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 就爱作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00-01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活泼地流个不歇。”我的理解是:生活永远不会停息,好的文章会不停地涌现。可是,学生怕写作、老师苦习作指导却是不争的事实。从教十几年来,我积极参加语文课程改革,致力于习作教学,细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一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惊醒梦中人!我们一切教学工作不正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吗?——只要让学生真正地热爱生活,他们就一定会爱上作文。
  一、因为爱生活,所以爱表达
  课余时间,校内校外,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充满欢声笑语。见到老师敬礼问好,看到垃圾弯腰捡起,做值日尽心尽职,前面的小弟弟摔倒了过去扶起……这一切是那么的温馨,这一切又何尝不是习作的优秀素材呢?有很多孩子会把生活中的片断说出来,可是让他写那就是“茶壶里倒饺子”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架设说写的桥梁,让学生学会表达。怎样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让他们学会表达呢?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辞兼美,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以读促写。
  生活中的素材遍地都是,作文就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欲望一但被激起,会带来无尽的收获,而作文前“说”的热身,“表达”的训练,无疑给作文丰富的天地打开了一道大门。
  二、因为爱生活,所以爱积累
  学生的生活都比较丰富,可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实在没什么好写的。导致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就是积累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要使学生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学生脑海里必须有丰富的习作素材积累。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品味生活,累积点滴。鼓励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写日记就是一项很好的生活积累。比如在双休日,不布置抄写等机械作业,要求学生跟大社会,大自然广泛接触,课外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要求学生注意留心各种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材料,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电视上的,书报上的;家里的,学校的,社会上的;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用上一个小本子,记下该事情的梗概,每人每周至少记下一个材料,多的更好。这样学生就收集了许多真实的材料,也在记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教师再利用晨会十分钟展示他们记下的观察日记,点评部分优秀的记录,及时表扬和鼓励部分学生,以此促进学生的记录热情。有了丰厚的生活积累,学生习作将如溪水般自然流畅。
  三、因为爱生活,所以爱观察
  习作应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写出来。然而,要做到这样,就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观察训练。如:教学《课间十分钟》一文时,刚给学生上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等上课铃响时,我马上让学生观察“从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短暂的1分钟时间里场景中的人和事,并写出来。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大多数同学写的形象生动。有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的:“课间光想着玩了,上课铃一响,哎呀!还得上厕所呀,怎么办?还得去呀!别无选择,只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厕所冲去,一不小心从台阶上摔了下来,差点来了个空中翻,幸免受伤,躲过这一关,又急急忙忙冲向厕所。刚跑到厕所门口又与从里面赶着出来的同学撞上了,顾不得说声对不起,上完厕所,来不及系裤带,只好边跑边系。当喘着粗气跑到教室门口时还是晚了。同学们看到我这狼狈的样子,不禁大笑。”短短的二十分钟后,一篇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感情真挚的文章跃然纸上,接着请同学们当堂朗读交流讲评。学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上了一节愉快的作文课,没有谁觉得这篇作文很难写,相反还显得意犹未尽,待下课了还拿着自己的习作四处交流。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经常进行这样的现场观察与写作指导,既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趣味。
  四、因为爱生活,所以爱动笔
  拥有一个新玩具,得到一本渴望以久的新书,考试取得好成绩,听到同学的一声称赞……这一切都会让一个孩子欢欣鼓舞。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在参观、游戏、游览、各种比赛等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用眼去细看、用耳去聆听、用嘴去询问、用脑去思索。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动笔记录生活,摘录与活动有关的美词佳句,交流欣赏所记载的资料,从中体会乐趣,领悟道理。
  五、真正爱生活,就爱上作文
  一位四年级教师上作前指导课:我喜欢的 --。他先让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最喜欢的小玩具,只见课桌上玩具琳琅满目,有五彩塑料花、小娃娃弹琴、黑猫警长、摇控汽车、三色培乐多……学生个个喜形于色。然后教师启发谈话:你拿了什么玩具?为什么喜欢它?接着师生一起命题并提出三点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种玩具,如小娃娃、电动马、小汽车……。(2)写出小玩具的特点,围绕喜欢写,写出感情来。(3)注意有层次地叙述,语句通顺。最后教师以黑猫警长为例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有层次地叙述。面对五彩缤纷,精巧玲珑的玩具,学生兴趣盎然,似乎有写不完的话,只写了半节课,草稿已基本完成。教学过程如此顺畅,学生习作热情如此高涨,原因何在?因为教师创设了诱人的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营造了写作氛围,学生们边观察边写作,增添了情趣,降低了难度。教师从启发谈话开始,面对日夜相伴的玩具,学生的习作动机被激发出来了。有了这种强烈的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如上下句连接不起来,缺少词语,不会标点等等,都会努力去克服。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还要更加深入地引领着学生走进生活细微处,让他们品味生活的灿烂,习作乐趣更高涨。
  如果说生活中处处是素材,那是因为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如果说世界上充满温情,那是因为你有一颗勤于体味的心灵。凡人琐事可写得生动形象,只要你将所学技巧活学活用;闲言絮语可逗得人怡然捧腹,只要你不断盘点生活中的语言宝库……学以致用,厚积薄发,世间百态自然可形神俱备,跃然纸上。所以说:“热爱生活,就爱作文,也一定会作文!”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文章以龙里县洗马镇龙场小学为例,分析了偏远山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习惯差的原因,总结了该校新生良好习惯教育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偏远山区 小学一年级新生 良好习惯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1-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4-02  蒙阴一中始建于1954年,1984年被确定为临沂市重点中学。2007年通过省级规范化验收,2011年通过省规复验,2011年成为全省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2012年获得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占地1386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97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90个,
期刊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 灵活 鲜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2-01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然灵感、激发创新、积聚智慧的舞台。课堂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提高则是教师开展好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新课改的实质,抓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要能让我们的政治课堂充满活性,活力四射。概括起来就是: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87-01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其思想内涵往往大于作品本身,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如“阿Q”、“狂人”、“闰土”、“涓生”、“子君”……,已深深地烙在国人的脑海中,成为“他们”的代表,时时惊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记得十二岁那年看过一部电影叫《伤逝》。也许看不大懂,至今的印象只记得有个男子, 在烈火面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古代诗文要重视词语的积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为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查阅文言工具书和参考课后注释是积累文言词语的基本方法。参考注释方便快捷,为师生所喜用。但对有些注释,只是全面照搬,未必可行。例如《曹刿论战》一文中,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如果只按课后注释理解文意未免粗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方可准确把握文章大意,了解古代文化传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  【关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83-02  教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没有停留在词意的理解上,也没有满足于表达词人达观的人生态度的讲解,而是促使学生由词到词人再到人生态度的深入阅读,积淀学生的人文修养。  师生共同理解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应当是“回去吧,不管是风雨也不管是晴天了”。这里表现的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役的超
期刊
【摘要】在现在这样的法治时代,人们处理事情更多的是以法律为准绳,认为法治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是一个社会治理的最佳方式。在一切依法办事的前提下,人们才会考虑理和情。也就是说,这三个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顺序是法-理-情。可是,当用这种排序来处理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这三个词的排列顺序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既不能正确体现教育的教化功能,也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相反
期刊
【摘要】在品德课的教学中,如果脱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体验,教育就成为苍白的说教。这就要求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体验,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去体验,从充满真实感的情境中去体验,从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去体验,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让孩子身有体验,孩子自然心为所动!  【关键词】小学品德 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品质 心理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80-02  【活动目标】  了解诚信的内涵,掌握诚信是做人之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诚信、讲诚信,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活动重难点】  感悟诚信、体验诚信的重要性;学会从小事做起,养成对人守信的品质、对事负责的态度。  【活动对象】高一学生  【活动内容】
期刊
【摘要】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丁启阵发表了一篇博文《我赞成把朱自清从语文课本中删去》,理由是,文中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上过的一堂《背影》公开课。在拓展延伸时,学生无法体会生活中的父爱,通过我自己对父爱的感悟,引发了一场爱的风暴,留给了我长久的感动,丁教授的那番言论更触发了我的思考:只有弄清楚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自我意义建构,才能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