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能力作为衡量语文学习标准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教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应该多借助课外的读物,培养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提高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力,能丰富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利于个性和人格的发展。课外读物优美的感人故事,文字和图片结合的艺术效果能让学生挖掘蕴藏在心底的美好事物,精神层面得到好的提高。笔者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引言
  与语文学科的课堂阅读相比,语文课外阅读更加有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全面激发。同时,语文课外阅读在客观上还可以达到升华小学生情感、净化心灵以及陶冶人文情操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看来,很多师生并未能做到全面关注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而是表现为忽视课外阅读的心理倾向。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师生认为课外阅读并非直接关系到语文测试成绩,因而对于课外阅读也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大胆进行新课程改革,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能获得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通过阅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高
  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喜欢接触一些新鲜事物,针对这个特点,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性,让他们接触除了语文课本内容外的一些其他读物,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并从阅读中找到快乐,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学生有兴趣的课外阅读,增加了知识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变的很轻松,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1.2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作文的素材只能來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和平时的阅读,经常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在阅读中会对一件事物产生自己的想法,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后,能够辩证的去解决,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文中自己的观点就会更加突出,深受读者的喜欢。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学生理解了语文学习的内涵,对一些精美的文章片段具有了欣赏能力,能够灵活变通的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量,知道如何有技巧的进行写作。
  1.3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修养水平得到提高
  当前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充斥在小学生生活中,比如过度的玩电子游戏和上网,这些不良习惯消磨了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关心,淡漠了人情,也损害了身体。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注意力,从阅读中体会生活的不易,懂得一个人的内在和外在世界,提高他们的情操和美德。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2.1选择合适的书籍
  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该举措必须建立在丰富阅读资源的前提下。反之如果缺少了丰富阅读资源作为支撑,那么小学生很难感受到课外阅读蕴含的趣味性,甚至还会厌倦语文课外阅读。因此在目前的课外阅读具体实践中,教师首先应当为小学生选择适合于自身的语文课外读物,确保小学生在接触课外读物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强烈的阅读与探索热情。作为语文教师来讲,对于现有的课外阅读资源应当致力于整合运用,进而运用多样化与灵活性的方式来提升课外阅读的整体教学效果。具体在整合课外阅读资源的实践中,教师应当善于发掘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资源,然后对于现有的语文阅读资源进行有效的筛选,在此基础上选出适合同学们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征的优秀课外读物。经过全面的阅读资源挖掘以及资源筛选,小学生就可以获得优质的阅读资源,并且在面对课外阅读时也不再会感觉到十分乏味与单调。
  2.2巧用故事,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尤其爱听故事,教师可以设计好下课时间,课上留点时间给学生讲个故事,使学生置身于故事的世界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从而积累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作文水平有显著作用。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学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故事……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阅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3采取问题导入法,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许多学生缺乏阅读的方向感,即阅读什么以及如何阅读。为此,如果要确保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抓住每个学生的问题,并以学生的疑问点为指导工作的起点,以确保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例如,在使用课本教书之前,教师可以先问几个问题,以便学生从问题探索的角度阅读文章,导入此类问题并阅读相应文章的方法,这不仅纠正了课外阅读中缺乏方向感的问题,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阅读问题的产生上应有梯度,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思考,例如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掌握人物的情感和想法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见识,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应点亮学生的阅读之灯,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类型,让学生尽情的阅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婉真.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93.
  [2]赵亚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26-127.
  [3]江红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6(29):33.
  [4]王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兴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8)。[5]陈冬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分析[J].课外语文,2017(02):115.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解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使其提升数学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给出了详细分析,
<正>~~
多次激活井下旁通阀是为了解决随钻堵漏、随钻大排量洗井和卡钻等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石油钻井工具,该阀可实现外循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国外公司已有成熟的商业应用,国内目前
【正】 当前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普通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后果,大家有目共睹,却又束手无策.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进行综合治理.而教
【正】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当长时间
摘要:数学对于现代小学生教育来说,是较为难学的学科。想要提高学校的数学教学水平,可以从提高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分析不同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找到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此种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景教学 对策  分类号:G633.
【正】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这里提出三个问题,供同志们研究时参考。一、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正】 教无定法。如何实施“以美引真,以美启善,以美导行”的原则,不同的教师,面对着不同的教学对象,自然是姿态各别,风貌各异。但,基本的脉络却又是存在的,总的套路又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