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的任务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34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任务的设计了。任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要以真实的社会情境为基础,蕴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简单的讲,任务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完成的一些事。例如,一篇文章、一幅图画、一张表格,也可以是一份调查报告,一个网页等。
  那么,任务设计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呢?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有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为了同时考察学生的多个知识点,有时会“生造”一些不符合生活实际的任务。比如,在考察学生电子文档的格式设置时,会要求把一首四句诗的四句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字体和不同的字号,这就是生造的,因为任何书都不会这样排版,这样的任务就不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好任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注重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领域中联系生活的、可体验和实践的最基础的知识,学会掌握各种工具操作技能的规律,在应用实践中形成能力。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知识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记忆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计算机各硬件部分的名称、功能、主要性能指标等,学生会觉得抽象枯燥,不愿去记忆。于是教师设计了一个“我家要买新电脑”的任务,假设学生家里需要配置一台新电脑,让学生自己上网了解,配置一台新电脑,哪些硬件部分是必须的,这些硬件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以及当下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趋势等。由于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配置一台新电脑在每个学生的家庭都会发生,学生也都想为自己家里出一份力,于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兴趣也十分浓厚,最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非常好。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学生才会乐于探究。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需求和愿望,继而主动而有兴趣地学习信息技术。
  二、任务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在与学生共同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任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完成“遵义红色旅游”这个项目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收集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等景点介绍,线路安排的话,难免有些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有的教师给学生确定一个“虚拟身份”: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型的旅行社,需要给外地去遵义旅游的旅行团安排一个两天的行程。旅行社里有经理、有财务、有导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认领”一个身份,然后由经理负责旅行线路的安排,导游负责景点的介绍,财务负责费用的统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种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全身心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培养的不仅仅是从网络上搜索信息的能力,更多是信息筛选和处理的能力,是信息素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化成了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三、任务设计应有层次性
  一节课上有时会有好几个学习任务,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设计任务的层次性。掌握信息科技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所以在设计任务时要十分注意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容量、重点和难点的分布、前后联系等多个方面,一般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比如在设计“利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这一任务时,可以按照教学的要求分成以下几个任务:1、电子小报的策划,涉及的知识点有文字输入、修改、保存、格式等;2、报头与版面的设计,涉及的知识点有文本框、艺术字等;3、内容的修饰和编辑,涉及的知识点有图片的应用和表格的使用等。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前后任务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使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任务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面临困难时能迎难而上,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觉的去解决一个个的任务,这样掌握的知识也会比较牢固。
  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必须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层次性和互动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历史的学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每一节历史课都有一个知识体系,确定教学中心是收获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的原动力在于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地方点拨学生,指引方向;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纠正和指出错误的地方,带领学生自主地从联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我国的小学教育也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改革推进。而小学语文在吸收改革成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接纳多元的文化,这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充满了时代性和生命力。然而要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贯彻到实处,就必须要结合实践对改革的成果进行检验和完善,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从而创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高效的小学语文教育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0    众所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祖国未来蓝图的设计者,这个职业光荣而圣神,如何紧跟时代的教育步伐,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好每一节英语课,让学生学到无限多的知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们要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勇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浅层嚼肌超声形态与肌电活动,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垂直颅面结构的变化对嚼肌形态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探讨安氏Ⅱ~1类错
摘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离不开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学好语文很有帮助。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试从识字教学、古诗教学、作文教学等活动中探究,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概要:在课改的实施中,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流于形式,缺乏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思维与激情的碰撞,缺少学生的真心话。殊不知,有效对话教师能实现了对学生真正的引导;通过有效对话,师生的心灵距离拉近了;通过有效对话,学生的个性有了彰显……  关键词:有效;平等;宽松和谐  G623.5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
目的:通过对安氏Ⅰ类青少年男性牙特征的遗传度研究,探讨遗传因素在安氏Ⅰ类青少年男性错畸形发病中的作用。  对象和方法:1.选取252例骨龄在Cvs3以上的安氏Ⅰ类青少年男性作
【中图分类号】G633.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的:探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患者,经套筒冠义齿修复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牙周病伴游离端缺损欲行套筒冠修复的患者,修复前对患者基牙进行完善的牙周序列治疗和
摘要:语感,即对语文灵敏的感觉和理解,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情能力。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感;思维;阅读;鉴赏;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424.1    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