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串联质谱标签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糖尿病足皮肤抗菌肽的可行性和价值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串联质谱标签(TMT)技术筛选糖尿病足皮肤抗菌肽的可行性和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清创手术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溃疡周围皮肤全层和同期行其他手术非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皮肤全层标本各3例患者标本。利用TMT技术分别对上述标本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筛选出发生显著变化的差异蛋白。搜索UniProt-GOA数据库对鉴定到的差异蛋白生物学作用阐释。以鉴定到的蛋白为背景,利用Fisher精确检验法评价差异表达蛋白。利用InterPro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功能结构域的富集情况。

结果

共发现133个差异蛋白,其中表达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为101个和32个。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表明,在蛋白生物学过程中最显著富集的过程为对细菌的防御过程,其次为抗菌体液反应过程。共有19个蛋白涉及对细菌的防御反应过程,其中18个蛋白发生了上调,1个蛋白发生了下调。差异蛋白上调倍数达4倍以上的共有8个,分别为蛋白为溶菌酶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杀菌渗透性增加蛋白、乳铁蛋白、膜相关磷脂酶A2、肽聚糖识别蛋白1、免疫球蛋白J链和蛋白S100-A12。共有8个蛋白涉及抗菌体液反应过程,其中7个蛋白与对细菌的防御反应中涉及的蛋白重叠。通过蛋白互作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抗菌反应蛋白形成了一个包含14个节点和34条边的复杂调控网络,平均节点度为4.86,聚类系数为0.652。

结论

通过TMT标记蛋白组学技术发现,参与对细菌的防御反应及抗菌体液免疫反应的差异蛋白,如溶菌酶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杀菌渗透性增加蛋白、乳铁蛋白、膜相关磷脂酶A2、肽聚糖识别蛋白1、免疫球蛋白J链和蛋白S100-A12,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决定了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首要任务,降低血糖可消除高血糖症状,预防急性代谢紊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治微血管病变并发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预后必须全面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部分降糖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具有降糖外改善和延缓ASCVD、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疾病的作用,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选择。
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及糖尿病足的危害,对中国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筛查研究(China-DiaLEAD)的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解读,介绍中国T2DM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危险因素、防治现状及T2DM LEAD患者初步风险评估模型,推动中国T2DM LEAD患者的早诊断及早治疗,为相关指南的更新提供证据。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既往对于ASCVD主要聚焦于冠心病,而对在我国发病率更高的脑卒中关注较少。糖尿病卒中较非糖尿病有更高的致死及致残率,综合管理策略可降低糖尿病卒中的发生并改善预后。本文主要涉及糖尿病卒中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一级预防综合策略,以及急性与慢性卒中血糖管理。
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等血管结构改变,同时伴有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而微循环的这些变化可通过引发能量代谢障碍、山梨醇积聚和肌醇耗竭及氧化应激异常增高等效应进而造成DPN的发生发展。前列腺素E1、前列环
目的比较成人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分别在成人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自身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年龄在18岁及以上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和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应用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包括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和狭窄。首先比较成人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动
目的评估采用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全国参与《意见》培训的30家医院的320例接受基础加餐时4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将320例患者分为遵循意见组(206例)和未遵循意见组(114例),其中遵循意见组遵循《意见》进行强化治疗,未遵循意见组未按照《意见》中的强化治
目的研究大连地区居民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关性。方法依托中华医学会发起的REACTION研究,选取2011年8至12月期间参加调查的大连地区随访的社区居民,共计10 207人,在2014年7至12月期间进行随访。根据non-HDL-C、LDL-C值四分位将受试者分为Q1、Q2、Q3和Q4及q1、q2、q3和q4组,分析n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与单纯胰岛素治疗在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血糖控制及围产结局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孕早期在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建档、常规产检并分娩的1型糖尿病(T1DM)或2型糖尿病(T2DM)合并妊娠患者。为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二甲双胍联用组和单纯胰岛素组。对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围产结局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
目的探讨肥胖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在接受胃转流手术(RYGB)后3年的MS缓解率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RYGB治疗的肥胖伴MS患者148例,并进行术后3年随访。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数据,包括病程、用药史、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腰围等,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谱、C反应蛋白(C
目的探究正常糖代谢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胰岛素原(PI)的关系,评估SUA对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至12月于海南省海口市和万宁市经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认的999例糖代谢正常的成年人,其中男337例,女662例,平均年龄(44.45±12.97)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问卷调查,并检测SUA、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采用空腹PI(FPI)、FPI/胰岛素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