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拿“形式主义”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后,各地都掀起了反对形式主义的热潮。可是,形式主义藏在哪里?谁去捉拿形式主义?一些地方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形式主义确实存在,而且久治不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说有,我说有,大家都说有。但谁在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藏在谁的身上?却是你不承认,我不承认,大家都不承认。
  比如文山会海,已经成为形式主义中的一个顽疾。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过去这样,现在依然这样。然而,在成千上万份文件、成千上万个会议中,却没有人指出,哪份文件是形式主义的文件,哪个会议是形式主义的会议。
  其实,一些嘴上反对形式主义的人,实际也在搞形式主义。听一位基层干部讲,某地为了传达反对形式主义的会议精神,召开了一次规模很大的会议。几个领导干部坐在台上,轮流讲,反复讲,一连几个小时,讲得大家都疲劳不堪。这时私下有人嘀咕:到哪儿去找形式主义?不就在自己身上吗?!
  所有搞形式主义的人,都不承认自己在搞形式主义。有的人,认为形式主义在下边,所以就不停地发文、开会、谈认识、提要求。有的人,认为形式主义在别人身上,是别人在发形式主义的文、开形式主义的会,与自己一点都不搭边。
  形式主义之风之所以久治不愈,原因也在这里。反对形式主义的板子,举得老高,但却找不到应该挨打的屁股。不信想想,哪个领导干部,因为搞文山会海,而受到纪律处理?日子久了,大家心里就都明白,即便多发了几份不该发的文,多开了几次不该开的会,也不会有人追究,算不了什么问题。
  《明史》中有一个故事。刑部侍郎茹太素给朱元璋写了一份17000字的汇报材料。朱元璋读到16500字的时候,还没有看到实际内容。为此,他让人把茹太素拉出去打了20大板,并严令群臣,今后写奏章时,“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若过者罪之”。
  反对形式主义,必须要来真的、动实的。可以由上边检查下边,也可以让下边检查上边,看哪些文件可以不发而发了,哪些会议可以不开而开了,哪些讲话可以不讲而讲了。然后顺蔓摸瓜,把那些批准发文和决定开会的人找出来,给予批评、处分、降级、撤职等严肃处理。那样一来,就没有人再敢搞形式主义了。
  另外,还可以发动基层干部,一起捉拿形式主义。哪些文件、哪些会议、哪些检查、哪些评比属于形式主义,基层干部最清楚。而且我们这次解决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就是为了给基层减负。哪些文件不该发,哪些会议不该开,哪些活动不该搞,听一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就一目了然。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用了四个“着力”。着力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的问题,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着力解决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的问题。“着力”之“力”,关键在查找之“力”、处罚之“力”。只有把形式主义“捉住”,并進行严肃而公开的处理,才能杀一儆百,让形式主义的制造者,知道烙铁是热的。
  蒋跃新/图
其他文献
前一向曾去山东省的邹城市。拜谒了亚圣孟夫子的孟庙和孟府,如今要写一篇和战争有关的短文,他老人家那句名言“春秋无义战”,便立刻浮现在脑海之中。  翻译成现代汉语,“春秋无义战”之谓,是在说“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孟子的这种历史观是也非也,姑且不议,我想说的是,即就是正义的战争,在和不正义的敌人争强斗狠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怕也是无法避免。有人统计,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234年的百
期刊
“读书好”这件事,古今中外圣贤大师们都有不少神评高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西汉刘向眼里,书简直就是药,读好了是可以医疗愚昧的。在“读书好”的论丛里,把书喻作“灯、塔、路、桥、帆”的最多,大都熟知,无须赘述。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有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此话的解读是:“人类脱离了兽界以后,就开始积累智慧,文字发明后,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
期刊
写完《谁忽悠读书最功利?》一番比较,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拔了头筹。现说说谁忽悠读书最好玩?这个好玩,是内容上所言读书的快乐和语言的诙谐幽默,还是老办法,比较中鉴别。  先得说读书是件苦事,苦读嘛!大冬天的,北风呼啸,谁不知道热被窝儿舒服,可唐代颜真卿非忽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孟郊的“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也是说通宵达旦苦思冥想,自己跟自己较劲。还有早先
期刊
天色已薄暮,勇士在山峰中攀爬,一路行来,他所向披靡,只为登上顶峰。我相信,他永远也不会妥协,永远也不会说:“果然,我不行。”  这一个“果然”出口,仿佛无论多威武的勇士也泄了氣,无力再冲破牢笼,奔向光明,有的只是妥协之后的空虚无助。可英雄的世界,不需要妥协。  你或许听说过冰花男孩的故事。2018年初,一张八岁男孩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男孩头发和眉毛结成冰霜,网友称其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的
期刊
读汪金友的文章《捉拿“形式主义”》(《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汪先生提出了三个很现实的问题:谁在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藏在谁的身上?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谁在搞形式主义?不言而喻。民众如我者,有时也搞点形式主义,多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除此别无意义。某些领导干部出于某种需要,是搞形式主义的主体。典型事件如陕西秦岭北麓违建,习总书记六次批示到陕西省委,陕西省委批示到西安市委,違建整治捏了个20
期刊
《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候晓强的封面漫画《怀乡》,堪称漫画圈脑洞大开之作。这幅漫画对迎客松的今生来世,做出穿越时空地警示:黄山景区网红迎客松,被树贩子从家乡拐骗到某高楼林立的城市广场。噪声、刺眼的灯火、二氧化碳、车流尾气、雾霾、PM2.5的污染,使得其水土不服,体无完肤。苦楚、凄凉之身挂满维持生命的吊水。那个敞开心扉的个性化招姿已折。世人都懂得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何况这千年大树?病痛中的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的一篇文章《“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很可怕》,感触颇多。“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实际上是以偏概全,是用部分人的劣根性掩盖自己的怠惰,为自己不努力、不作为、不争气找借口。如果照此逻辑推演开来,自己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教师的偏心,自己家人的病没有治好是因为主治医生不敬業,自己违反了交规被查是因为交警队没有熟人……  有一年夏天,我去一省会城市出差,顺便去博物馆参观。当时
期刊
1月11日本报以《快递找错门 亲友常迷路》为题,报道了朝阳区双龙南里小区几十栋楼房,因粉刷外立面导致楼牌号被油漆涂抹,造成楼房号牌难以辨认。问题见报不久,小区居民反馈说楼房号牌开始换新了!居民杨女士说:“媒体报道之后很快就来人更换楼号牌,大约两天就全部换新,困扰我们10年的问题终于解决。”(《北京日报》2019年3月20日)  新闻报道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体现群众疾苦冷暖的晴雨表,让读者从中看
期刊
世上“一根筋”的犟种多矣,死拧死拧的。这类人欲撞南墙,十头犟牛拉不回;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会梗着脖子不忿;甚至搭上小命,依旧固执坚持。从古至今,这类种子选手数不胜数,而独占鳌头者,非尾生莫属。   尾生者,“尾生抱柱”的典主也。假“一根筋”而载入史册,并形成典故的,恐怕尾生是唯一。《庄子·盗跖》里讲了这个故事。尾生和心仪女子相约在桥底下(猜想河水平日干涸)会面,大约为避人耳目,特觅僻静处。然而,
期刊
去我市公共图书馆借阅图书,我看到大门柱上挂着“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告示牌,牌上写着该馆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为:“书刊借阅、电子书刊数字资源服务、各类文献查询咨询服务、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我进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看来我享受了该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了。  一天,去一4A级景区游览。我见景区内观光游览车司机身披着红绸子的绶带,绶带上赫然写着“文明宣传志愿服务”几个大字。我以为,既然是“志愿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