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副词“还”相关的强调标记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还”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用法非常复杂的多义副词,从语义、语用、认知角度观察“还”的义项纷繁复杂。“还”义项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从基本义、中心义向其他方向延伸。《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列举可了“还”的六个义项。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还”的主要用法归纳为四项。《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刘月华等,2001)列出7种意义。其中第7种“表示感情”一项分出:表出乎意料。用于反问加强语气。杨玲(1999)认为
其他文献
《颜氏家训&#183;文章》集中阐述了颜之推的作文教学理论,本文根据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作文教学要求的描述,从创作主体(严谨为文、天赋至上),
研究Lie意义下的允许连续群的变分问题.基于形式变分学方法与Lie群理论方法的联系,得到以下两个定理.定理1:如果积分I= ∫…∫f(x,u,(e)u/(e)x,(e)2u/(e)x2,…)dx相对某有限
大学生在消息标题写作中存在正题句子结构不完整;消息标题与散文、论文和通讯标题混淆;标题与新闻主要内容不符;多行标题关系不清等问题。大学生只有加强概括能力、叙述能力训练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非参数辨识,在线性时不变假设下,对由太阳风变化引起的地磁场扰动进行了研究.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给出了地磁层对太阳风变化响应的宏观外部描述,同
“A是B之父”隐喻在汉语中使用广泛,它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内涵。文章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收集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A是B之父”隐喻表达的语料,将汉语中“A是B之
古代汉语是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和基础理论课。现阶段,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着无统一教材体系、语法体系的问题;还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岩土中的剪切带产牛通常是断裂和失稳的前兆,常引起滑坡等地质火害,对油气或水合物等矿藏的开采容易导致压实带形成.压实带的产生使岩上孔隙减小,颗粒破碎,从而导致沉陷、对油气的
本文对西宁黄土剖面古土壤层S1的721块定向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获得了Blake亚时转换过程中地球磁场化特征较精确的记录。主要结果为:1.Blake亚时位于S1的中下部;与地球磁场方向
用自然正交分量法(MNOC)分析了我国部分地磁台的变化磁场资料,得到了组成中低纬度地区变化磁场的几中主要成分,它们是电离层风发电机电流产生的Sq变化,磁扰电流产生的SD变化,与UT有
压电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USM)是一个具有闭环控制的机电耦合强非线性系统,在大功率情况下,会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现象.其非线性因素主要表现为:(1)定子与动子之间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