误。英语中可以说“meet somebody”,但是在汉语中“见面某人”却是错误的表达。两套教材处理得比较好的有“帮忙”和“放假”。 “帮忙”释义为“do somebody a favor”,“放假”释义为“have a holiday”,这样的释义至少让学习者对于“帮一个忙”和“放了个假”这种类似的表达不会有太大的疑惑。在这十个离合词的词义注释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起床”在两套教材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别。“起床”都被释义为“get up”。除了给“起床”一词释义之外,《成功之路》 还额外给“床”进行解释,而《发展汉语》 则既解释了“起”,还解释了“床”。额外将离合词拆开来分别进行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者掌握离合词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是所有的离合词都可以拆开注释,例如这十个离合词中的“离开”等。
  4 结语及建议
  通过对十个离合词在《成功之路》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中的重现情况和标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这两套教材对于离合词的性质并没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而且没有足够重视离合词在教材中的安排。两套教材对于十个离合词的重现没有很好的把握,不同离合词在教材中重现的次数相差较多,且大都是以离合詞“合”的形式呈现,这样不利于学习者对离合词的“离”的用法的掌握。从十个离合词的标注情况来看,不管是离合词的词性标注还是词义的注释,两套教材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针对笔者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材应统一标准确定离合词的性质,例如以《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为参考确定离合词。此外,对于同一级别的离合词在教材中的重现次数不能差距过大,除了以“合”的形式重现离合词之外,也要尽量地以“离”的形式重现离合词。关于离合词标注的问题,笔者认为离合词在教材中应该采取“先整体标注后分开标注”的方式。可能有些教材由于本身的局限性,不能采用这样的标注方式,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在板书上有意识地呈现离合词“离”的形式,采取“先整体标注后分开标注”的方式,并重视其重现率,让学生充分接触进而较好地掌握离合词“离”的用法。虽然某些教材在离合词标注上已经有意识地“先整体后分开标注”,例如《发展汉语》,但以这样的标注方式的离合词相对较少。当然,也有一些离合词是没办法采用这种方式的,对于无法分开标注的离合词,不管是对外汉语教材,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应该尽量多地以其“离”的形式呈现,让学习者充分掌握离合词的各种形式和用法。
  参考文献:
  [1] 邓恩明.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心理学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8(02).
  [2] 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语文出版社,1994.
  [3] 刘春梅.通过教材编写改善对外汉语的离合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6).
  [4] 高书贵.有关对外汉语教材如何处理离合词的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3(02).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根本的自信,是文化主体应持有的理性态度。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充分理解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来源,对建设党的伟大工程、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科学理论;时代价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是更基础、更深沉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
期刊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国际地位与主要遗产。苏联的外交史画上了并不圆满的休止符。但这也是俄国外交关系史全新一页的开端。需要注意的是,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并非从零开始,俄罗斯从苏联继承的不仅仅是其各方面的遗产,还有已经日趋激化的内外矛盾和某些政策。从苏联解体后的衰退期到现在的复苏期,俄罗斯的外交策略经历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本文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并试图借此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俄罗斯
期刊
从正式成为一名小学心理老师到现在,其实才过了整整一个学期。有幸的是能成为一年级二班的副班主任,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能够时刻参与到班级的工作当中。有人说,孩子就像是一本书,需要你一遍又一遍地细细的品读和欣赏,才能够领悟到“书”中的内涵。  作为刚步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来说,周围环境的转变对于他们来说要去适应与融入实属不易。在学期伊始时,班级里很多孩子都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家长也找到我寻求帮助。在与家长的沟通后
期刊
摘要:语言艺术是一个大学问。适当地应用些语言艺术在物理课堂上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1)可以活跃课堂气氛。(2)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规律。  相声节目,相信很多人都欣赏过。相声演员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极富表现力的肢体语言,逗得观众捧腹大笑。语言艺术的魅力可见一斑。  物理课也与相声有关?有。假如我们在上课时也不时来句幽默、风趣的语言或做个极富表现力的肢
期刊
摘要:民间故事的生长方式总是依赖于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的不同语境。语境的变化造就了故事不同的发展形态,形成了不同的故事文本类型,即各种“异文”的形成。文章以“秃尾巴老李故事”为例,试图从故事自身所处的语境以及故事在无序生长中采取的最优策略两个方面对民间故事各种不同母体和情节单元的形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秃尾巴老李故事;语境;情节和母体  1 故事的基本母体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流传广泛,在山东、河南、
期刊
摘要: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现代汉语语言结构复杂,理论性强,同时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突出。这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动调整学习策略尤为关键。现代汉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现代汉语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分析与研究等思维能力及文笔等写作能力,使其在
期刊
摘要:IC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然而在思辨力培养上当前还存在明显的问题。该项目的研究对象为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学生,对控制班实施常规的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实施IC理念教学,研究者在实验班引入IC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力,通过观察两个课堂,撰写教学日志探索基于IC理念的能有效培养学生思辨技能和倾向的读写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定量及定性研究手段,明确了思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这部分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因为教师在教学的技巧和对教材的设计安排上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合唱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无法真正发挥出合唱教学的价值,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没有得到真实的提升。本文我们将从合唱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出具体的通过合唱教学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 
期刊
游历四方,寻寻觅觅,彷徨半生之后,我又找回了真实的自我。自己的心会与大自然山河幻化一体,妙悟自然,即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悟出大自然的真意,做到“境与性会”,“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才是“画之道”也。通过对人生与艺术的领悟,精神上腾踔万象,澄彻表里,涤荡了艺术的妄念,亦即抛弃了功利这一创作动力,进入以虚空心作画,这是将创作者的灵魂与一切自然物的精魂联系在一起,从而挖掘到生化天机最自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又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但是想要研究好,新的思想,我们也必须正本清源,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再思考,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社会观,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将人类社会的本质看作是实践的,将社会看作是活的有机体,并且把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作为自身的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