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方式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艺术特色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除了我们通常所关注的视觉形态,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方式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审美方式之一,便是“读”。这种品读式的审美,不仅贯穿于园林的宏观和具体等多个层面,更是中国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形态的重要审美方式。
  关键词:审美方式;读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形态,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并自成体系的艺术特征。而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方式,更是这种独特艺术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种文化形态都是在与其它文化形态以及思想意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中进行发展的。而对于园林的审美方式,同样与其它艺术形态的审美方式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方式中,有一种是极为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个字:“读”。中国古典园林在总体布局上,有着明显的划分主题景区的特征。并且极少营造一种一目了然的、全景式的场景。从客观条件上来说,江南私家园林要在十分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尽可能丰富的景致,对空间的细分是其重要手段。而这只是从物理空间层面获得的解释。或者说是只解释了“景区”划分的缘由,而我们所总结的程式是“主题景区“的划分,而非仅仅是“景区”,这就必须从更深层的文化背景里去寻找其形成机制了。
  将园林划分为若干主题景区,实际上是改变了游园者的审美方式。由“观”变为了“读”。而“读”这个审美方式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于受众的传达方式的。“读”本是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方式,其特点是具有时序性,读者要将若干单个的文字按照作者给定的时序线索予以接收,这样才能完成整个信息传达过程。文字进入读者的视线并不能直接传递有效信息,而是要经过读者内心的再次转译,才能实现其表意功能。推而广之,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我们把与之相类似的,也就是说需要以一定的时序性来接受对象所传达的信息,或者对接受到的信息需要进行二次破译的审美方式都可称之为“读”。而其中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时序性,也就是时间因素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要起到很大的作用。
  易存国在《中国审美文化》中对时间因素在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做出过相应的论述:
  每一种时间,无疑都拥有一个自足的空间,想象中循环时间的坐标是虚拟的,而客观意义上的空间坐标是具体实在的。这时,中国传统宇宙观的时空合一便适时地显示其有效性。
  “读”这种审美方式存在于中国艺术的方方面面。比如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本就是建立在文字这个载体之上的,而文字本身就是“读”这种审美方式的来源。因此,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方式首先是用最直接地继承了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方式,此外,书法的本质实则是一门关于书写的视觉艺术,它是在书写的过程中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来传达书写者的审美理想、情感情绪等。因此,欣赏者要去接受和领悟作者倾注其中的审美理想、情感情绪,往往要按照作者的书写时序性,沿着作品的线条在大脑中再现一遍书写的过程。这便是一种“读”的审美方式。在绘画艺术中,也并不是散点透视决定了绘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形式,而是其审美形式决定了其表现形式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散点透视法。这在手卷形式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地最为淋漓尽致。欣赏中国的手卷绘画都是要一边展开一边看,同时把已经看过的部分卷回去,而不是像西方绘画那样一个场景一览无遗。比如《韩熙载夜宴图》几个部分“读”下来便可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山水画,“读”的过程给人一种“在画中游”的感觉。中国的山水画也正是强调营造一种“可游可居”的境界,而其中的“游”正是这种时序性审美的体现。由此可见,带有时序性的审美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读”,是中国传统审美形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因此,这种审美方式也自然而然地会在园林中得到体现,那就是划分不同的主题景区,以一定的线索予以串联,使游园者在游览的过程中会因不同主题的有时序性的铺排而产生随时空变化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而完成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审美历程。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主题景区的划分使我们形成了“读园”的审美方式。这个“读”是在宏观层面上,按照既定的时序线索展开的“读”。而在具体层面上的“读”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此处举一个例子,我们行走在苏州园林的长廊中,经常会发现墙壁中镶嵌着很多大小不同的石刻碑铭。这些碑刻多为名篇名句或者记述园林建造、变迁,以及描写园林精致的文字,本身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加之以书法的形式进行呈现,进一步加深的“读”的层次。在自身具有可读性的同时,也为文字中所描述的景物增加了历史感以及文学感。使得景物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解读价值。遍布于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同样是为园林增加文学意境的重要媒介。所以,欣赏中国古典园林,除了在宏观层面上是用一种“读园”的方式展开,在具体层面上更是以一种解读的方式使园林精致的深层内涵得以呈现。
  综上,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除了在于它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独特风貌,还在于它与其它中国文化形态共通的这样一种品读式的审美方式。掌握了这一点后,我们在对待中国古典园林时,除了可以在传达方式的角度上进行研究,更可以在其相对一面——接受方式上进行全新视角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9
  [2]刘天华.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02-203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动画的根基即为动作,生活中某个动作会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或情感。然而我们看到的银屏中的动画人物,任意一个随意动作,即便是非常帅气的打斗动作,抑或是诙谐幽默的语言动作,一旦单独剥离出来,就不再算是动画艺术了。那么“动作”究竟指的是什么?怎样的动作才能体现动画艺术呢?这就需要我们将戏剧性动作和一般动作区分开来。  关键词:节奏感;表演;感受生活  一、前言  (一)节奏和生活  无论是在我们的生
期刊
摘要:  在《悲剧的诞生》里 ,尼采通过对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的二元冲动及其在悲剧里的融合的探讨,发展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悲剧观。这种悲剧观是尼采整个思想体系重要的基础理论。尼采批判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认为真正的悲剧到了苏格拉底影响下的欧里庇得斯便消亡了。而对于悲剧重生的渴求中,尼采将他的悲剧观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上。  关键词: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观;人生观  一、尼采的悲剧理论  尼采的悲剧理论紧
期刊
摘要:  杜尚认为幽默能够为严肃的思维找到逃避的出口,他的艺术就是用嘲讽和幽默的态度加上持续不断的深刻思考来唤醒别人的思维定势。艺术家最重要的,便是用作品表达观点,而大多时候都在找方向和特点。其实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找自己。杜尚用了10多年的世界,可说非常之快,这不仅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也更基于他的思想。他每一次的改变都如此深奥,当然便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  关键词:时期;摆脱;超越;思维  马
期刊
摘要:侗族作为西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侗族村寨中的公共景观与空间环境具有完善和谐的艺术魅力,湖南通道的侗族村寨在其不断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完善的公共景观体系。  芋头村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距县城9km。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全寨182户,该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建筑沿山谷层层布局,很自然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期刊
校氏祖坟位于河南省中牟县北的雁鸣湖镇,北距东漳村两公里,南距小店村一公里,东距校家岗遗址半公里。西距韩砦两公里,又称校家碑楼。相传校家祖坟占地数百亩,是座望星坟,从建坟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墓室数量不详。  据族人相传,道光23年(1843)黄河决口前,校氏先人(除校先觉少数人迁出外)均安眠于此。仅开封府志、中牟县志记载的人物就多达40余人。墓区北部现存有清朝年间的校秀书墓碑一通。1983年,校
期刊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科技快速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在喧嚣的城市,随着一系列的都市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追求精神领域的享受。因此,一个良好的餐饮、休闲环境就显得相当重要,对于在当代社会中奔波的新新人类来说举足轻重。  关键词:地中海风格;茶餐厅设计;作用  一、地中海风格定义  地中海风格原是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室内设计行业也进入了空前活跃的发展时期。设计师们在进行现代室内设计时,巧妙地将中国传统设计因素和现代元素融合,进而形成一种新中式风格。  关键词:中式设计;现代元素;简约;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主要是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其装修风格不是徒有其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继承符号,而是传承情感、探寻意境。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审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艺术已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渴望,这给设计艺术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更显其生命力。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它们分离。  关键词:艺术设计;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设计方式;人类生活  设计艺术包括服装服饰设计、建筑设计、环艺设计、平面设计、工业产品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大众对文化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交互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性设计,其理念已成为设计创新的新趋势,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强调物质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体验。交互性功能雕塑具有技术性、艺术性与互动性,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并通过科技的手段达到互动体验。在传统的雕塑中,艺术作品与观者之间是单一而又单向的,是“被动的互动”,而交互性雕塑吸引审美客体的参与,作品形态、颜色等的转变由
期刊
摘要:  审美在变、表现形式在变、解读中国画的角度也应该随之改变。中国画一直延续谢赫的“六法论” ,并作为评判国画好坏的依据。当构成学引进中国绘画课堂时我们不难发现以构成学原理来解读中国画无疑是一件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在当今平构和色构更适合解读中国画。至,本文只以平构、色构来解读国画《高台民居》。  关键词:高台民居;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审美在变、表现形式在变、那么解读中国画的角度也应该随之改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