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绿色高質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是以生态友好、保护环境以及控制化学农药使用为根本目标,通过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技术手段合理应用高效栽培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还能保障水稻的生产安全,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增加水稻的产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希望对水稻的绿色优质化生产起到一定帮助。
  一、优质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1.品种选择问题
  安徽江淮地区处于南北交汇之地,适宜的水稻品种庞杂,加上收购政策导向影响,种植者往往选用高产品种,优质品种储备技术较弱,制约了水稻产业化发展,大部分农户在选择品种时忽视了优质品种的选择。
  2.栽培技术问题
  水稻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因为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技术要求严格,播种期、密度、除草、施肥以及农药使用、田间水分管理等,都影响到水稻产品的质量,大多数农户由于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影响,不应用新技术,比如过早播种和老秧栽插(受水利条件影响,有些农民栽插50天上的老秧)、不注重钾肥的施用,导致水稻生产很难达到优质的要求。
  二、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栽培要点
  1.生产地选择
  生产地的选择应该以附近无工业污染为前提、浇灌用水无污染、灌排便利、土壤肥沃为基础。这是确保水稻产品优质的前提。
  2.品种选择
  品质的优良与否,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品种选择直接关系着水稻是否优质高效。水稻的品种较多,在品种选择上首先要把握品种本身的优质等级,一般要求国标二级以上,其次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病虫特点,选择抗病品种,以减少农药的使用。第三,要结合茬口,选择适宜生育期的品种,比如晚种品种生育期不宜过长,以确保霜前安全抽穗扬花灌浆。
  3.完善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适龄栽插
  水稻播种期的确定,应该以茬口腾出为前提,品种生长要求为参考。如果是直播,主要考虑播种时是否能够确保水稻的安全抽穗,如果是育秧栽插,则要按照茬口腾出时间向前提前20—30天左右,必须改变清明就盲目育秧栽老秧习惯,确保机插秧秧龄20天左右,手插秧在30左右。以保证分蘖能力,防止出现主茎穗抽穗后继续分蘖现象发生。
  (2)培育壮秧
  宜选用小弓棚旱育秧技术。湿生叶旱生根。旱育水稻秧苗,根系发达,有利于栽插后快速成活和分蘖。选择背风向阳、方便排灌,土壤肥沃,含有较高有机质的田块作秧田,最好是地下水位在30cm以下的菜园及旱地。按秧田面积与大田之间1:25比例确定秧田,秧田播种量为40g/m2。播前晒种、强氯精等浸种,播种之前,要在秧床中施浇足够的水,保持秧床10cm以内的土层含水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最后,秧田的管理标准要求培育秧龄大约在30天左右,叶龄在6叶左右,苗高控制在25cm左右。从播种时间开始,要控制环境温度,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度左右。如果是水育秧,播种密度同上,摒弃两段育秧方式,减少劳动用工成本。种植大户宜采用机插秧技术,根据机插秧要求,培育生育期15-20天、播种均匀密度较高的水稻秧毯,以确保机插秧栽插均匀。栽插前要施好送嫁药,减少二化螟一代虫量。在育秧田,悬挂诱虫灯、性诱剂等捕虫设施,重点捕杀二化螟一代的母代成虫,对控制一代幼虫效果明显。
  (3)本田栽培管理
  首先,整地及栽插。在对本田耕翻、整地之后,要求其达到地表干净整洁、寸水不露泥、上糊下松的标准。秧苗的种植要求每隔2m左右留出30cm的丰产沟,插秧时深浅要一致,不能丢穴。栽秧的深度大约在2.5cm左右;其次,科学施肥。施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肥料运筹。施加有机肥的同时,每667m2的本田还应该施用纯氮肥10—12kg,五氧化二磷5—7kg,氧化钾10—12kg。氮肥运筹中基肥、蘖肥、穗肥以及粒肥的比为5:2:2:1。②基肥。每667㎡的本田应该施以腐熟有机肥2000kg左右,锌肥1.5kg左右。③蘖肥,施以足够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也要尽早,大约在移栽后的7天,秧苗成活后追施尿素;最后,水分管理。水分的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浅水活棵,插秧过程中,要保持浅水层,切不可灌溉深水。②薄水分蘖。分蘖期内要保持薄水,从而提升水温及土温,加强吸肥能力,保证根系健康生长,提升分蘖成穗率。
  4.做好病虫害防控
  水稻从苗期开始,就有稻瘟病、纹枯病、后期主要有稻曲病、穗颈瘟等,重要害虫主要有稻蓟马、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等。病害防控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根据菌源、气候和品种感抗病等特点等在病虫预报的基础上加以防控、害虫防治主要是在害虫发生早期虫龄较小时及时防控,采用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低毒农药相结合,捕成虫、杀卵和低龄幼虫。在病虫预报基础上,及时有效预防害虫危害。在农药使用上选用对环境友好对益虫低毒的化学农药、植物农药,减少化学污染和农药残留。
其他文献
一、育苗或播种  1.种子或扦插苗处理  严禁选用药剂浸种和包衣种子。种子育苗时,播种前用em菌液200-300倍稀释液拌种,用量以拌匀即可;扦插苗严禁药剂浸蘸,扦插育苗时,用益富源em菌液300-500倍稀释液浸蘸扦插苗底部。  2.育苗床与育苗基质处理  苗床育苗时,播种或扦插前,施用em菌液发酵有机肥作基肥,用量为100-300公斤/亩,施肥后使用em菌液500倍稀释液灌透苗床,若施用普通有
期刊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2.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就我国水稻种植产业而言,无公害且高品质的水稻的栽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充分参考水稻实际种植工作,详细分析了养殖田种植水稻的优势,并具体阐述了养殖田无公害、高质量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殖田;水
摘 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具有较高单产的水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  水稻类型逐渐丰富起来,其中优质无公害水稻被大家广泛的认可。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间接关系到国民生产生活稳定。本文系统详细阐述了无公害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希冀为接下来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水稻;无公害;种植;病虫害  水稻作為粮食中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于中国,
摘 要: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绿色高营养的蔬菜有利于补充人们身体所需的各项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们自身的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蔬菜的营养价值追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各类蔬菜的高产栽培工作也逐渐提上了日程。西兰花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为了获取蔬菜经济效益最大化,关于西兰花高产栽培管理的相关技术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摘 要:半干旱地区常年少雨,降水量偏少且通常比较集中,对造林成活率有很大影响,由此造成了大面积的荒山。为了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改善,需要加大力度开展造林工程。由于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为了达到更好的造林效果,需要积极的引进抗旱造林技术。本篇文章通过介绍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目的是为了在提高油松的整体存活率,帮助林业自然环境得到大幅度的恢复。  关键词:油松;营养杯育苗;抗旱造林技术  在半干
摘 要:选择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是提高水稻栽培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嘉花1号”是嘉兴市农科院采用杂交育种方式培育的晚粳品种,该水稻品种自2002年开始示范种植以来,一直有着良好表现,在巢湖南岸、庐江、长丰等地均有着广泛种植。现将晚粳“嘉花1号”的品种特性和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晚粳稻;嘉花1号;播前消毒;病虫害防治  一、嘉花1号的品种特点  1.品质优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市设施蔬菜大面积发展,以及种植年限的增加,致使土传病害愈发严重。土传病害是一种复杂的病害,狭义上说是指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等)积累造成的病害,大连地区主要由镰刀菌、黄瓜织球壳菌等真菌引起,是一种分布面广、危害重、较难防治的植物维管束病害;广义上说还包括连作障碍、土壤次生盐渍化、化感作用等引起的土传病害。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