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有效性的提出是近年来的教学新理念,教学不仅注重各种知识、方法的添加、叠加,也要关注其实际效用,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单词、学语法、做练习这样机械重复、教学效率缺失的弊端,所以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体现出教学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产出”大于等于“投入”。“投入”是指教学时间、资源的投入,产出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收获、进步和提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是通过教学活动,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投入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获得实际性的学识或者技能,不仅要满足教学考试要求,也能符合学生自身对于学科的学习诉求,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同步发展。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内涵
  阅读不仅是初中英语考查的重内容,更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其中阅读能力是最重要一环,它是连接理解和表达两者的桥梁,学生通过阅读才能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最后才能运用语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我们以最少的时间、资源投入实现以下目标,即有效的应试和有效的语言运用。
  (一)有效的应试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受到批判,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从理性思考的角度来说,考试在教育中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在较长时期,它仍然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查的一项重要标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仍然要注重满足应试要求。初中英语考试对阅读能力的考查,狭义上指阅读理解这一部分,广义上包括整张试卷都渗透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从阅读有效性的角度考虑,阅读理解这部分要求学生能清晰地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结构,准确地回答问题,广义上整篇试卷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意并回答问题。
  (二)有效地运用语言
  作为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是语言运用的起点,先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才能灵活的表达。有效地运用语言在阅读方面是指对于任何英语材料、信息等,学生能够做到一读就懂,像母语一样熟悉,即使少量的生词也不会妨碍对文意的理解。
  二、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英语学习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教材、环境、方法三方面入手。
  (一)把握教材,深入解读
  教材始终是教学的第一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媒介,利用好手上的教材就是效率提升的第一步。教材的阅读材料不仅仅局限于阅读专题,包括题目、短句都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运用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中、课后。
  1.课前略读,理解文意。在课堂上要提高学习效率,透彻理解教材,需要同学们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既教材预习。在课前,我们要督促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阅读,在一定的时间内粗略阅读全文,一般一篇短文6到7分钟。在这次阅读中,可以不逐字逐句的理解,主要把握文章大意,弄清楚文章讲什么,既谁、怎么样、为什么。为了起到监督作用,在正式开始上课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2.课中精读,理解词句。完成了课前的准备之后,我们开始精读文章,在文章中存在许多新的字词语法,其中有的字词对文章理解没有影响,主要把它作了解学习,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其中的重点字词语法。在学习重点字词语法时,教师要对其意义、结构、相关知识点做全面讲解,并且要让同学们熟记。
  3.课后重读,掌握方法。在经过课前、课中的学习后,同学们对阅读一篇文章的科学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以及学习了其中的重点字词语法,为了加深理解记忆和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对文章重新阅读。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需要思维的高度集中,英语阅读的学习主要是采取默读的方式,这就对于思维的集中度要求更高,而学生在默读的时候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创设和谐氛围,树立阅读信心。通过教学中与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许多同学不愿意读、没耐心读,主要是因为“第一印象不好”,即在看到文章的时候觉得难,不容易理解,所以就不想读。实际上,初中英语阅读的难度是根据同学们的知识积累程度和阅读能力设计,完全在同学们可接受的范围内,而同学们觉得自己不懂是缺乏学习信心的表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不以强迫方式教学,而是“投其所好”,引导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组织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逐步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相对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趣味性。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对学生的吸引力,即课堂教学趣味性,为了提高课堂趣味性,笔者认为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以《新标准英语》初三上册Module 9 Unit 2 Cartoon Stories为例,这一单选主要讲卡通人物,这一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适当的课外材料来教学,比如把英语原文的卡通人物介绍作为材料,以英语原声动画短片作为课堂引入,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教学内容的设置重在灵活,结合生活化、娱乐化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三)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阅读训练常规化
  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它是学生在长期语言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语感、习惯,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老师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好教学方案。教学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早晚读和课堂训练结合,早晚阅读使用较简短的阅读材料,课堂重点阅读学习。在课后时间,可以给学生安排课外阅读内容,或者给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的安排需要组合优化,初中学习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充裕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上、课后两个时间段,课上常规重点学习,课后按照学生的兴趣安排学习,以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
  初中英语的学习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学需要讲求效率、有效性,并且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收获为本。
其他文献
【摘要】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 渗透 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
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学,教师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这些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改革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几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神”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言之有物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我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活跃思维,促进教学效果和幼儿能力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绘画示范,提高幼儿造型能力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要解决简单的造型、色彩等问题,常常需要示范及范画来表现,而利用投影的作用与绘画相互结合,恰恰好似在一块“大画板”上作画,达到鲜明、清
【摘要】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种精神环境就是指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摘要】微型探究教学法视为解决探究式教学在实际授课时的种种限制与问题,而被提出与应用的新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本文以微型探究教学法概念为切入点,就其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思路与策略展开探讨研究,期望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微型探究教学 探究学习  伴随新课改进程的实施与推进,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究教学方法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发展
【摘要】物理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随着物理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理学科的独特特点,使学生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素养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那么素质教育下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对此有一点心得与体会,论述如下。  【关键词】初中 物
[摘 要] 化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内容多,知识碎,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基本知识点,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是解决记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化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分析原因,找出规律,介绍几种化学学习中的巧妙记忆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遗忘规律 记忆方法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普遍反应化学比较难学,很多需要记住的东西总是记不住,直接影响学生
[摘 要] 物理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以发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心理品质为先导。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通过对思维的有效训练,有目点地培养学生地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对常规思路的扬弃,对某一事物的独创的见解,其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