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信其道”随感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z3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其师,信其道”,出自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戴圣编纂的中国古代也是世界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礼记·学记》。原文为:“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意思是:“这样,才能潜心于学业并亲敬师长,与学友和睦相处并深信所学圣贤之道,即使是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寥寥数语,道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表明,只有注重培养人才,才能确保后继有人。换言之,人才是关乎民族兴亡、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战略资源,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问题是,人才是有特定标准的。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既颇为形象,又发人深思。古人云:“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今人说,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歪才,有德有才是人才。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人才,不会从天而降,需要用心培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开篇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人的成才、成功,都与老师的教育、教导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讲,教师责任重大且又艰巨光荣。艰巨在于,今非昔比。改革开放打开窗子,阳光进来了,蚊子、苍蝇也会一起进来;信息时代好比拆掉了窗户,阳光更容易进来,蚊子、苍蠅来去也更自由。今天的学生,一方面,足不出户,便可耳听八方;一键上网,便能眼看世界。其眼界之开阔、思想之活跃,丝毫不亚于成年人。光荣在于,铸魂育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只有高度重视、精心引导和栽培,才能帮助他们打牢成才的思想基础,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得人才者得天下。大量历史事实表明,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与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正所谓: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年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善于识人用人。今日世界,竞争尤为激烈。各类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使中华民族人才辈出,在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理直气壮、持之以恒、卓有成效地加强教育,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培养层出不穷的、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
  民谚曰,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有句名言:“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有经典表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方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要使自己传授的道理被学生所相信、所接受,必须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受教育对象喜爱的人。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育得桃李满天下、人才竞相出。
  小黑孩/图
其他文献
“读书好”这件事,古今中外圣贤大师们都有不少神评高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西汉刘向眼里,书简直就是药,读好了是可以医疗愚昧的。在“读书好”的论丛里,把书喻作“灯、塔、路、桥、帆”的最多,大都熟知,无须赘述。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有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此话的解读是:“人类脱离了兽界以后,就开始积累智慧,文字发明后,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
期刊
写完《谁忽悠读书最功利?》一番比较,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拔了头筹。现说说谁忽悠读书最好玩?这个好玩,是内容上所言读书的快乐和语言的诙谐幽默,还是老办法,比较中鉴别。  先得说读书是件苦事,苦读嘛!大冬天的,北风呼啸,谁不知道热被窝儿舒服,可唐代颜真卿非忽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孟郊的“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也是说通宵达旦苦思冥想,自己跟自己较劲。还有早先
期刊
天色已薄暮,勇士在山峰中攀爬,一路行来,他所向披靡,只为登上顶峰。我相信,他永远也不会妥协,永远也不会说:“果然,我不行。”  这一个“果然”出口,仿佛无论多威武的勇士也泄了氣,无力再冲破牢笼,奔向光明,有的只是妥协之后的空虚无助。可英雄的世界,不需要妥协。  你或许听说过冰花男孩的故事。2018年初,一张八岁男孩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男孩头发和眉毛结成冰霜,网友称其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的
期刊
读汪金友的文章《捉拿“形式主义”》(《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汪先生提出了三个很现实的问题:谁在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藏在谁的身上?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谁在搞形式主义?不言而喻。民众如我者,有时也搞点形式主义,多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除此别无意义。某些领导干部出于某种需要,是搞形式主义的主体。典型事件如陕西秦岭北麓违建,习总书记六次批示到陕西省委,陕西省委批示到西安市委,違建整治捏了个20
期刊
《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候晓强的封面漫画《怀乡》,堪称漫画圈脑洞大开之作。这幅漫画对迎客松的今生来世,做出穿越时空地警示:黄山景区网红迎客松,被树贩子从家乡拐骗到某高楼林立的城市广场。噪声、刺眼的灯火、二氧化碳、车流尾气、雾霾、PM2.5的污染,使得其水土不服,体无完肤。苦楚、凄凉之身挂满维持生命的吊水。那个敞开心扉的个性化招姿已折。世人都懂得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何况这千年大树?病痛中的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的一篇文章《“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很可怕》,感触颇多。“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实际上是以偏概全,是用部分人的劣根性掩盖自己的怠惰,为自己不努力、不作为、不争气找借口。如果照此逻辑推演开来,自己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教师的偏心,自己家人的病没有治好是因为主治医生不敬業,自己违反了交规被查是因为交警队没有熟人……  有一年夏天,我去一省会城市出差,顺便去博物馆参观。当时
期刊
1月11日本报以《快递找错门 亲友常迷路》为题,报道了朝阳区双龙南里小区几十栋楼房,因粉刷外立面导致楼牌号被油漆涂抹,造成楼房号牌难以辨认。问题见报不久,小区居民反馈说楼房号牌开始换新了!居民杨女士说:“媒体报道之后很快就来人更换楼号牌,大约两天就全部换新,困扰我们10年的问题终于解决。”(《北京日报》2019年3月20日)  新闻报道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体现群众疾苦冷暖的晴雨表,让读者从中看
期刊
世上“一根筋”的犟种多矣,死拧死拧的。这类人欲撞南墙,十头犟牛拉不回;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会梗着脖子不忿;甚至搭上小命,依旧固执坚持。从古至今,这类种子选手数不胜数,而独占鳌头者,非尾生莫属。   尾生者,“尾生抱柱”的典主也。假“一根筋”而载入史册,并形成典故的,恐怕尾生是唯一。《庄子·盗跖》里讲了这个故事。尾生和心仪女子相约在桥底下(猜想河水平日干涸)会面,大约为避人耳目,特觅僻静处。然而,
期刊
去我市公共图书馆借阅图书,我看到大门柱上挂着“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告示牌,牌上写着该馆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为:“书刊借阅、电子书刊数字资源服务、各类文献查询咨询服务、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我进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看来我享受了该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了。  一天,去一4A级景区游览。我见景区内观光游览车司机身披着红绸子的绶带,绶带上赫然写着“文明宣传志愿服务”几个大字。我以为,既然是“志愿服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后,各地都掀起了反对形式主义的热潮。可是,形式主义藏在哪里?谁去捉拿形式主义?一些地方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形式主义确实存在,而且久治不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说有,我说有,大家都说有。但谁在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藏在谁的身上?却是你不承认,我不承认,大家都不承认。  比如文山会海,已经成为形式主义中的一个顽疾。你开会,我开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