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言辣语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1日本报以《快递找错门 亲友常迷路》为题,报道了朝阳区双龙南里小区几十栋楼房,因粉刷外立面导致楼牌号被油漆涂抹,造成楼房号牌难以辨认。问题见报不久,小区居民反馈说楼房号牌开始换新了!居民杨女士说:“媒体报道之后很快就来人更换楼号牌,大约两天就全部换新,困扰我们10年的问题终于解决。”(《北京日报》2019年3月20日)
  新闻报道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体现群众疾苦冷暖的晴雨表,让读者从中看到了媒体的使命与担当。为当地居民感到欣慰之余,突然咂摸出另外一股味,究竟该佩服相关部门面对媒体报道态度诚恳、反应迅速、肯为老百姓办事呢,还是从心里替老百姓接着捏把汗?两天就能办好的事情,为何被硬生生拖了10年?假如媒体不曝光此事,能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模糊不清的楼号牌能否换得如此快?
  平心而论,媒体报道的一些民生难题对相关部门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媒体关注之前并未引起重视,一旦媒体介入,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此类新闻屡见报端。毋庸讳言,身边某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门存在不怕群众怕媒体的“软骨病”,以致屡屡出现群众磨破嘴皮子还不如媒体的一篇报道管用的怪相,寻根究底还是这些部门没有真正把民生的事群众的难放在心上,宗旨意识不够罢了。
  ——刘奂明
  近日,某高校因为新媒体课程要以微信好友数算成绩上了热搜。该校《社会化媒体运营》的课程中,任课老师要求学生加微信好友,并以新增好友人数为平时成绩,微信好友加到1001算及格,加到1667个才算滿分。不少学生吐槽,加好友加到心累。(中国之声《新闻纵横》2019年3月16日)
  该大学称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初衷无疑是不错的,但是规定加好友达千人才算及格,有点无厘头。
  大学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内,他们熟悉的人群要么是同学,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家人,把这些人全部加为好友一般也不会超过1000人,硬着头皮将不想加为好友的陌生人加为好友,不是勉强别人,就是勉强自己。学生吐槽加好友加到心累,说明把微信加好友当成一个机械的任务去完成,让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特别是对那些社交恐惧人士来说,这样的作业无疑是一种精神折磨,难怪有网友调侃说:“学校为你关上了及格的门,但为你打开了微商人生的窗。”
  说实话,高校课程与时俱进体现创新精神,这个没有什么错,但也应当权衡利弊谨慎为之,尤其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被学生吐槽的加微信达千人算及格的课程不要也罢。
  ——维扬书生
  傅树清/图
其他文献
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窦娥冤》讲,贪官贪赃枉法,草营人命。将无辜的窦娥判成死罪。行刑时窦娥对天发誓:她死后将会“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结果——应验,天证奇冤。三年后,窦娥之父窦天章做官归来,窦娥的冤案才得以昭雪。数百年来,该剧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是因历朝历代都有冤案发生,老百姓衷心希望“苍天有眼,惩恶扬善”,该剧正好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然,笔者却对窦娥的“三桩誓愿”有不同看法。暂且不说该故
期刊
铁牛兄弟:  见字如面。  招安以后,东京一别,已有月余。  自“梁山海洋大学”一名被拒以后,兄最近一直奔走于学校改名事宜,礼部认为我校虽有水面,但叫海洋大学仍有不妥,送千金而不得,便只能接受梁山大学一名,相比于咱们原来的蓼儿洼高等专科学院,已有不少长进,先稳几年,再谋鲁中大学。  请铁牛转告阮氏三兄弟,关于梁山泊海洋生物文献考古的课题暂且作罢,课题组解散,让他们先去王英和扈三娘所里研究女性文学。
期刊
细心的朋友看到文章的题目时,一定会以为是笔者老糊涂了:多少年了,多少人包括多少领导都在多少次地严肃批评某些机关、某些单位“人多瞎胡乱,一点正事也不办”时说到“机构臃肿,人浮与事”;你老兄怎么改成“人浮与食”了?喝多了?!  误会了。  “人浮与食”并非老朽发明或杜撰;早在古籍《礼记。坊记》中就有此语,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与人也,宁使人浮与食。”平常时,人们还常把“浮”字理解为轻浮、浮躁,即不稳重
期刊
前一向曾去山东省的邹城市。拜谒了亚圣孟夫子的孟庙和孟府,如今要写一篇和战争有关的短文,他老人家那句名言“春秋无义战”,便立刻浮现在脑海之中。  翻译成现代汉语,“春秋无义战”之谓,是在说“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孟子的这种历史观是也非也,姑且不议,我想说的是,即就是正义的战争,在和不正义的敌人争强斗狠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怕也是无法避免。有人统计,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234年的百
期刊
“读书好”这件事,古今中外圣贤大师们都有不少神评高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西汉刘向眼里,书简直就是药,读好了是可以医疗愚昧的。在“读书好”的论丛里,把书喻作“灯、塔、路、桥、帆”的最多,大都熟知,无须赘述。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有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此话的解读是:“人类脱离了兽界以后,就开始积累智慧,文字发明后,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
期刊
写完《谁忽悠读书最功利?》一番比较,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拔了头筹。现说说谁忽悠读书最好玩?这个好玩,是内容上所言读书的快乐和语言的诙谐幽默,还是老办法,比较中鉴别。  先得说读书是件苦事,苦读嘛!大冬天的,北风呼啸,谁不知道热被窝儿舒服,可唐代颜真卿非忽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孟郊的“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也是说通宵达旦苦思冥想,自己跟自己较劲。还有早先
期刊
天色已薄暮,勇士在山峰中攀爬,一路行来,他所向披靡,只为登上顶峰。我相信,他永远也不会妥协,永远也不会说:“果然,我不行。”  这一个“果然”出口,仿佛无论多威武的勇士也泄了氣,无力再冲破牢笼,奔向光明,有的只是妥协之后的空虚无助。可英雄的世界,不需要妥协。  你或许听说过冰花男孩的故事。2018年初,一张八岁男孩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男孩头发和眉毛结成冰霜,网友称其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的
期刊
读汪金友的文章《捉拿“形式主义”》(《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汪先生提出了三个很现实的问题:谁在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藏在谁的身上?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谁在搞形式主义?不言而喻。民众如我者,有时也搞点形式主义,多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除此别无意义。某些领导干部出于某种需要,是搞形式主义的主体。典型事件如陕西秦岭北麓违建,习总书记六次批示到陕西省委,陕西省委批示到西安市委,違建整治捏了个20
期刊
《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候晓强的封面漫画《怀乡》,堪称漫画圈脑洞大开之作。这幅漫画对迎客松的今生来世,做出穿越时空地警示:黄山景区网红迎客松,被树贩子从家乡拐骗到某高楼林立的城市广场。噪声、刺眼的灯火、二氧化碳、车流尾气、雾霾、PM2.5的污染,使得其水土不服,体无完肤。苦楚、凄凉之身挂满维持生命的吊水。那个敞开心扉的个性化招姿已折。世人都懂得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何况这千年大树?病痛中的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2019年5月原创版的一篇文章《“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很可怕》,感触颇多。“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实际上是以偏概全,是用部分人的劣根性掩盖自己的怠惰,为自己不努力、不作为、不争气找借口。如果照此逻辑推演开来,自己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教师的偏心,自己家人的病没有治好是因为主治医生不敬業,自己违反了交规被查是因为交警队没有熟人……  有一年夏天,我去一省会城市出差,顺便去博物馆参观。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