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对梗阻性黄疸大鼠氧化性肝损害的保护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小檗碱(BBR)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肝脏功能保护的作用。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Sham组:假手术组,BDL组:胆道结扎组,BDL+BBR组:胆道结扎同时BBR干预组。实验结束时取血清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取肝组织匀浆检测SOD、MDA、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IRT1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肝组织SIRT1 mRNA水平,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

结果

BDL组肝组织SIRT1 mRNA及蛋白、SOD、GSH[(0.13±0.01)、(0.16±0.02)、(243.49±27.52) U/mg、(27.42±4.39) mg/g]明显低于BDL+BBR组[(0.41±0.03)、(0.27±0.01)、(331.25±26.93) U/mg、(35.38±4.65) mg/g;P<0.01]及Sham组[(0.68±0.09)、(0.32±0.04)、(294.47±25.82) U/mg、(36.82±3.47) mg/g;P<0.01],ALT、MDA、细胞凋亡率[(235.63±13.34) IU/L、(0.92±0.27) nmol/mg、(13.00±0.04)%]明显高于BDL+BBR组[(148.27±13.98) IU/L、(0.61±0.09) nmol/mg、(6.21±0.02)%;P<0.05]及Sham组[(39.13±4.39) IU/L、(0.72±0.07) nmol/mg、(0.06±0.00)%;P<0.01]。

结论

BBR能减轻梗阻性黄疸氧化性肝损害,其通过上调SIRT1蛋白促进SOD基因表达,进而发挥抗氧化、抗凋亡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Rnd3在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yc-Rnd3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以Myc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作为对照,调控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Rnd3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U251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Rnd3、p6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以及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以Fl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移植对兔正张力皮瓣回缩率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6只,无菌条件下分别取腹股沟脂肪,酶消化法提取脂肪干细胞(ADSCs)并培养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器检测特异性标志物,成脂、成骨诱导鉴定其分化潜能。对移植ADSCs行CM-Di I荧光染色。于兔臀背部制作正张力皮瓣,皮瓣表面设计2 cm×2 cm注射干细胞区域。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注射1×105 U ADSCs悬液1 m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06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H513、H2052和H2373等3种不同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细胞株中通过转染引入一种miR-206的分子模拟物来过表达这种miRNA:(1)通过结晶紫染色实验分析转染后的MPM细胞的增殖变化;(2)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与细胞周期稳态和凋亡相关的基因变化;(3)通过
目的观察表观遗传学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1(lncRNA EPIC1)在肝细胞肝癌(HCC)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株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EPIC1在7例HCC组织和其癌旁组织和五株肝癌细胞株(HepG2、SK-HEP-1、HuH-7-80、SMMC-7721、SNU-387)和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表达量。使用携带有EPIC
目的建立可实时监测的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视化评价紫杉醇在该模型中的疗效。方法按照皮下成瘤-传代-原位移植的模式,采用原位移植技术将组织学完整的、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MKN-45-luc移植至BALB/c(nu/nu)裸鼠胃壁浆膜下,术后第7、14天对小鼠进行活体成像,评价肿瘤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成模裸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10 mg/kg)1次,活体成像观察小鼠肿瘤生长
目的观察p53调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调控关系,及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A549细胞分别转染p53、STAT3过表达质粒、si-p53 RNA和si-STAT3 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和STAT3蛋白的变化;A549细胞分别转染p53和STAT3过表达质粒,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AV-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Ⅰ型糖尿病小鼠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14只)每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正常对照组(6只)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连续注射5 d,诱导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造模成功2个月后处死动物,取新鲜股骨测量骨重骨长度,甲醛固定右侧股骨行micro-CT扫描和免疫组织化学(IHC
目的观察叉头盒蛋白M1(FOXM1)对骨肉瘤细胞糖酵解水平的影响。方法FOXM1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对照siRNA慢病毒感染骨肉瘤细胞,记为FOXM1 siRNA和siRNA Control组,把未经慢病毒感染的细胞作为Control。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含量和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Western b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22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iR-122体外模拟物(mimic)转染,构建miR-122上调表达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验证转染效果;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变化;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细胞体外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