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摄影别样红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深人静时,陈良图还在电脑前进行影像剪辑、编辑制作,只为能够尽快把影集作品给那些翘首企盼的老年人。就连老伴走到身旁,他也不知道。老伴说:“快奔古稀之年,你这样做为了什么?”而陈良图微微一笑,说:“一燕不能成春。老人帮助更老的老人,就是一种幸福。”
  陳良图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自从爱上了摄影,他告诉我:“没想到,我这个老同志,能通过摄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当年学电脑、学上网,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做好社区工作。后来,他在整理家中老人旧照片时,突然觉得将这些纸质的照片转换成电子格式,不仅可以更长久的保存,还能给后代一个念想。于是,他认真翻拍自己家的老照片,并且整理成电子相册。为了能够更好地与朋友们互相学习,共享美图快乐,共同提高摄影水平,陈良图还创建了“良图摄影旅游歌舞老照片影集交流圈”微信群。迄今,微信群里已有50人。热爱旅游的摄友们活跃在朋友圈微信群,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发美图、晒照片到微信群。陈良图也经常在群中与大家分享一些他自己制作剪辑的照片集锦、小视频等,好评如潮。
  林谋志:转业老军人迷上了摄影
  “其实,我觉得摄影爱好对老年人来说挺不错的,既能陶冶情操,又能锻炼身体,还能结交朋友,比打麻将强多了。”今年61岁的林谋志是泉州市鲤城区网络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网名“刺桐鸟”。
  林谋志从小喜欢美术,有模有样地办过学校黑板报、画刊头设计。长大了去当兵,他重拾美术梦,大胆地向《前线报》投稿并被刊登了,于是创作激情勃发,一路“追星”。他看到摄影记者走南闯北,见过许多大世面,真是令人羡慕,于是,他便买了架傻瓜机自学摄影。十八年的军旅生涯,火热沸腾的军营生活让他动情,他用相机记录下中国军人的感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林谋志的摄影作品相继登上《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20世纪90年代初期,老林身为一名少校军官,不忘初心,转业地方工作后,仍心系摄影,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还有诗和远方……
  2017年,老林从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退休后,再也闲不住了,每天除了照顾病重妻子的生活起居外,一有时间,就揣着相机到古城的名胜古迹去寻找最美的画面,或者是到郊外的山乡渔村去捕捉富有特色的闽南风土人情。他经常骑着“小黄人”穿行在古城大街小巷、广场庭院、集贸市场、名胜古迹,随手拍摄下美的瞬间。在外出采风时,林谋志认识了《蟳埔风情》摄影基地的蟳埔女小黄。他们相识之后,善待彼此,心存感恩,没有血缘的他们结下了“父女”情。去年,他的一组《蟳埔渔村民俗风情》参加网络媒体摄影比赛荣获三等奖,并被多家刊物刊登。当老军人手中的枪械变成相机,战场将会变成怎样呢?有一次,林谋志和家人到郑成功公园游玩,走到路口时,他看见路上有一滩积水,路面坑洼难行,便随手拍下照片,向上级反映,这个问题很快得以解决,林谋志得到了丰泽区文明委的肯定和赞扬,并被聘为丰泽区文明巡访员,针对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进行调查,用手中的相机抓拍美中不足之处。又一次,他发现泉州刺桐大桥桥下北端,垃圾堆集如山,蚊绳成群,臭气熏天,卫生状况堪忧,于是他用手中的相机抓拍,然后上传朋友圈。微信群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说他多管闲事,有的说他爱出风头,但也有人为他点赞,说他不事权贵,敢说真话。

  经过林谋志多次反映和媒体曝光后,刺桐大桥桥下的卫生问题才得到了解决。面对相关媒体的采访,林谋志说,学摄影用什么器材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用心拍的照片,都很美。
  当然,林谋志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在退休之时,除了自愿向党组织交上一份特殊党费5000元,他还向王宫社区老人会捐献3万元,以表达自己的爱乡敬老之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摄影,装饰了他们的人生,也照出老人晚年的幸福。这就是三个“老年摄影家”热爱摄影的初衷。
其他文献
《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呈现了多个贴近生活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参照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对本课教材安排的活动进行了删选,并增加了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力求帮助学生初步建构参照物的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参照物与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  教学片段一:体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师:同学们,从视频中我们
大象版《科学》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借鉴国际上STEM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经验,吸收了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科学观、知识观和方法论,采取建构主义、人文主义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布设教学内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科学的主要载体,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
2017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公布,促进了新一轮科学教材的调整修订。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反对知识灌输。从一年级开设科学课,更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青岛版《科学》(六年制和五年制)教科书在第二轮申报中,顺利地通过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十多年来,青岛版《科学》教科书单个年级使用人数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打造真正训练思维的科学课堂。如何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让学生真的学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为思维而教的理念。下面就本人三次教《摆》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为思维而教。  《摆》的第一次教学  在教学《摆》一课时,关于“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学生小组讨论了实验方案,教师讲解了实验方法,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实验。  当汇报实验的时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以亲身经历、“做中学、学中思”为特征的科学实践已成为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科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在低年段,比较和分类是两种思维方法,也是这个阶段主要培养的科学思维能力。比较是确定事物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按照一定标准把物体分门别类。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没有比较就没
小学科學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学段目标里,对于“处理信息”这一项明确提出,1—2年级要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但关键问题是,如果没有详细的观察记录,不像中高年段那样“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描述信息时,是否能将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准确表达出来?特别是当信息量较大的时候,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表述完整、不遗漏?这就必须借助记录单了。 
关于胡大一,网络和纸媒对他的介绍很多:中国心血管界的顶级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北京军地多家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主任委员、“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获奖者……  胡大一的看病过程,有一个“内核儿”值得一说,姑且叫做:胡大一的“减法”,“减法”应是医生题内应有之义,减去病症,减去疑虑,减去负
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明确指出: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學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在许多项目学习或STEM背景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表现为:过分重视作品和成果,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的产品无法真实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较多但感悟较少等。这些问题导
体育总局召开学习贯徹2019年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3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在京召开学习贯彻2019年全国“两会”精神会议。总局局长苟仲文就总局系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全体在京总局党组成员参加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树安,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冯建中分别传达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精神,介绍了会议的情况,对会议精神
嘉兴市“智慧教育云课堂”自2月10日启动以来,运行情况总体平稳,社会反响良好,其中也有南湖区小学科学团队的一份力量。  团队接到承担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录制任务后,教研员阮翔老师第一时间集结骨干人员,召集南湖区全体科学教师开展教材解读线上培训。面对全新改版的教材,团队感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家在集体备课、互动交流中逐渐理清教材脉络,一边录制,一边优化拍摄的器材和场景等。  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