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民国海派插图中的亲密性叙事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在现代性进程的最近一百年间,资本全球化与都市的地域性扩张将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焦虑的努力进一步挤压到私人化的亲密关系中,这既加强了亲密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又加深了它早已陷入其中的机制化困境。因而,亲密性问题在近十几年超出了实用心理学和关系科学的范畴,随着精神分析在社会学领域的运用而日益受到关注。安东尼·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变革》(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1992)可谓该领域最发人深省的著作之一,作为当代杰出的社会学家和现代性研究专家,吉登斯在该书中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如何由私人领域的自我认同的建构,自下而上,深刻影响到公共领域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语境。
  该书的一个基本视角是,现代社会中的自我,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反射性的规划——或多或少是同过去、现在、未来的持续质询。这是在一个丰富的反射资源中间所实施的规划,这些资源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学和图像、报刊、电影和电视节目。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亲密性不止与两性情欲本身有关,更与个体通过外向的和内向的叙事,在想象性的依存关系中获得自我认同的努力有关。在这一视角的启发下,我们有必要重新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这一现代性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起始端——的叙事图像,考察其中的亲密关系书写,不仅把它们作为两性关系的历史表征,更是把它们视作在特定时期对亲密性问题的某种想象性解决,考察在这些叙述实践中潜藏的亲密关系的建构能力和自我创造力。
  光绪壬辰(1892)二月,被后世许多学者称为中国现代小说开山之作的《海上花列传》,开始连载于韩子云自己创办的定期“绣像小说”《海上奇书》。每七日印二回,每回有海派画师吴友如的插图画两幅。在关于该书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对吴友如插图的深度分析几乎完全缺失。胡适在为1926年亚东版作序时,只提到一句“每回有两幅图,技术不很好,却也可以考见当时的服饰风尚。”这基本为后来的研究对插图略而不谈打下伏笔。一个被普遍忽视的事实是吴友如的插图与韩予云的文字之间的多重错位,其中包含着那一时期都市亲密性的深刻变革的丰富信息。
  晚清韩予云“始实写妓家,暴其奸谲”的叙事策略与晚明青楼文学浪漫主义叙事有很大反差。晚明的青楼叙事很大程度上被纳入了一套带有政治性的公共话语体系中。江南才子的冶游纵欲、恰情花柳被后世许多文人认同为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和理学自身异化的前提下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动,是浪漫主义人格和个性解放的象征。在拜金之风日盛,政治斗争不断的明末,却出现极端淡化私利的江南青楼文化的传奇式书写,这样的崇高之爱明显设想了一种自我审视和自我叙事的方式,即不断追问:我该如何来看待自己?别人怎样看待我?亲密性的表述进入了公共话语平台,一种公共的亲密性(publicintimacy)开始形成。如吉登斯所指出的,这就将叙事观念导入了个体生命,个体受所读所看的影响,开始不断将自我编织成一个通向未来的连续故事。叙事将分裂的、矛盾的、变幻的生命碎片缝合成因果连续的完整无缺的整体。吉登斯发现在西方现代社会浪漫之爱的兴趣与小说的出现大抵一致,也即是想说明:持续发展的亲密关系总是在某种叙事的反射性中建构的。
  及至晚清的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现代大都市,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变使得《海上花列传》的作者不得不摆脱明末清初倡优叙事的才子佳人情感模式,在日常生活框架里建立起普通男女性情交往的叙事模式。其“平淡近自然”的笔法得到鲁迅、胡适、张爱玲等人的盛赞。而吴友如插图与文本的错位,则暗示出此种亲密性叙事是如何难于被个体把握,进而参与自我认同的建构。
  在全书大段落第九回“沈小红拳翻张蕙贞”,千余文字详细描述了沈小红口咬指掐,哭天抢地的那种现场感。第十回说王莲生和朋友晚上去小红处看她,小红又一心要和莲生拼命,“越发蓬头垢面,如鬼怪一般”,以头撞墙寻死觅活的。平庸的混乱场面,被韩子云不加修饰地叙述出来,很被文人学者推崇,认为“这段情节的喧嚣具有狎邪小说中罕见的家庭气氛”(王德威“寓教于恶——三部晚清狎邪小说”,王德威著,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P20-44)。而插图却完全是另一番面貌,小红的着装头饰纹丝不乱,仿佛一出古典戏,场景、站位和人物姿态都被限制在高度程式化的叙事规范之中。再如,书中写身体接触最亲密也是最动情的一处是第二十回“动情魔同衾惊噩梦”,相应的插图却最无人情味;相反,插图中唯一有身体亲密接触的“翻前事抢白更多情”,在书中却仅仅是二人在外人面前的嬉笑而已。
  吴友如插图与韩子云小说二者的错位,表面上看,是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叙事图像在转译小说成熟期的巅峰作品时力有不逮,而潜在原因是对这样一个危机的应对:即当现代性与理性加剧推动媒介叙事和自我叙事将情感生活秩序化的时候,个体无序而混杂的欲望,如何借助外部的媒介叙事而建立自我认同?如果说电影在其语言发展成熟之后释放了叙事图像的最大潜能,从而证明自己可能是承担欲望叙述的最有效的媒介,那么在电影还没有诞生的19世纪末,宫廷画师出身的吴友如,虽然在新兴石印照相技术的印刷条件下对插图画法有所创新,但毕竟仍处在传统图像叙事的最大限度之内,比较无力描绘和参与建构那个私领域的新关系,相反,韩子云则以超出传统文学叙事限度的方式——即以穿插藏闪、散漫简约的方式——对现代都市中新出现的漂浮、断裂、充满偶然性的亲密关系作出了回应。
  《海上花列传》之后至民国前夕,动荡的局势使两性私生活的小说不为社会所重,直到191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问世,鸳鸯蝴蝶派小说正式登场,特别在辛亥革命之后,民众对政治问题的厌倦和对个人问题的兴趣,言情小说才重又揭开帷幕。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封面可以看到,西方写实绘画和摄影图像仍然被转化为中国传统仕女图模式,言情故事的女主角形象退回到类似明末清初倡优叙事的情境中,被理想化、审美化,参与浪漫之爱的想象性构建。而鸳鸯蝴蝶派小说极端琐碎的,如白日梦一般的私情,却无法被当时的图像转译。似乎叙事图像只是对变动中的文学叙事做着配合,并且常常慢上半拍。这种状况直到五四时期叶灵凤等人创办的颓废主义刊物,比如《幻洲》,以及刘呐鸥等人的都市新感觉派的出现才发生了改变。他们都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并且生活在一个电影正逐渐主导文化消费的时代,视觉主义毫无疑问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图像叙事正逐步获得独立的空间,并反过来刺激文学叙事的走向。吴友如在创作《海上花》插图时没能够找到的叙事策略, 在这以后被逐渐发掘出来,加以演练。比如《幻洲》自觉地摹仿比亚兹莱版画的唯美/颓废风格,与城市五光十色的景观疏离,城市只是一片沙漠,一无所有者只好筑造自己的“幻洲”,以城市异化者的目光把街道、咖啡和女人编织到他们自己的迷梦中。而刘呐鸥等新感觉派作家们更是意识到视觉影像在表达城市现代性方面的力量,他们都有以直接参与电影制作,或间接写评论的方式涉足电影的经历。我们从郭建英为刘呐鸥小说绘制的系列插图中可以看到类似分镜头剧本对电影叙事的那种引导性,小说的视觉化语言则与之呼应,不仅在展现上海景观中将画面感推到了前台,更重要的是使视觉主义成为认识这座大都市隐秘情感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类似漫画和现代戏剧舞台上的视觉书写,虽然从未有过地展示了都市现代性焦虑下的飘忽不定,多重而善变的人格心态,却——或许出于某种精英式的自恋——快速将这类人格缝合进关于两性情欲关系的想象性叙事中。于是,不论将女人想象为唯美理想的欲望客体,还是将她想象为具有控制欲和侵略性的欲望主体,其实都又回到了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模式中。《海上花列传》曾经展现的日常生活滋味和尊严仍旧是失落的,直到张爱玲的小说和费穆的电影,日常行为无足轻重的自我创造才又成为了最可宝贵的东西。
  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真实存在感,韩子云、张爱玲、费穆们全去描绘那些“不彻底的人物”,不论《海上花》中的沈小红与王莲生,《倾城之恋》中的自流苏和范柳原,《小城之春》中的玉纹与志诚,都是些不彻底的人,“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张爱玲为自己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等等画的插图,都定格于日常一瞬,自觉地与传奇式高潮保持距离。1945年初版的杂文集《流言》,还附上了她为“不彻底的普通人”绘制的大量肖像速写,这些画既区别于二三十年代新感觉派的“城市梦魇”,又区别于同时期政治色彩渐浓的风俗画插图,实践着张爱玲“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的愿望。所谓“不彻底”,即是日常生活实践对主流叙事范式的偏离,是现代社会高强度的话语控制还没能全面接管日常生活的证明。
  如果认同吉登斯的观点,即充满丰富的反射性资源(大众媒介的图像和文字)的现代社会,其基本特征就是自我、认同的公开性和身体的反射性,那么从吴友如到郭建英,从叶灵凤到张爱玲的图像叙事,呈现的就不仅仅是晚清至民国的都市亲密性在其表征上的变化,更重要的,它们呈现了在文明振荡的不同阶段,创作主体——在支配性的规训话语笼罩之下——如何通过视觉叙事的反射性建构能力参与到亲密关系和自我认同的实际建设中。
  
  (责任编辑 王倩)
其他文献
鲁迅有意把小说中的两家命名为华家和夏家,暗示他们同是汉族,于是,一个与外族斗争的烈士竟然为本族人所食。在这里,民族认同的链条断裂了。更有甚者,作者还暗示我们,告发夏瑜的人不是外族,而是本族的人。外族的压制和迫害以及种族权力的规范力量,不仅使本民族的一个成员把另一成员反抗外族压制的行为视为怪异之举,而且还让本民族的成员之间失去了维系一个民族的共通情感。    1911年11月4日,也就是武昌起义爆发
期刊
此书的精彩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一个在战略战术方面极具天赋和极其糟糕的“混合体”——希特勒这个“波士米亚下士”是如何与一群优秀的职业军人在吵吵嚷嚷中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全过程。    关于利德尔·哈特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国内研究者和军事爱好者大都已耳熟能详,他的机械化战争思想、间接战略、八项作战原则和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为代表的一系列著述已被世界公认为军事学领域的经典。  《山那边》是利德尔·哈特有关第二次
期刊
哈贝马斯试图通过追溯以往的理想时代,激活当代的公共领域,并通过对话语的规范和交往条件的限制实现政治领域的交往理性从而应对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以便为当今日渐干涸的民主精神找到活水之源。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成名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历史效果迄今仍在延续之中。当今知识界关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公共知识分子”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影响很大的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缺少从中国启蒙内在不足,审视此启蒙所以在中国现代史遭际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种历史命运的分析视角。而缺少从启蒙内部去看此启蒙现代史遭际的分析视角,我们会过快把现代中国启蒙遭际救亡压倒、吸收、转化这一历史大问题过分归为外缘影响的结果。    一    如果我们把1915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旋改名《新青年》)的出版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端的标志
期刊
莫利斯声称他不得不充当查尔斯·达尔文的后卫。他说了一堆自己所认为的常识,却挑战了人类千百年来生活于其中的文明语境和优越感觉。当人因其能思考而高于其他物种并为此激动不已在几十个世纪里连篇累牍地歌颂自己的大脑、自己思考的优越性时,莫利斯却用非常清醒的思考把人拉到了与其他动物同等的地位,这无疑令人癫狂。    裸猿三部曲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967年,莫利斯出版
期刊
梅光迪文存,梅铁山、梅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    历史的发展有着偶然和必然的双重因素,同时也显示着特定历史时期伟大人物与时代、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所谓个人的命运也与之紧密相关。  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与伟大人物有关,时代的精彩也由于伟大人物层出迭现。因此,我服膺威廉·詹姆斯在《伟大人物、伟大思想与环境》一文中所说的:  为了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需
期刊
以群众政治动员为内核的“延安道路”模式,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为根本前提,以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的一致为限制标准。    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美]马克·塞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或许我们该淡化革命时期的浪漫与激情,拂去历史的尘埃,去憧憬现代性的美好未来。但是,昨天、今天与明天,本就是一线牵的关系。托克维尔
期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确立的自由,不仅不是精神自由,而且,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自由,而是“自主活动”。□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主活动已经被明晰地表述为理想目标与现实运动的统一,而且着重点被置于“现实的运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由个性”的实现,是马克思所希冀的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是马克思的自由观,也是马克思的人类终极关怀。马克思这一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的确立
期刊
中国在梁庄,梁鸿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988年,河南一位叫周同宾的作家,为了深入农村、接近农民,开始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采访。他吃苦受累,耗力劳神,历经六载,写成《皇天后土——99个农民采访记》(1996年初版时改为《99个农民说人生》)。一时洛阳纸贵,“媒体一宣传,颇热了一阵子”(周同宾语),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987-1988年间,哈佛人类学学者阎云翔,正在不断修改
期刊
《中国在梁庄》(以下简称《梁庄》)在2010年《人民文学》首设的“非虚构类文学”专栏发表后,即被《新华文摘》、《文学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同年底出版发行的单行本获得“人民文学奖”、新浪中国2010年度好书奖等。《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光明日报》、《南方文坛》等多家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采访,并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在一本畅销书背后,作者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有着怎样的学理反思?又怎样面对学界的质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