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柱信”不足信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一根筋”的犟种多矣,死拧死拧的。这类人欲撞南墙,十头犟牛拉不回;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会梗着脖子不忿;甚至搭上小命,依旧固执坚持。从古至今,这类种子选手数不胜数,而独占鳌头者,非尾生莫属。
   尾生者,“尾生抱柱”的典主也。假“一根筋”而载入史册,并形成典故的,恐怕尾生是唯一。《庄子·盗跖》里讲了这个故事。尾生和心仪女子相约在桥底下(猜想河水平日干涸)会面,大约为避人耳目,特觅僻静处。然而,约定的时间过了许久,女子未来。眼见洪水袭来,尾生坚持等待死活不走。河水至膝,不走;河水没腰,不走;河水至肩,不走;河水淹沒了他,仍然不走。最终他紧抱桥柱而亡。对尾生之死,古人褒贬不一。倾力褒者,政客、儒人、浪漫的文人骚客,并希望人们效法尾生守约不变,不惜送命。诗仙李白赞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南朝萧衍感慨:“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清人黄景仁颂曰:“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而庄子、苏秦等人,对此嗤之以鼻。苏秦说,所谓尾生守信仅为谋一己私情,全不顾念他人,枉丢性命,涉“伪信”之嫌。庄子贬之更甚,认为“尾生溺死,信之患也”,与“猪狗相类”,此“信”狗屁不通。
   鄙人愚见,“尾生抱柱死”令人痛惜之余,总觉着不近情理。应该说,褒者偏也,贬者亦偏也,均失公允。看来,诚信缺失,自古就是个大问题,只是今日又有所发展而已。鄙人揣测,政客、儒学之人、文人骚客,好不容易逮到一个“以命许信”之尾生,便大赞其“信”,不计其余,着实缺乏理性思考。而道家、纵横家的眼光,历来对“伪忠”“伪善”“伪仁”“伪信”不“感冒”,“尾生抱柱信”这个典型,因“做作而致伪”,便觉效之无益,甚而有害。根据这个简单而残缺的故事,从情境看,尾生这个守信的楷模,的确经不住推敲。鄙人的感觉,尾生起码拧得出奇,甚或心态扭曲,很像当今一些任性的小青年,稍受挫折,心有不顺,便寻死觅活。本来俩人约定相会,但时辰过了,或许因不可预测的缘由,人家女子不便来,一等再等,还无人影,可是洪水来了,躲避便是。而尾生怕是急火攻心,“一根筋”的秉性发作,“你失约,我便死给你看”!大有理智尽丧的要挟气味,如同小孩子怄气一样,绝非完全为守信而赴死。为树“信”之典范,一些人便人为拔高,大加美饰,与“造神”类似,欠妥不是?这个楷模不足信。
   假使尾生心智健全,就不会走极端而酿悲剧。约期已过,女子爽约在先,即便尾生上岸避水相等,亦非失信,似更周全。再说了,洪水渐涨,倘若女子当真来了,还让人家扑入洪水与你以死相会不成?而尾生抱柱溺毙,一了百了,沽了虚名,遗患却多多——其父母定有剜心之痛,老年丧子,谁来孝亲?倘若那女子与尾生真心相爱,那将背负着“不仁不义不信”的骂名,悲苦一生。倘若尾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会错了意,那女子只是含混应付,根本不想赴约,尾生岂不败坏了人家名声?如此说来,尾生抱柱死,实为不智之举,很有“不孝不仁不义”的味道,难怪庄子贬斥此“信”虚伪。
   当然,崇尚诚信,引导国人诚实守信用,不仅社会道德建设应首先考虑,而且还应在法治层面高度重视。一个缺乏信用的社会,自然充溢着尔虞我诈,骗子横行,这固然是可怖的。然而,古人树立的“抱柱信”的典型,也是极端的、可怖的、失真的、不接地气的,甚至可说是“教条主义”的殉葬品,确有“伪信”之嫌,鄙人实在找不出可资效法的理由。“信”应该是相互的,应该从一点一滴体现,互诚互信,才是根本。假使面对骗子讲诚信,无疑是愚蠢的行为。
   鄙人感慨曰:守信诚可贵,事事能践行;莫效“抱柱信”,理性辨真伪。诚信立标杆,特例不可循。食言莫成习,失信便“拉黑”;藉“信”去殉情,枉死鸿毛飞。
   “尾生抱柱信”流传两千余年,这个“信”的标杆,通过道德绑架,让“那个女子”背负“失信致命”债两千余年,实在太冤。而大树特树尾生这个典型的达官显贵,本身就不诚不信,以“伪信”出发,而树“尾生抱柱信”这个典型,目的无非为本阶层利益服务,似乎也是社会诚信的践踏者,拿“伪信”愚弄国人的高手。至于儒人和文人骚客(或也混迹官场),只是颂歌唱习惯了而已。
   凡事一过火就失真,失真便趋假,虚假频仍,自然失信于黎民,致公信力衰微岂不令人堪忧?
其他文献
铁牛兄弟:  见字如面。  招安以后,东京一别,已有月余。  自“梁山海洋大学”一名被拒以后,兄最近一直奔走于学校改名事宜,礼部认为我校虽有水面,但叫海洋大学仍有不妥,送千金而不得,便只能接受梁山大学一名,相比于咱们原来的蓼儿洼高等专科学院,已有不少长进,先稳几年,再谋鲁中大学。  请铁牛转告阮氏三兄弟,关于梁山泊海洋生物文献考古的课题暂且作罢,课题组解散,让他们先去王英和扈三娘所里研究女性文学。
期刊
细心的朋友看到文章的题目时,一定会以为是笔者老糊涂了:多少年了,多少人包括多少领导都在多少次地严肃批评某些机关、某些单位“人多瞎胡乱,一点正事也不办”时说到“机构臃肿,人浮与事”;你老兄怎么改成“人浮与食”了?喝多了?!  误会了。  “人浮与食”并非老朽发明或杜撰;早在古籍《礼记。坊记》中就有此语,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与人也,宁使人浮与食。”平常时,人们还常把“浮”字理解为轻浮、浮躁,即不稳重
期刊
前一向曾去山东省的邹城市。拜谒了亚圣孟夫子的孟庙和孟府,如今要写一篇和战争有关的短文,他老人家那句名言“春秋无义战”,便立刻浮现在脑海之中。  翻译成现代汉语,“春秋无义战”之谓,是在说“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孟子的这种历史观是也非也,姑且不议,我想说的是,即就是正义的战争,在和不正义的敌人争强斗狠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怕也是无法避免。有人统计,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234年的百
期刊
“读书好”这件事,古今中外圣贤大师们都有不少神评高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西汉刘向眼里,书简直就是药,读好了是可以医疗愚昧的。在“读书好”的论丛里,把书喻作“灯、塔、路、桥、帆”的最多,大都熟知,无须赘述。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有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此话的解读是:“人类脱离了兽界以后,就开始积累智慧,文字发明后,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
期刊
写完《谁忽悠读书最功利?》一番比较,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拔了头筹。现说说谁忽悠读书最好玩?这个好玩,是内容上所言读书的快乐和语言的诙谐幽默,还是老办法,比较中鉴别。  先得说读书是件苦事,苦读嘛!大冬天的,北风呼啸,谁不知道热被窝儿舒服,可唐代颜真卿非忽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孟郊的“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也是说通宵达旦苦思冥想,自己跟自己较劲。还有早先
期刊
天色已薄暮,勇士在山峰中攀爬,一路行来,他所向披靡,只为登上顶峰。我相信,他永远也不会妥协,永远也不会说:“果然,我不行。”  这一个“果然”出口,仿佛无论多威武的勇士也泄了氣,无力再冲破牢笼,奔向光明,有的只是妥协之后的空虚无助。可英雄的世界,不需要妥协。  你或许听说过冰花男孩的故事。2018年初,一张八岁男孩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男孩头发和眉毛结成冰霜,网友称其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的
期刊
读汪金友的文章《捉拿“形式主义”》(《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汪先生提出了三个很现实的问题:谁在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藏在谁的身上?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谁在搞形式主义?不言而喻。民众如我者,有时也搞点形式主义,多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除此别无意义。某些领导干部出于某种需要,是搞形式主义的主体。典型事件如陕西秦岭北麓违建,习总书记六次批示到陕西省委,陕西省委批示到西安市委,違建整治捏了个20
期刊
《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候晓强的封面漫画《怀乡》,堪称漫画圈脑洞大开之作。这幅漫画对迎客松的今生来世,做出穿越时空地警示:黄山景区网红迎客松,被树贩子从家乡拐骗到某高楼林立的城市广场。噪声、刺眼的灯火、二氧化碳、车流尾气、雾霾、PM2.5的污染,使得其水土不服,体无完肤。苦楚、凄凉之身挂满维持生命的吊水。那个敞开心扉的个性化招姿已折。世人都懂得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何况这千年大树?病痛中的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的一篇文章《“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很可怕》,感触颇多。“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实际上是以偏概全,是用部分人的劣根性掩盖自己的怠惰,为自己不努力、不作为、不争气找借口。如果照此逻辑推演开来,自己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教师的偏心,自己家人的病没有治好是因为主治医生不敬業,自己违反了交规被查是因为交警队没有熟人……  有一年夏天,我去一省会城市出差,顺便去博物馆参观。当时
期刊
1月11日本报以《快递找错门 亲友常迷路》为题,报道了朝阳区双龙南里小区几十栋楼房,因粉刷外立面导致楼牌号被油漆涂抹,造成楼房号牌难以辨认。问题见报不久,小区居民反馈说楼房号牌开始换新了!居民杨女士说:“媒体报道之后很快就来人更换楼号牌,大约两天就全部换新,困扰我们10年的问题终于解决。”(《北京日报》2019年3月20日)  新闻报道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体现群众疾苦冷暖的晴雨表,让读者从中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