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词语 深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古代诗文要重视词语的积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为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查阅文言工具书和参考课后注释是积累文言词语的基本方法。参考注释方便快捷,为师生所喜用。但对有些注释,只是全面照搬,未必可行。例如《曹刿论战》一文中,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如果只按课后注释理解文意未免粗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方可准确把握文章大意,了解古代文化传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
  【关键词】文言文 积累词语 深入探究 牺牲 注释 揣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89-01
  初中学生学习古代诗文要重视诵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分清句子的层次,以增强对文言文的语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深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还要重视词语的积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为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累文言词语常见的方法有二:查阅文言工具书和参考课后注释。参考注释方便快捷,为师生所喜用。但对有些注释,只是全面照搬,未必可行。
  这里,笔者依据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及本人多年的教学心得,略陈管见,望同行方家见教。
  例如《曹刿论战》一文中,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学生在预习时,将“牺牲”一词解释为:“猪、牛、羊等”。乍一听,是对的;细一想,有问题。问其理由,则言:是参考课后注释得出的。且查阅之,则有:第196页⑦【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那学生前面的回答有什么问题呢?我们联系实际生活,不妨这样设问:①圈里跑的猪、牛、羊等即是在文言环境里,能否称为“牺牲”?②如果活着的猪、牛、羊不能叫“牺牲”那么宰杀了的、做成佳肴供人食用的能否称为“牺牲”?在仔细推究注释⑦“牺牲玉帛”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祭品。注意,是祭品。
  提到祭品,有的学生投来质疑的目光。笔者因势利导,举生活中的实例。当然,事先声明:虽然古今有别,但古今生活中的许多事、理,在有些方面还是相同的。请注意下面问题:
  ③你在农历大年三十或清明节,依当地汉族的风俗,给祖先上过坟吗?④上坟或过年供祖先牌位(当地称为神牌),用过什么东西?
  学生气氛热烈,经合作讨论,展示成果:④用的东西(有几位学生补充,当地称为“用物”)有:香(包括卫生香、老香)、鸡蛋或炒猪肉片(当地称为“献之”)、酒、醋水、纸钱等。好!可以看到,以上活动的规模虽然不同于古代天子、诸侯的祭祀,但其意义和精神实质却有相同的地方。那么,可以得出结论:
  例④中涉及到的炒猪肉片等,可称为“祭品”。或者有些像古代的“牺牲”。显然,“牺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猪、牛、羊。正如196页注释⑦说的,是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但笔者觉得此注释仍然欠佳。且查查《辞源》:“【牺牲】:古代祭祀用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周礼·地官·牧人》:“凡祭祀,共其为牺牲。”《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今为舍弃、捐弃之义。如:牺牲生命;为国牺牲。
  古代王侯的大型祭祀,必用毛色纯体全的猪、牛、羊等。纯为纯一,专一;全,表全心全意。它表达了祭祀者意念精神专一,全身心投入的意思。大有人们常说的“心诚则灵”的意味。当然,祭祀活动完毕,“牺牲”可为王公大臣分而享之。可见,“牺牲”准确的解释为古代祭祀用的毛色纯而体全的猪、牛、羊等。
  引导到这里,学生恍然大悟,且为古代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幽深意蕴唏嘘感叹。可见,细心揣摩课后注释,深入探究文言词语的含义,不但有利于准确的理解词语,把握文章大意,了解古代文化传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
  当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以下方法无疑是可取的:
  一、尊重古代的历史文化。尽管其中有糟粕,但好多地方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将其简单化,更不能犯以今律古的错误。
  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乃至现代文的一大法宝。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也以古代祭祀者用“牺牲”的精神,来学习文言文。
  四、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不可一概简单化,而要适当提高难度深入理解。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以笔者教文言文的经验和愚见,以上四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运用母语,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形成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而言,即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言实践活动 存在问题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等待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一种良好品质,我们必须要学会等待。而在语文教学中,不愿等待、不能等待、不想等待的现象比比皆是。上课时,老师和学生还没有做好准备、进入状态,我们需要学会等待。问题提出之后,学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研究和交流,还有一些反应慢、接受慢、同时也正在努力思考的学生,我们需要学会等待。出现了节外之枝,我们需要学会等待,需要耐下心来,花点功夫,准确把握,机智处理。当学生有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59-01  公开课是教学实践与最新教育理念的结合, 它应具有展示性与导向性。通过本次公开课的展示,让我收获很大,我收获了很多,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的教学不足。  一、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1.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公开课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在教学中,也经常使用多媒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68-02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课难教”已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我们都知道,因为小学毕业复习的目的是对整个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的知识做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梳理,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它又起着重要的作用,上好复习课,能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较完整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48-02  编者把一套语文教科书编成、出版,其“产品”是静止的;一旦把这套教科书投入使用,使之成为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使用的读物,它便处于运动状态。静态的教科书,它所应发挥的功能暂时还处于“潜伏”期,换言之,这些功能还只是一种“潜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功能,必须要让教科书从静态转化为动态。在这
期刊
【摘要】新时期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不容乐观,针对现状形成的原因,建议采取改变评价机制、政策的倾斜与平衡、给学生一个互动的、启发式的课堂等对策加以改善,以提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改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66-01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社会进步日新月异。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大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文章以龙里县洗马镇龙场小学为例,分析了偏远山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习惯差的原因,总结了该校新生良好习惯教育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偏远山区 小学一年级新生 良好习惯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1-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4-02  蒙阴一中始建于1954年,1984年被确定为临沂市重点中学。2007年通过省级规范化验收,2011年通过省规复验,2011年成为全省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2012年获得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占地1386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97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90个,
期刊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 灵活 鲜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72-01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然灵感、激发创新、积聚智慧的舞台。课堂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提高则是教师开展好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新课改的实质,抓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要能让我们的政治课堂充满活性,活力四射。概括起来就是: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87-01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其思想内涵往往大于作品本身,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如“阿Q”、“狂人”、“闰土”、“涓生”、“子君”……,已深深地烙在国人的脑海中,成为“他们”的代表,时时惊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记得十二岁那年看过一部电影叫《伤逝》。也许看不大懂,至今的印象只记得有个男子, 在烈火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