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以亲身经历、“做中学、学中思”为特征的科学实践已成为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科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在低年段,比较和分类是两种思维方法,也是这个阶段主要培养的科学思维能力。比较是确定事物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按照一定标准把物体分门别类。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分,就没有分类的依据,因此比较能力的培养在低年段非常重要,在很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用到比较的方法。下面根据《纸制品》一课的教学探索,来讨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一些措施。
  《纸制品》一课是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在第三单元《家中的物品》中,学生主要认识各种各样的材料,辨别物品中所用的材料,了解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不同的物品可以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三课之间层层递进,逐步展开,学生不仅要辨别不同材料,简要说出常见材料的性能,还要深入了解某种材料(纸)的一些性能。《纸制品》一课,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纸入手,深入了解纸的性能和用途。学生在多次的观察和比较中认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因此,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我做了以下探索:
  精心选择观察对象,在观察中进行比较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精选观察对象。在《纸制品》一课中,我选择了复印纸、纸巾纸、牛皮纸和皱纹纸这四种“纸朋友”。这四种纸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纸朋友”,有利于他们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进行观察和比较。此外,这四种纸在外部特征上有一定的区分度,复印纸、纸巾纸、牛皮纸、皱纹纸在外部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在性能上,这四种纸可以形成一定的认知冲突。在吸水性和韧性方面,学生对纸巾纸和皱纹纸会存在一定的认知分歧。这样可以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比较动机。
  教学中,依据观察材料的结构性,先出示复印纸和纸巾纸这两种区别比较大的“纸朋友”。学生观察比较后,能够很快发现它们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再出示牛皮纸和皱纹纸,引导学生与前两位“纸朋友”进行比较,进而发现这四位“纸朋友”的不同。在比较它们外部特征的不同后,再比较它们的性能。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基础上,设计比较活动,通过不同纸的外部特征的比较到不同纸的性能的比较,逐步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发展比较思维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纸制品》一课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首先,进行限时观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找出不同纸的不同点,找到的不同点越多越好。学生通过揉一揉、摸一摸、拉一拉、甩一甩、撕一撕等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观察和比较活动,在紧张有序的活动中保持着探究的积极性。
  然后,采用接力汇报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研究结果。接力汇报增加了生生互动,让学生获得了分享的喜悦。
  最后,进行拉纸环大赛和擦拭水比较,看看哪种纸韧性大,哪种纸吸水性好。学生先猜一猜,然后试一试,最后得出结论。在富有趣味性的比较中,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也提高了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我确定了比较的等级,让比较活动更加精细和具体。学生在用不同感官观察纸的活动时,开始只关注纸的极软、极硬和极薄、极厚等容易区别的特征,而比较软、比较薄的特征常常被忽略。为了提高学生比较的精细度,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比较:“你是和谁比较的?”“如果复印纸的硬度是一颗星,那牛皮纸的硬度应该是几颗星?”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找到这些纸的细微区别,区分它们的差别等级。这样,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得更多,其比较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精心设计板书,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教学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它不仅是教学结构的视觉呈现,也是课程精髓的提炼,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板书既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又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在《纸制品》一课中,我精心設计教学板书,使比较不同纸的探究过程更有条理,更有逻辑。在板书上,先呈现四种不同的纸,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它们软、硬、厚、薄、轻、重、光滑、粗糙等外部特征。然后通过比较,对不同纸的外部特征进行等级区分。在观察外部特征后,比较这些纸的性能,也用一定的等级标准加以区分。这样的板书设计,既体现了教学过程,也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将学生的比较思维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一张思维导图。
  利用科学词汇,让思维的表达更加准确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会接触到一些科学词汇,运用科学词汇表达是准确描述科学事实的需要,也是科学学科的特征。但是,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还处于发展阶段,所掌握的科学词汇不多,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指导。
  《纸制品》一课,观察比较两种纸的不同时,教师利用板书整理学生的比较结果,并引导学生使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让他们将科学词汇和具体的比较活动建立起联系,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词汇的内涵。语言是科学思维的载体,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借助语言表述来进行。通过指导科学词汇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比较思维发展搭建脚手架,可以培养他们运用科学词汇比较和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纸制品》一课中,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比较活动,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比较思维能力,发展了科学思维。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体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着力培养他们的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科学课也一定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由于低年段学生在注意力、语言表达、观察能力、科学探究意识等方面都处在初级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提升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要适当开放户外考察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考察能力,要开展“探究—研讨”式教学,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  把握学生特点,开展游戏化教学  组织小学低年段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又要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再针对这些特点精心安排
在英文文献中,经常会看到大概念、核心概念、基本概念、主要概念、基本观点、核心观点、主要概括等,这些词的意义很相近。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认为,组成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原理应该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它们被称为核心概念。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核心概念位于学科中心,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它们源
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实现学生全面参与、学习主动有效、素质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需要科学教师深度解读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下面以《制作笔筒》一课为例进行分析。  教学分析  1.教学背景  《制作笔筒》是人教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制作小物品》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工程技术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认识一些简单而又常见的工具,并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
大石,原名石进旺,一个魁伟俊朗的北方汉子,话语不多,目光沉静。  大石给人一种深深的厚重感。他谦和诚实,无一丝傲气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种苍桑、坚毅的目光,一种笑傲林泉的风骨,他才气内敛而无一丝张扬跋扈,大石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实力派画家。  新古典主义  大石是一个古典主义者,就像他的画,凝重而不沉重。  他的作品魅力在哪呢?  大石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研究历代各门各派的山水画艺术,他的悟性高,历代“大家
深度教学是深入学科本质、触及学生心灵深处、体现学习过程本质的教学。在深度教学的发生过程中,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批判性地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思想,建构认知,并能够迁移运用。  在具体的科学课堂中,如何实现深度教学呢?笔者在执教《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时,在不同班级分别试教,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旨在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制造认知冲突,将思维引向深处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小学阶段学生学科素养的规定,教材编写者的职责是把这些规定变成可供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案。不同的教材依据不同的学理和不同的创意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方案,就像房屋建筑设计都得遵循结构力学的原理,但并不妨碍盖出的房屋可以是千姿百态的一样。  科学素养包含不同的面向。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做了如下的描述: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
《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呈现了多个贴近生活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参照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对本课教材安排的活动进行了删选,并增加了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力求帮助学生初步建构参照物的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参照物与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  教学片段一:体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师:同学们,从视频中我们
大象版《科学》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借鉴国际上STEM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经验,吸收了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科学观、知识观和方法论,采取建构主义、人文主义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布设教学内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科学的主要载体,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
2017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公布,促进了新一轮科学教材的调整修订。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反对知识灌输。从一年级开设科学课,更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青岛版《科学》(六年制和五年制)教科书在第二轮申报中,顺利地通过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十多年来,青岛版《科学》教科书单个年级使用人数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打造真正训练思维的科学课堂。如何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让学生真的学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为思维而教的理念。下面就本人三次教《摆》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为思维而教。  《摆》的第一次教学  在教学《摆》一课时,关于“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学生小组讨论了实验方案,教师讲解了实验方法,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实验。  当汇报实验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