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到“史论”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
  齐峰、李雪枫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一
  我国出版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今天我们研究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史,可以继承历史上的宝贵遗产,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学提供丰富的养料。写得好的出版史研究著作,可以“总结过去,指导当前,教育后人”,是有重要意义的。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后,图书馆界和印刷界都已有专家、学者著有多部《中国书名》、《中国印刷史》出版,而明确以《中国出版史》为书名的专著却一部也没有。从80年代起,出版界才开始有热心者进行一些开拓性的努力。在地方出版部门中,山西省出版局就是最早进行出版史志编写的先行者。在该局党委的领导下,从1980年就开始成立编志办公室,组织力量着手调查研究本省历史资料,通过省内外的调查和访问,经过编辑整理,打印成征求意见稿,送给有关单位和老同志征求修改意见,至1983年9月付印成《山西版志》。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版史研究工作出现过一个高潮。国家出版局根据中共中央1985年批准下达的中央办公厅40号文件精神,于1986年3月成立了国家出版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党的出版史料征集、整理、编纂、研究工作,由王益同志担任组长。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之后,易名为新闻出版署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直接领导,全国出版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党的出版史料的征集、编纂、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国先后有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新闻出版局都建立起党的出版史研究机构。
  从80年代末开始,全国出版史料的工作重点,已由征集、整理逐步转向编纂、研究、出版的新阶段。1992年2月29日,新闻出版署决定,将出版史料的研究工作,转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作为该所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撤销新闻出版署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前几年全国制订的38项出版史料规划中的大部分在这时都陆续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年底,全国出版的出版史、图书史、新闻报刊史和印刷史的图书就有近200种之多。
  
  二
  我国的出版史研究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情况逐渐有了变化。许多地方编纂出版史的任务完成后,由于机构随之撤销、人员调离、经费困难等原因,出版史研究工作的热潮才逐渐冷落下来。虽然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今后也不大可能再会出现过去那样的繁荣局面。但是,重视出版史的研究这件事并不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出版界还是有一些有识之士仍会重视这项工作,继续做出不懈努力,出现新的成果。最近齐峰、李雪峰同志的新著《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的出版,就是一项可喜的收获。
  2005年,由齐峰同志主持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山西出版史”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批准,该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古代山西出版史研究、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研究、山西国统区出版史研究。其中第二项《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已由山西出版集团下的山西教育出版社于今年4月出版。
  我通读了《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的内容之后,感到它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一、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工作的全貌。全书以“绪论”开头,以“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大事记”结尾,中间共分七章、三十六节。其中一至四章分别叙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及太岳这四个革命根据地的出版事业,第五、六两章分别叙述山西革命根据地的印刷业和发行事业的情况,第七章题为“烽火铸就出版魂——奋战在山西革命根据地的出版战士”。这样从事到人,结构紧凑,眉目清晰,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事业的全貌。
  二、编辑工作有明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书在开始编著之前,首先对已出版的有关山西的出版史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既看到各书的优点所在,也认清了其中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在充分借鉴以往著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整合以山西为中心的四大革命根据地的出版工作,将四地的出版事业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发展历史进行统一研究,力求体现出原创性。在实体的研究中,尽量按照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时间为经,以地域跨度为纬的研究思路,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客观梳理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总体情况,并揭示其特有的意义。基于以上考虑,他仍在研究与写作中坚持了以下四点:“论从史出”的研究观、大出版史的视野、创新的写作体例、为学科建设服务。不仅从研究内容上试图填补某一空白,研究方法上也一改过去出版史写作只重材料堆积之不足,而是让史料还原特定情景,进而分析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活动对当地乃至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出版史研究与写作理念。
  三、全书版面编排美观大方,正文中配发了历史图片和书、报、刊的封面缩影共240幅,并大量使用统计图表,为全书增强了资料性、可读性。其中有些珍贵的图片来之不易,不足的是图片均用淡棕色套印,由于色彩太淡,有些图片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辨别,反不如印黑色来得清晰。
  
  三
  本书从开始收集资料到编写、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历了十分艰辛的历程,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老一辈出版家王益同志1989年11月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出版史料是出版史研究的基础。没有出版史料,出版史研究就无从进行。”“史料的价值贵在真实,真实的史料才有价值,不真实的史料一钱不值。“我们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扎扎实实的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这是历史研究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品质。”他还讲道:“出版史研究首先从收集出版史料做起,然后对史料进行分类、比较、鉴别、考证。”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老出版家王仿子同志曾谈起这样一件事。他在90高龄时看到一位青年出版专家写的出版史著作中转引的一篇文章,里面说:“生活书店的职工待遇十分丰厚”,列数“提高津贴数字”,“医药津贴、生活津贴、养老金、子女教育费等”,又说:“给父母生活困难的员工加发津贴”等等。仿子同志说:“我在抗战初期参加生活书店,直到全国解放,没有看到过、听到过有这样好的待遇。我又找到1934年参加生活书店的同事,说书中列举的各种津贴,只有少数几种实行过(1932、1933年参加工作的同事没有了)。作者当然有根据的,如果生活书店成立初期有过这样的打算,在生活书店的历史上只是一瞬间的事,我建议删去这一段。”仿子同志说:“对于这件事,一般人不会关心,但在十年二十年后,今天某一出版史工作者的论断,就会成为后来研究确信的事实。这是不能不引起重视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纪念周总理的文章中说:“文化大革命”中的1972年,一个小国家的领导人来我国访问,赠送给周总理一部大型百科辞书,周总理当时回赠的只是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这个小国家名称叫什么?多数文章说是圣马力诺,有的说是摩纳哥。这个“大国家、小字典”的说法曾被广泛传播。由于有的文章的作者是辞书界的著名专家,他们说的话似乎已成为定论。
  2002年,曾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的袁亮同志在撰写《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与新闻出版》一书中的“周恩来与新闻出版”时,为了查明“大国家、小字典”传说中的小国家名字的真相,他十分认真地做了调查,首先向外交部档案馆调查,答复说:“经反复查找我馆藏有关档案,在礼品清单中未见上述礼品。”后又向陪同周总理接见圣马力诺外长、时任外交部西欧司负责人的胡叔度了解,他复信告知,不记得有此事。再查阅《周恩来年谱》、《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等书,都无此记载。至于后一个小国摩纳哥,在“文革”期间,从未派代表团来中国访问过。经过这番调查、了解,虽然所谓“大国家、小字典”的说法很形象、生动,以此“推论”“文革”时的状况也不会引起人们怀疑,但作为一部史书,由于史实不清袁亮同志决定在书中舍弃采用这一事例。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我举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撰写出版史时,在占有大量资料之后,如何辨别有些史料的准确性问题,十分重要。如果轻易采用了不准确的第二手资料,就会影响史料的真实性,产生不良效果。王仿子同志所说的“在十年二十年后,今天某一出版史工作者的论断,就会成为后来研究者确信的事实”。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再说《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的成书过程,这一选题获得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批准之后,齐峰、李雪峰同志就埋头于旧报刊中搜寻资料,深入国家图书馆、山西省档案馆等处查阅相关书籍几千册,实地考察了武乡、沁县、兴县等近十处革命老区的史志办、档案馆、图书馆、纪念馆;参观走访了太行八路军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七八处革命历史遗址,采访了相关专家、革命老同志30多人,拍摄了许多珍贵的资料照片,复制抄录相关文献近百万字,获得了许多鲜活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们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写作提纲,本着边写边讨论、边修改边补充、边补充边完善的原则,通过仔细的梳理和客观的分析,一步一步完成了从“史料”到“史识”再到“史论”的研究过程。评
其他文献
哈贝马斯试图通过追溯以往的理想时代,激活当代的公共领域,并通过对话语的规范和交往条件的限制实现政治领域的交往理性从而应对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以便为当今日渐干涸的民主精神找到活水之源。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成名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历史效果迄今仍在延续之中。当今知识界关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公共知识分子”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影响很大的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缺少从中国启蒙内在不足,审视此启蒙所以在中国现代史遭际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种历史命运的分析视角。而缺少从启蒙内部去看此启蒙现代史遭际的分析视角,我们会过快把现代中国启蒙遭际救亡压倒、吸收、转化这一历史大问题过分归为外缘影响的结果。    一    如果我们把1915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旋改名《新青年》)的出版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端的标志
期刊
莫利斯声称他不得不充当查尔斯·达尔文的后卫。他说了一堆自己所认为的常识,却挑战了人类千百年来生活于其中的文明语境和优越感觉。当人因其能思考而高于其他物种并为此激动不已在几十个世纪里连篇累牍地歌颂自己的大脑、自己思考的优越性时,莫利斯却用非常清醒的思考把人拉到了与其他动物同等的地位,这无疑令人癫狂。    裸猿三部曲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967年,莫利斯出版
期刊
梅光迪文存,梅铁山、梅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    历史的发展有着偶然和必然的双重因素,同时也显示着特定历史时期伟大人物与时代、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所谓个人的命运也与之紧密相关。  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与伟大人物有关,时代的精彩也由于伟大人物层出迭现。因此,我服膺威廉·詹姆斯在《伟大人物、伟大思想与环境》一文中所说的:  为了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需
期刊
以群众政治动员为内核的“延安道路”模式,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为根本前提,以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的一致为限制标准。    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美]马克·塞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或许我们该淡化革命时期的浪漫与激情,拂去历史的尘埃,去憧憬现代性的美好未来。但是,昨天、今天与明天,本就是一线牵的关系。托克维尔
期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确立的自由,不仅不是精神自由,而且,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自由,而是“自主活动”。□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主活动已经被明晰地表述为理想目标与现实运动的统一,而且着重点被置于“现实的运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由个性”的实现,是马克思所希冀的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是马克思的自由观,也是马克思的人类终极关怀。马克思这一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的确立
期刊
中国在梁庄,梁鸿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988年,河南一位叫周同宾的作家,为了深入农村、接近农民,开始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采访。他吃苦受累,耗力劳神,历经六载,写成《皇天后土——99个农民采访记》(1996年初版时改为《99个农民说人生》)。一时洛阳纸贵,“媒体一宣传,颇热了一阵子”(周同宾语),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987-1988年间,哈佛人类学学者阎云翔,正在不断修改
期刊
《中国在梁庄》(以下简称《梁庄》)在2010年《人民文学》首设的“非虚构类文学”专栏发表后,即被《新华文摘》、《文学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同年底出版发行的单行本获得“人民文学奖”、新浪中国2010年度好书奖等。《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光明日报》、《南方文坛》等多家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采访,并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在一本畅销书背后,作者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有着怎样的学理反思?又怎样面对学界的质疑
期刊
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在现代性进程的最近一百年间,资本全球化与都市的地域性扩张将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焦虑的努力进一步挤压到私人化的亲密关系中,这既加强了亲密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又加深了它早已陷入其中的机制化困境。因而,亲密性问题在近十几年超出了实用心理学和关系科学的范畴,随着精神分析在社会
期刊
谣言心理学,奥尔波特著,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中国少了一味药,慕容雪村著,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    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是几则谣言。  最初有人假借BBC之名,发布日本核泄漏可能到达中国的消息,消息中还详细介绍了提前防范核辐射的具体办法。随后,有人找出切尔诺贝利事件后,预防和治疗大规模核辐射对人体造成损伤的方法,其中提到了碘。再之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抢盐事件”。不到一天的时间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