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拖堂” 不当回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上大多数老师以量对质,讲的过多,过细,而且满堂灌,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创新新思维的空间,老师拖堂上课勉强讲完也会成为无效的劳动。拖堂的几分钟里,学生的心思根本不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均已处在疲惫状态,应有充足的休息以缓减疲劳。
  关键词:拖堂;危害;教师;学生;兴趣我们先来听听一些同学、家长、老师的心声:
  “对经常拖堂的老师,我会对他产生反感、抵触情绪,上他的课总会感觉有一种负担,甚至讨厌这门课。”学生赵某告诉记者。“我坐得久了就会感觉很混沌,特别想出去走走,听课的注意力很难再集中。下课铃一响我就会有一种解脱感。”学生马某称。
  郑州某小学学生家长陈女士称,她的孩子因为害怕老师拖堂,上厕所来不及,在干燥、易感冒的天气里也坚持不喝水。“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总要被压缩,有时刚下课就上课,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放学了,老师却继续上课,我们有时候饥肠辘辘,有时候尿急难耐。”学生也向记者列举着拖堂带来的烦恼。由此可见,拖堂在影响着孩子的健康。”
  “课堂上的45分钟属于老师,超出时间则不属于老师,所以拖堂是一种违背教学规律、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而言,下课后,教室外面的喧哗声、学生的打闹声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听课效果一般比较差。对于老师而言,拖堂时间里,老师讲得快,所授内容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接受,所以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河师大附中学生处的杨老师称。
  一节课的教学可以不必受时间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任意“拖堂”。上课“拖堂”在各校的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虽然各种教育法规无严格规定,但各级领导反复强调不许拖堂,可有的教师在执行上我行我素,思想淡薄,认为这是小事,如果我们仔细的分析,它在教学上的弊端就充分体现出来。
  听课是一项艰苦紧张的思维活动。心理学告诉我们,作为人体思维的指挥部——大脑,在摄取、贮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有一个“显效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转入疲劳状态,甚至出现对外界信息的抑制和“拒收”。要想具有良好的思维效能,必须注意用脑卫生,讲究张弛相济。课间休息正是起这种调节作用的。讲课“拖堂”势必加重大脑的负担。
  人脑与人体内的其他组织器官一样,都需要能量。而能量是靠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分解而产生的。课间不仅需要休息,而且做好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呼吸新鲜的空气,以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向大脑提供更多的含氧血液。科学试验表明,在课间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要比静呆在教室里约高出百分之三十。如果讲课“拖堂”,势必要影响学生的室外活动,无助于提神醒脑。
  我认为拖堂有以下几个不良的影响:
  一、教师拖堂教学效果不好
  长期的观察及来自学生的大量反应表明,下课铃响之后,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振振有词,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却早已飞到窗外,把教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别的班级下课他们的打闹声、喧哗声令人心烦,使学生没有心思继续听下去,有时强迫自己听讲,效果也很差。学生要么窃窃私语,要么关书待发,即使便是正襟危坐,也是心思烦闷,甚至有人还会嘀咕:怎么还不下课。此时,老师所授的内弄学生已无心接受当然就更谈不上有兴趣,勉强肯定是不好的。
  二、教师拖堂会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
  拖堂,使学生的大脑没有正常的课间休息,产生疲倦,再加上学生的反感情绪,便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人的大脑从一个印象很深的思维内容转换到另一个思维内容中,有一个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初步消化并存留记忆(变瞬时记忆伟短时记忆)的过程。而这必不可少的过程却被拖堂所占。拖堂的老师客观上在迫使学生忘记他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同时,拖堂直接延迟了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准备。拖堂影响学生的课间休息,以至耽误学生上厕所而在下节课可能闹笑话。特别在小学低年级中时有发生。这样不可避免影響到下一堂教学。
  三、教师拖堂还会影响学生的大脑及身体健康发育
  下课铃声一响,就有一种自然的放松感, 40分钟的战斗之后,有机会喘气,轻松一下。但有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能如愿以偿,如果这样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坐的时间长了就有一种浑浑噩噩的感觉,或有点按捺不住想出去走走。有时想上厕所,因拖堂而非常难受,有时大小便匆匆忙忙或来不及而非常尴尬,甚至影响了学生生理的健康,连续的上课,会使眼脑等发胀、疲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大多处于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教学科目的设置,教材内容的选择,处处体现出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作息制度也不例外。上课紧张,下课松弛,一张一弛,有节奏地进行,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违背了心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对经常拖堂的教师,上他的课总好像有一种负担,有时学习会讨厌这门学科。
  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如何避免拖堂,造成老师“拖堂”的原因,究其根源,无非有以下几种: 一、教学计划不周、考虑不全,不能很好地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二、对于整个课堂结构的安排以及其他影响教学进程的因素,不能从全局通盘打算并加以有效控制;三、津津乐道于个别、琐碎的知识传授,抓不住重点;四、教学主观随意、缺乏科学性,往往兴致一来,便沉溺于自己的“即兴表演”,或旁征博引,或满堂绕,一旦醒悟过来,也快下课了,只好“拖堂”……这样,这里“悠”点时间,那里“悠”点时间,而那些应讲授内容只好“悠”到45分钟以外去了。
  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老师应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二、老师应主动钻研业务,拓宽理论视野,虚心请教他人。在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的同时,更应从全局、整体的高度上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三、老师应联系生活,在探究教法、服务学生方面多动脑筋,使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在45分钟内,既实现大纲教材的目标,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发展。四、学校考核时,应对老师的授课时间以及教学效率进行考核,从制度上予以引导和制约。也可以鼓励学生到教务处举报老师的拖堂行为。
  当然,并不是一概视“拖堂”为贬义。偶尔出现几回,也在所难免。但是事先最好向学生打个招呼。要知道卡钟点讲课也是一门艺术。为此,教师要充分备课,周密安排课堂活动,适时调节课时容量,善于应变,避免出现前松后紧和“超负荷”现象。要一切以学生为本,不能光顾着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参考文献:
  [1]曾耿峰《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增加趣味元素》
  [2]王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平山中学535400)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指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并了解其地形和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2、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教师良好的修养及品质,促进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教师能够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在生活中,如何提升教师的修养素质,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爱生;宽容;读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104  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中,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发生的频
摘要:本文从对学优生的定义入手,尝试探索和发现优生培养的策略及方法,结合教育实例,阐述了针对不同类型和心理特点的学优生所进行班干部培养,潜优生的转化,学优生自主性发挥和心理素质培养等一系列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优生培养;潜优生转化;自主性发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21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教师的定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摘要:《语文教育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一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向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完成《大纲》中提出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阅读方法;习惯  《语文教育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
摘要: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掌握新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效课堂;学习情境;信息化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近几年的学习实践中,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学生成为学习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一张药品说明书,如果不能读懂这份说明书,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的阅读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非连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呢?笔者以为,在教学中“授之以渔”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 ; 指导  近几年的中考语文命题趋向于一个“活”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思维的有效利用,能为学生创造一片思想自由、开放的天地,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政治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技能。一旦缺乏,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成性思维;危害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色彩感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多管齐下地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美术教学;小学生;色彩;研究 对小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不能以单纯的讲解或纯理论的方式来进行,而应结合小学生直观感知能力较强的特点,结合游戏、生活、音乐等表现形式来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色彩,从而逐渐
摘要: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通过课堂来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如何达到一个高效的课堂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高效课堂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是教师们的追求。但是对于高效课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例如教材、学生以及文本等等。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做出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高效课堂;高中语文;创新教学  课堂是属于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