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模式的大学英语听力和口语课程正逐步演变成一门新的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本文以《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结合我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高校英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视听说能力。
[关键词]视听说教学 教学设计 视听说能力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把传统的单一的独立的视频课、听力课及口语教学改革成为视听说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英语教学。该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全方位立体化界面,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实现了师生互动,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
本文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Thomson Learning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英语视听说教材《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设计教学内容,探讨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视听说能力。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色:视听材料全部采用原版素材,语言原汁原味,题材真实风趣,录像以情景剧形式展现,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话题、情景设计,辅以全球多元文化背景,置英语学习于世界文化环境之中,既注重培养学习者听的领会能力,更注重发展他们说的能力。
一、视听说课程的理论基础——英语教学交际论
英语教学交际论认为,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是一个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进行的,离开语言环境,语言就会失去其交际的功能。学习者只有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学活用。学习外语,只学外语表达式,忽视语境的作用,外语句型即使练得滚瓜烂熟,也未必能在交际场合正确、流利地运用。
二、视听说课程的特征
1.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在视听说教学模式下,我们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监督者。教师的角色,在很多时候被淡化为主持人和听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个人陈述和角色表演等,都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展示,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视听说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相互协作的能力的过程。就视、听、说三个方面而言,视听过程多体现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观看视频及影片,或到图书馆或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好与坏,都体现在“说”这一环节中。因为口语活动环节多半是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的,这要求学生相互之间要有一个默契的合作,这对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十分有益。
3.语言环境的真实性
视听说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英语环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真实性。传统的听说课,主要以听录音和回答问题为主,内容单一。在操练的过程中,多数是教师提问,学生来回答,师生都很容易疲劳。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受控的地位,而不是双向交流,这与现实中的交际活动大不一样。在视听说课程环境下,学生听到、看到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材料,吸收效率高,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触发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三、《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课堂活动安排
下面,以《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第六单元视频课程City Living:welcome to New York为例,具体展示教学过程的环节及其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听懂,看懂。本部分分为三节:
1.课前预习(Preview)
这部分先以若干幅图片介绍视频短片的故事梗概,并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学生做适当的语言准备。
教师指导与任务布置: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些有关他们住处的问题:你们是住在公寓还是宿舍里?还有其他室友么?有多少室友?并给学生解rent的意思。接着,给学生介绍本段视频当中出现角色的个人信息及人物关系。然后,示意学生查看书上的五张图片,并大声读出一旁标出的人物台词及文字描述。通过图片,学生可以获知以下内容:Mike初到纽约,没有安身之所,他的老友Tara热情会见了他。恰好,Tara的朋友Takeshi在寻找合租人。于是,Tara和Mike一起来到Takeshi的住处看房子。最后,示意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完成教材中的选择题部分并核对答案。本阶段为信息获取阶段,采用任务教学法。课前预习环节也可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方式来完成。
2.视频观看(While You Watch)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听懂、看懂,这部分提供了50%左右的录音文字脚本,但需要填空。
填空部分分为三类词语,一类是Everyday English,放在绿色栏中,这些都是英语口语中最常见的预构成语块,也是表达会话策略的重要语言手段,必须充分熟练掌握;一类是表达交际功能的语言手段,放在红色栏中;还有一类是谈论某个题材所需要的词语,放在黄色栏中。
本教材这样归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手段。但是,不鼓励学生看着文字脚本听录音,而是要指导学生把这部分当成听写填空(dictation)来做。
教师指导与任务布置:播放视频三到四遍,让学生完成听写填空。学生普遍觉得City Living部分比Global View-points部分更容易懂,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前者是生活情景剧,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生动、有趣,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部分句子的意思。比如:“Cot it?”是问人家是否明白;“Sounds terrific!”表示人家的建议太棒了;“Somebody is in town.”表示某人来到了镇上,或来到城里。
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要有方法。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都成为自觉有效的学习者,这需要教师注意调动不同程度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人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给英语程度不同的两个班级授课时可以要求英语水平较低的班侧重于理解教材中的视听内容,辅之以较低强度的输出练习;而对于水平较高的班则可以在仿说练习上提高质和量方面的要求。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对于前者,可以重复播放视听材料,完成信息转移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简单仿说。对于后者,可以在播放录像后重放,但将声音部分或全部隐去,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视频中人物的独自或对话(配音),也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表演看过的视频短片,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听说训练。学生可两人一组,进行编对话或角色表演,或者让学生看影片字幕来进行配音。也可组织4~5人的小组讨论。
3.课后活动(After you watch)
课外作业:为了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视频中用到的一些有用的句子和短语,让学生们使用这些句子和短语自己编写一个对话或小短片,并上交。同时,熟读一些重点例句,精彩对白。(可通过小测验来进行督促检查)
四、结语
现代化的视听说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在真实具体语言环境中,通过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步训练,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视听说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校层次,学生来源以及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差异性,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搞好课后分析。通过不断的探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
[关键词]视听说教学 教学设计 视听说能力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把传统的单一的独立的视频课、听力课及口语教学改革成为视听说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英语教学。该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全方位立体化界面,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实现了师生互动,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
本文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Thomson Learning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英语视听说教材《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设计教学内容,探讨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视听说能力。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色:视听材料全部采用原版素材,语言原汁原味,题材真实风趣,录像以情景剧形式展现,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话题、情景设计,辅以全球多元文化背景,置英语学习于世界文化环境之中,既注重培养学习者听的领会能力,更注重发展他们说的能力。
一、视听说课程的理论基础——英语教学交际论
英语教学交际论认为,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是一个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进行的,离开语言环境,语言就会失去其交际的功能。学习者只有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学活用。学习外语,只学外语表达式,忽视语境的作用,外语句型即使练得滚瓜烂熟,也未必能在交际场合正确、流利地运用。
二、视听说课程的特征
1.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在视听说教学模式下,我们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监督者。教师的角色,在很多时候被淡化为主持人和听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个人陈述和角色表演等,都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展示,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视听说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相互协作的能力的过程。就视、听、说三个方面而言,视听过程多体现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观看视频及影片,或到图书馆或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好与坏,都体现在“说”这一环节中。因为口语活动环节多半是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的,这要求学生相互之间要有一个默契的合作,这对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十分有益。
3.语言环境的真实性
视听说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英语环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真实性。传统的听说课,主要以听录音和回答问题为主,内容单一。在操练的过程中,多数是教师提问,学生来回答,师生都很容易疲劳。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受控的地位,而不是双向交流,这与现实中的交际活动大不一样。在视听说课程环境下,学生听到、看到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材料,吸收效率高,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触发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三、《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课堂活动安排
下面,以《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第六单元视频课程City Living:welcome to New York为例,具体展示教学过程的环节及其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听懂,看懂。本部分分为三节:
1.课前预习(Preview)
这部分先以若干幅图片介绍视频短片的故事梗概,并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学生做适当的语言准备。
教师指导与任务布置: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些有关他们住处的问题:你们是住在公寓还是宿舍里?还有其他室友么?有多少室友?并给学生解rent的意思。接着,给学生介绍本段视频当中出现角色的个人信息及人物关系。然后,示意学生查看书上的五张图片,并大声读出一旁标出的人物台词及文字描述。通过图片,学生可以获知以下内容:Mike初到纽约,没有安身之所,他的老友Tara热情会见了他。恰好,Tara的朋友Takeshi在寻找合租人。于是,Tara和Mike一起来到Takeshi的住处看房子。最后,示意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完成教材中的选择题部分并核对答案。本阶段为信息获取阶段,采用任务教学法。课前预习环节也可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方式来完成。
2.视频观看(While You Watch)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听懂、看懂,这部分提供了50%左右的录音文字脚本,但需要填空。
填空部分分为三类词语,一类是Everyday English,放在绿色栏中,这些都是英语口语中最常见的预构成语块,也是表达会话策略的重要语言手段,必须充分熟练掌握;一类是表达交际功能的语言手段,放在红色栏中;还有一类是谈论某个题材所需要的词语,放在黄色栏中。
本教材这样归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手段。但是,不鼓励学生看着文字脚本听录音,而是要指导学生把这部分当成听写填空(dictation)来做。
教师指导与任务布置:播放视频三到四遍,让学生完成听写填空。学生普遍觉得City Living部分比Global View-points部分更容易懂,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前者是生活情景剧,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生动、有趣,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部分句子的意思。比如:“Cot it?”是问人家是否明白;“Sounds terrific!”表示人家的建议太棒了;“Somebody is in town.”表示某人来到了镇上,或来到城里。
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要有方法。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都成为自觉有效的学习者,这需要教师注意调动不同程度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人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给英语程度不同的两个班级授课时可以要求英语水平较低的班侧重于理解教材中的视听内容,辅之以较低强度的输出练习;而对于水平较高的班则可以在仿说练习上提高质和量方面的要求。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对于前者,可以重复播放视听材料,完成信息转移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简单仿说。对于后者,可以在播放录像后重放,但将声音部分或全部隐去,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视频中人物的独自或对话(配音),也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表演看过的视频短片,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听说训练。学生可两人一组,进行编对话或角色表演,或者让学生看影片字幕来进行配音。也可组织4~5人的小组讨论。
3.课后活动(After you watch)
课外作业:为了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视频中用到的一些有用的句子和短语,让学生们使用这些句子和短语自己编写一个对话或小短片,并上交。同时,熟读一些重点例句,精彩对白。(可通过小测验来进行督促检查)
四、结语
现代化的视听说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在真实具体语言环境中,通过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步训练,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视听说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校层次,学生来源以及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差异性,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搞好课后分析。通过不断的探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