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启明灯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e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山里娃/我是山中花/那高高的大山就是我的家/爸爸的脚板走出一条光明路/妈妈的乳汁浇灌万朵花/啊,山花啊山花,满山开/山花呀山花,遍天涯/我把美丽留给家乡哎/我把孝敬献给爹妈……”
  这首《山花》是百色市西林县那劳乡那宾村小学的孩子们常唱的歌谣,每当孩子们唱起这首歌,岑立团总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他看着这群来自边远山区的壮、苗、瑶族的孩子,眼里充满了爱意。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他踏遍深山瑶寨,倾注大量心血才换来的。作为那宾村小学唯一的教师,他不图名,不为利,无怨无悔,尽心尽责,默默在大山里教书,谱写了一曲悠扬动人的赞歌。
  回山里教书
  岑立团在百色市西林县那劳乡的一个边远山村长大,小时候上学的艰辛让他萌生了“长大后要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1991年9月,岑立团考上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一些适龄儿童不能上学,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童年辗转多地求学的艰辛。他的心里难过极了,于是默默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家乡当一名农村教师。岑立团不顾家人的反对,拿着自己的人事档案来到县教育局报到,放弃了在政府部门上班的“铁饭碗”工作。他还主动请求到乡村学校去任教。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被岑立团的执着感动,最后,岑立团被分配到西林县古障镇者黑小学任教。此后,因工作需要,他曾先后调到古障镇央革小学、那劳乡联合小学任教。2000年9月,岑立团调到了那劳乡那宾小学。此后的13年,岑立团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那宾小学。
  来到那宾小学的第一天,岑立团有些傻眼:教室两间,破败不堪;教室里的横梁摇摇欲坠,门窗也只剩下了框,门板和窗扇早就不翼而飞了;抬头看看屋顶,依稀可以看到天空的颜色,大片光斑泄下,瓦片争相“开花”。整个学校没有一间办公室,校园也没有围墙,除了这两间岌岌可危的教室,还有一个坑坑洼洼的泥土操场。让岑立团感到惊讶的还不止这些,开学一个星期了,来到学校注册的学生才有7名。原来,附近村屯部分适龄儿童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杂费而被迫辍学,岑立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开始一个一个地上门家访,劝学生返校。但当他走进学生家里,看到空空如也的房间时,也不禁一阵心酸,更进一步明白了学生为何迟迟不回校,甚至辍学的原因。可学生不能不上学啊,没有知识,就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岑立团对学生家长说:“让孩子上学吧,至于费用,你们就不用考虑了。”为了不让这些贫困的孩子辍学,他帮许多孩子垫付了学杂费,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点钱来给孩子们买书包和文具。
  在岑立团的努力下,那宾村八或屯和南领屯的辍学儿童全部回到了学校。当他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在操场上玩耍,听到孩子们朗朗的书声时,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岑立团挨家挨户劝学生返校的举动感动了村民,家长们都愿意把孩子送到那宾小学读书。人数最多时,该校一学期达到67名学生。十几年来,那宾小学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
  抢救学校财产
  那宾小学是一个偏远山区的教学点,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学校没有宿舍供学生住宿,不少学生每天上学的路程要花4个多小时,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岑立团和妻子决定把一、二年级的学生合并在一间教室里上课,用另外一间教室来作学生的宿舍和饭堂。他则和妻子在教室的旁边搭建了一个木棚居住,与学生日夜相伴。
  2007年,上级拨款给那宾小学建校舍,由于推倒了旧校舍,没有了教学场地,岑立团就带着学生到群众家里租房上课。那年6月10日晚,正值周末,学生全部回家了。傍晚时候,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很快就下起了暴雨。来势汹涌的暴雨持续下了几个小时。凌晨时分,这个靠近小河边的临时教室受到了涨水的威胁,房主出门查看后发觉情况不妙,立即通知岑立团:洪水即将到来,赶快离开!当时岑立团的妻子有孕在身,岑立团自己也正生着病,两人行动极为不便,但是知道洪水即将到来这一消息后,岑立团和妻子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棉被、书包和学校的财产。他们拖着虚弱的身体,借着闪电的光,把学生的衣物和学校的一台电视机搬到了安全的地方。来回几次搬运,岑立团的妻子有些吃不消了,但稍作休息之后,俩人又继续起身试图去搬出学生的大米,可才迈出几步,洪水便排山倒海般地将校舍吞噬了,最终没能抢救回学生的大米。夫妻俩虽然累得早已站不起身,但看着学生的大米被洪水冲走,内心愧疚不已。
  2008年9月,那宾小学的教学楼建成了,虽然只有一层,但也有了两间学生宿舍,岑立团也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他那用板皮钉成的“房间”成为了历史,学生用课桌铺睡的情景也成为永久的记忆。每当看着学生熟睡的面孔,他就会想起踏进那宾小学第一天看到破烂校舍的情形。现在一切都改变了,岑立团和妻子感到欣慰。
  一盏启明灯
  那宾小学的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小小年纪远离父母来到学校,家长们常常放心不下。为了让家长安心,岑立团当起了学生的保姆,义务帮学生换、洗衣服,点蚊香、盖被子。学生头发长了,他就去买理发工具给学生理发;学生生病了,就忙前忙后医院药店来回跑;每逢星期五,他都会在学校等所有的学生家长来把学生接走了才休息,这让许多家长十分感动。
  岑立团既像父母一样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又像心灵导师一样,开启某些学生封闭的内心。山里的有些学生因为环境等种种原因,性格孤僻,对学习毫无兴趣,为了让这些学生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岑立团买了不少心理学书籍,刻苦学习心理学。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名叫蒋利(化名),他从别的屯来那宾小学就读,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岑立团决定改变内向的他,于是特别制订了方案,让成绩好的学生给他辅导功课、让同学们帮他叠棉被等,希望以集体的温暖感化他,可这些都收效甚微。就在岑立团一筹莫展之时,一次偶然的家访,让他找到了打开蒋利心结的办法。岑立团趁蒋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临时决定到他家进行家访。走了几个小时的路程,岑立团赶到了邻村的蒋利家。出门迎接他的是蒋利的母亲,原来蒋利的父亲早已去广东打工多年,家里只有母亲和一个小妹妹。岑立团与蒋利的母亲长谈后得知,蒋利十分想念父亲,于是岑立团决定用相机翻拍他父亲的相片。回到学校后,岑立团把照片展示给蒋利看,他一下子惊呆了,接过照片后便情不自禁地呼唤:“爸爸、爸爸,你怎不回来看我和妹妹啊……”岑立团把照片全都送给了蒋利,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爸爸在外工作,是希望能让你和妹妹过上更好的生活,爸爸一定不希望看到儿子成绩落后,你说是吗?以后,想爸爸的时候就看看照片吧!”蒋利重重地点了点头。从那时起,蒋利的心门悄悄打开了,开始乐于接受同学的帮助了,也开始主动学习了。岑立团感到很欣慰,他还用相机记录下了蒋利的成长。慢慢地,蒋利的成绩提高了,甚至还拿过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
  岑立团就是这样一位“心灵导师”,他就像一盏启明灯,照亮着山里娃的心。有人问岑立团,有能力有条件选择更好的工作,为何执着留在山里教书呢?他微笑着说:“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现在,每当我看到那些可爱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学知识,我就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岑立团默默地在那宾小学扎根了13年,他的妻子也义务为那宾小学的学生煮了10年饭。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他用自己的双手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十几个春秋过去了,他依然站在原地,不离不弃。岑立团说:“大山里的花总有一种别样的美丽,大山里的娃总有一种别样的聪明。我想做一盏启明灯,照耀山里的每一朵山花,照亮山里的每一个娃。”
  (责编 韦 力)
其他文献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县城中心小学)六(4)班学生李元园在一篇题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文章中写下这句话,并讲述了一个自己把迷路的小妹妹送回家的小故事。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表扬,得到怎样的荣誉。真正的道德发自内心,你对社会每个人的爱,就是一份珍贵的道德。”  一个五六年级的学生,能
期刊
3幢雄伟壮观的综合实训大楼在校园内一字排开,30多间专业实习室里配备了齐全的现代化机器设备,意气风发的学生穿梭在饭堂和实验室之间……在容县的职教中心和经济开发区,记者能感受到强烈的现代化气息。  容县的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发展该县的职业教育。根据自治区关于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该县从2008年至2011年,展开了为期3年的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
期刊
近年来,媒体不时爆出与职称评定相关的“丑闻”,有“评审专家公布宾馆房间号公开索贿”的,有“大学教师因职称评定大打出手”的。今年3月,人力社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设立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职称制度考评正在进行改革,将按职业系列推行分类管理试点,目前第一个在全国大范围开展试点的职业系列是中小学,涉及教师1200万人。事实上,对于教师的职称问题,各地已陆续推出了一些改革方案,但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而有关职称
期刊
翻看江苏宿迁市青华中学2013届高三毕业纪念册,可以看到坐在前排的14人,除了最左边一人不同外,其余的13人竟然“惊人一致”地出现在每一张毕业照中,从服饰到坐姿、表情,甚至地下的影子。该校一位负责人承认,除了一张是现场拍的外,其余全部是后期合成的,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以前每年也都是这么做的。(6月18日《扬子晚报》)  【点评】是这些校领导没有摆正心态,把毕业合照当成了一件小事甚至不当回事,所以才
期刊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孔夏萌在《中国教育学刊》第3期上撰文认为,在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实施融合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现有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其真正融入学校生活。校本课程作为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开发时要根据农民工子女来自不同地域的背景差异,讲究教育的针对性和差异性。首先,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和优势,从文化融合、身份认同、心理融合三方面去分析农民工子女的整体需求,确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虞娅娜、张赫、林倩在《全球教育展望》第5期上撰文认为,学习环境是基于多种多样的物的要素、人的要素而形成的动态的“信息环境”,以及学习者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所体验到的“信息总体”,其本质是“学习场”,因而学习环境设计就是一种“学习场”的设计。积极探索学习环境设计的新视角和有效策略,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学习环境角度来讲,学习环境的设计要充分开发和利
期刊
5月15日上午,南宁市壮志路小学的43名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南宁市西乡塘区的“美丽南方”采风。学生们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永安村和忠良村,看到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路面,还有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植物,无比兴奋,手中的相机“卡恰卡恰”地响个不停,有的学生还用本地方言与种地的阿婆交谈,了解种地的知识,并用笔记本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样的采风活动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集体观念,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
期刊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南宁市秀田小学(以下简称秀田小学)由一年级的学生主持了一场“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主题校会。会上,学生们先是表演了快板《今天我来说环保》,反映当前地球环境的现状,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接着展示了在老师、家长帮助下“变废为宝”制作出的漂亮环保服装。这些上台表演的一年级学生俨然专业模特,他们身穿用旧报纸、旧塑料袋和废弃布料等制作成的各式各样的“时装”,用优美的走秀诠释他们
期刊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汪幼辛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第5期上撰文认为,表现性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将学生学习的结果以及个体内在良好的素质充分地外化展示出来,它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在课堂中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表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实现表现性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学的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标准,让学生参与教学单元主题(一节课或一系列的课)的确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肖晓燕在《教学与管理》第5期上撰文认为,课堂偶发事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认知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即事件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二是认知范围外的突发事件,即事件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但已经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待课堂偶发事件,教师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凸显其教育教学价值。在对待认知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时,教师可采取因势利导、见仁见智、对症下药等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