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重生与艺术的人生124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悲剧的诞生》里 ,尼采通过对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的二元冲动及其在悲剧里的融合的探讨,发展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悲剧观。这种悲剧观是尼采整个思想体系重要的基础理论。尼采批判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认为真正的悲剧到了苏格拉底影响下的欧里庇得斯便消亡了。而对于悲剧重生的渴求中,尼采将他的悲剧观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上。
  关键词: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观;人生观
  一、尼采的悲剧理论
  尼采的悲剧理论紧密地和人性中的两种精神冲动的对立和斗争联系在一起。这两种精神便是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具体而言,日神用它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这样个体化的明朗的形体就出现了。明朗的美的外观使得人们沉溺其中,这其实就是一种梦的精神。人们在梦境中可以随意的编织远离苦难现实的幻境,借以忘却暂时的痛苦,因此,梦给人带来的是愉悦、宁静与超脱。“它本质上是梦境中的静观审美,将人生的痛苦、命运的悲惨转化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并且讲求理智,用哲学智慧来升华情感的激动,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和宁静。”【1】而酒神精神则象征着人一种原始的巨大的生命力。它是一种忘我、迷狂的醉。酒神精神要打破一切的个体化原理,使得原始的冲动得到解放。此时,一切都没有了束缚,人与世界的生命成为了一体,人回到了自然。
  日神精神相对来说是更早存在于希腊的原始艺术里。希腊人要面对凶残的大自然,无法抵抗的命运,苦难的生存,必然会产生恐怖之情。“为了克服这种恐怖,希腊人创造了奥利匹斯诸神的艺术中介世界。” 【2】这样的艺术世界是光辉灿烂式的,是梦幻式的。日神给了人们一个美好的幻象,沉醉其中,可以暂时忘却生存的烦恼、对死亡的恐惧。这时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出现给予这种幻象一种强有力的冲击。它使得被幻象所覆盖的苦难与痛苦显现了出来。于是两种精神冲动不断的对立与冲突,而它们经过长时间的斗争后达到的完美结合就是悲剧。
  悲剧的主角是酒神,而日神则是演出的梦幻舞台。悲剧中酒神因素相对于日神因素来说,显示为永恒的本原性的力量。“一切有名的悲剧英雄人物,不过是原来英雄狄奥尼索斯戴着面具而已。”【3】其实,日神冲动创造出来的个体事物都是有限的,是暂时易逝的。酒神代表了一种巨大的原始的生命力,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人们的原始冲动得到解放,人的个体性原理得到解除。人们进入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之中。在酒神颂中我们消解个体性,在悲剧中我们复归一体。“原初的狄奥尼索斯悲剧则是以另一种方式,以一种万物融为一体的方式,让人得到安慰”。【4】这种万物一体所带来的安慰性,使人们相信生命在表面上看起来充满了偶然性,反复无常,充满了未知的烦恼,但在实际上,它却有着自身的圆满性和永恒性。悲剧就是这样一种解脱的方式。
  因此,酒神精神与“毁灭再生”相联系。希腊神话中,狄奥尼索斯小时候被肢解而死。被肢解的经历使其饱受个体化及其毁灭的痛苦。而之后狄奥尼索斯的再生,则是个体性毁灭之后对于永恒唯一的复归。酒神冲动里的破坏因素其实是更能解释永恒生命的无限生成过程的。而这也是人们从悲剧里探求生存意义,追寻生命价值的根本原因。
  二、悲剧与人生
  尼采认为,古希腊的人们渴望悲剧,就是因为人们在悲剧中可以忘却现实,忘却残暴的和悖谬的现实。古希腊人“活在悲剧编织的整体性的充满欢乐的自然怀抱中,人们才不被恐怖所击倒,才能活下去,生存才变得有道理。”【5】所以,在尼采那里,悲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他首先对于苏格拉底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苏格拉底带来了理性和消醒,使得欢乐的狄奥尼索斯精神被当成了敌人而加以抵制,于是希腊悲剧消亡了。它消亡在了欧里庇得斯那里,而欧里庇得斯背后的思想来源就是苏格拉底。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以“冷漠悖理的思考——以取代日神的直观——和炽烈的情感——以取代酒神的兴奋,而且是惟妙惟肖地伪造出来的、绝对不能进入艺术氛围的思想和情感”。 【6】欧里庇得斯使悲剧彻底失去了本真的意蕴,失去了酒神的内核。人们开始进入了不健康的状态。
  苏格拉底带来的知识与理性,产生了日常现实的真理,但是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实在生活的可怖感和苦痛感,这仅仅凭借知识与理性是无法得到实在的解脱的。而艺术的谎言相对于现实的真理是更有价值的。“尼采将真理和谎言的关系再次颠倒过来:艺术、自然、永恒的生命、自在之物构成了更高的真理。”【7】艺术的谎言是一种审美的真理,它可以激发人们生命的永恒意识。
  悲剧消亡了,后来的人们便陷入到了无尽的痛苦之中。拯救人类脱离无尽的苦难的,就唯有艺术。我们要做的就是使悲剧重生。尼采提到只有具备酒神精神的音乐才能使人们在痛苦的人生中得到解脱。所以他给这本书起名叫做《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尼采在本书的后半部中着重探讨了这个问题。他最后寄希望于德国音乐与德国哲学。当然在此之后,尼采于后来的著作里对这样的思想都有所修复。但是贯穿他一生的对艺术和悲剧的认识便是在这本书里打下基础的。
  尼采的思想受到叔本华很大影响。叔本华认为人生下来就是痛苦的,最好就是不要出生。若想要脱离痛苦,就要立即去死或者选择在艺术的观照中暂时逃避。尼采多少继承了这样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但是可贵之处是,他经过了改良与发展的。尼采在根本上是肯定人生的,肯定悲剧艺术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尼采认为,通过悲剧,人们可以创造出一种审美的人生,肯定人生并且超越人生,从个体性原理的苦难之中解脱出来,复归到在酒神精神指引下的归于整体的无上的“太一”中。狄奥尼索斯是经历过毁灭与重生的,这是一种表象被毁灭而深层意志得到肯定的过程,同时,表象被毁灭的越多越说明深层意志的永恒无限性。酒神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对于生命的肯定。具有狄奥尼索斯精神的悲剧,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脱的良方。
  三、结语
  《悲剧的诞生》中所论述的问题不仅仅是美学或者艺术上的学术研究,还有尼采对于彼时德国社会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尼采的悲剧观即是一种极具人文关怀的人生观,它涉及的问题是人类的拯救问题。人们面对未知的恐惧,由此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与痛苦。而悲剧的伟大之处就是可以激发人生的全部生机,让人可以勇敢地面对苦难,直面毁灭,肯定不变的意义与价值。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救。
  【参考文献】
  [1] 刘敏,姜赞东.论尼采的悲剧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04)
  [2] 汪民安,尼采与身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德]尼采,孙周兴.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周国平.悲剧的酒神本质:尼采的悲剧观[J],云南大学校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5]王金礼.超越与徘徊——试论尼采美学的悲剧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6]魏斌宏.复归艺术,叩问生命——尼采《悲剧的诞生》美学内核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四合院是北方民居建筑中最为典型的建筑形式,开封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相较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四合院的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结合形式之一,它是一种建筑语言,是大众生活方式、社会思想、艺术追求的一个忠实记录者,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典中式院窗的设计中,第一要了解所处建筑氛围,配合环境来进行设计;第二要继承优秀的传统地域特色的符号,让这些象征意义的符号能顺利地表达出来;第三要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名族意识逐渐复苏,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风格。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传承传统艺术;中西结合  一、中式元素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式元素的概念,它是以早期清明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的装饰设计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壁
期刊
摘要:  如何在城市转型过程中通过城市品牌塑造为城市实现国际化转型做准备,是全球化时代众多城市的发展难题。市政与公众双方要强化认识,认识城市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做好城市形象准确定位。在城市主题的确定上,要深度的挖掘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城市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只有区别于其他的城市,才能在人心目中留下鲜活的印象。  关键词:国际城市;品牌塑造策略;品牌发展模式  一、国外知名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策略  (
期刊
摘要:城市形象是来自于城市建筑构造、城市文化、城市景观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部形态及风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和评价的总和。城市夜形象在时间上属于城市夜晚的城市形象,一个良好的城市夜形象规划对城市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城市夜形象;灯光照明;规划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社会来临的时期,区域间的综合发展竞争和城市地位在全国范围的重组正在进行,面
期刊
摘要:  人的精神状态要具有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用最纯粹的心态对待艺术。然而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中,很多人都忽略理论的重要性,只是熟练的掌握了绘画技巧。学古人之法,述古人之道,用发展创新态度,要深刻的认识到艺术不是纯粹的绘画那么简单,要结合一定的艺术理论,同自己的对绘画态度,认识加以创新,充分的汲取古人之法,来进行绘画创作。  关键词:理论;古法;创新;道家  一、“道”家的思想作为艺术指导思想  
期刊
摘要:  “文人画” 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艺术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它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有很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贾平凹书画作品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其作品中潜藏的心理内容,进而触摸到艺术家深层的心理内涵,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对自身所从事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开拓新的视觉样式奠定经验基础。  
期刊
摘要:  美术馆也称为艺术博物馆,是专门负责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文化机构。它基本的职能是展示视觉艺术作品,如摄影、雕塑、插画、装置艺术、工艺美术等。其展示的目的是服务公众,丰富广大民众生活,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与求知理想。但是,在当代社会,美术馆也面临了很艰巨的问题,即美术馆的展示手段与欣赏群体存在着相应的缺位,作为这样一个公众的展示平台,如何让公众与展览缩短认知距离,如何让更多
期刊
摘要: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有资源的多样性、文化的厚重性、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决定的,特别是现在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发展,以深度挖掘旅游地文汇内涵为主的“深度旅游”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因而,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资源;系统开发  一、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化
期刊
摘要:  地震是人们无法预知的灾难性自然现象,会带来巨大损失和痛苦。对此人们从未屈服,不断寻找应对方法以减少损失,建设更美好的家园。防震减灾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作为从事城镇、村庄规划的工作人员,应该从地震造成的灾害中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更加用心地把规划做得更好。  关键词:地震;城镇、村庄规划;工程减灾;场址选择;规划布局;道路交通;避难场所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我思绪飞扬,
期刊
摘要:  动画的根基即为动作,生活中某个动作会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或情感。然而我们看到的银屏中的动画人物,任意一个随意动作,即便是非常帅气的打斗动作,抑或是诙谐幽默的语言动作,一旦单独剥离出来,就不再算是动画艺术了。那么“动作”究竟指的是什么?怎样的动作才能体现动画艺术呢?这就需要我们将戏剧性动作和一般动作区分开来。  关键词:节奏感;表演;感受生活  一、前言  (一)节奏和生活  无论是在我们的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