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仕女图的风格特征及其成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仕女画在传统中国画的宝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的转变,仕女画中的仕女形象也从宋元时期的庄重秀美逐渐演变为明清时期的具有病态美感的柔弱清秀。封建礼教的桎梏和审美观念的转变是明清时期仕女形象具有病态美感的关键。
  [关键词]明清仕女画;风格特征;病态美感;审美转变
  一、明清仕女图的风格特征
  仕女画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的仕女画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闪烁的明珠,是中国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仕女画的表现对象皆是以女性为主,采用传统中国画中的笔墨技法,创造的女性形象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极具研究价值。仕女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的转变,其中的仕女形象也随之改变。明清时期的仕女形象也从宋元时期的庄重秀美逐渐演变为具有病态美感的柔弱清秀。封建礼教的桎梏和审美观念的转变是明清时期仕女形象具有病态美感的关键。
  1、明清仕女图中的仕女形象
  明清时期,多种多样的世俗生活,使得明清仕女画与之前的仕女画有所不同,更加具有赏玩性,并以高雅思想为主导同时还要顾及世俗风情,创作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仕女形象。仕女画发展至明清时期,随着审美观念的改变,仕女画中的仕女形象也与之前大有不同,从唐代的丰满浓丽、宋元的庄重秀美逐渐演变为具有病态美感的柔弱清秀,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唯美主义的色彩,以此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明代仕女画中的仕女皆是姿态轻盈柔美匀称,面容俊秀,举手投足间展现出女性所特有的恬静雅致之美。明代是仕女画艺术的成熟时期,仕女画家们用极为精湛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幅杰出的仕女画精品,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例如:“周昉复起,亦未能过”便是指仇英所创作的仕女画。仇英将自己工笔重彩仕女画的深厚功底在其《贵妃晓妆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图中所绘的杨贵妃及其宫女虽为唐代宫中的仕女,但她们在画中的形象早已演变为明代文人心中最为理想的状态。画中的仕女皆有着修长的脖颈、柳叶般的细腰与唐代仕女画中以胖为美,有着丰盈体态的仕女形象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个朝代,仕女画在传统中国画的地位急剧上升,甚至超过了山水、花鸟等表现题材。清代仕女画的创作开始逐渐摆脱日常生活,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概念化和程式化,仕女画家们的审美追求也逐渐转变为表现女性柔弱清秀的形象,并使之带有一种病态的美感。画中女子无论是何身份,贵妇,仙女甚至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等都拥有着修长的脖颈、柳叶般的细腰、削细的肩臂、体貌修长,鸭蛋般的小脸、细长的眉目、樱桃般的小口、无不将女子的柔弱清秀,黯然销魂的神态,小家碧玉般的精致韵味以及独特的病态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清代仕女画将文人画中的表现技法融入到仕女画中,使其所绘仕女具有优美的姿态、崇尚的风格、淡雅飘逸。
  明清仕女画不仅在仕女形象上展现出女子特有的柔弱清秀的特征,还在各种细节方面来衬托主题,例如画中仕女的发髻样式以及所穿服饰等。明清女性的发髻样式为衬托出女性柔弱清秀的审美特征,仅有凤髻、蝉鬓以及堕马髻这几种。这几种发髻样式所具有的风流飘逸的特征正是明清仕女画体现仕女形象气质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衬托女子所特有的柔弱清秀的形象,在衣着方面服饰具有飘逸性是必然的选择,衣着质地轻盈如纱,衣裙随风飞舞,是女性肌不胜衣、弱柳扶风气质的完美展现。
  2、明清仕女图中的情与境
  明清仕女画追求着淡雅清新、缠绵幽怨的情境,将画中蕴藏的“哀怨凄惨”的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步伐已经开始混乱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末世的繁华使得明清时期的仕女画家们内心极为煎熬,想要改变现状却又无能为力,想要慷慨报国却又报国无门。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明清仕女画中表现欢快场面的几乎不曾出现过,其所表现的各种题材皆流露出悲春悯秋的忧伤、年华已逝的惶恐、离人渐远的哀愁。从审美上看,悲剧比喜剧更能动人心弦,明清仕女画就成功的以“悲剧”的情境打动人心。明清仕女画家们经常将宋词的词意融入画中、或者根据词意作画。例如:费丹旭就常以宋词词意作画。他在画中将秦观的“雨打梨花深闭门”词意展现的淋漓尽致,着色极为淡雅,画中黯然伤神的少女,动人心弦。
  二、明清仕女图风格特征的成因
  1、封建礼教的桎梏
  明清时期的仕女画中的仕女拥有着修长的脖颈、柳叶般的细腰、削细的肩臂、体貌修长,鸭蛋般的小脸、细长的眉目、樱桃般的小口、这些无不将女子的柔弱清秀,黯然销魂的神态,小家碧玉般的精致韵味以及独特的病态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病态的美感来源于封建礼教的桎梏,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虽然儒学发展成为后期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重大,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摧残也日益严酷,对女性的禁锢更为严厉。仕女画中展现出仕女柔弱清秀的形象,是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桎梏的真实反映。
  2、审美观念的转变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明清仕女图中带有病态美感的柔弱清秀的仕女形象,滿足了一些达官显贵和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需求和欲望,明清女性被迫缠足形成的“三寸金莲”就是病态美感的最好证明。女子裹足行为在当时已是普遍现象并被大力提倡,致使女子变的弱不经风,正如朱淑真所写的:“凤鞋儿小,黛眉儿蹙”将缠足女子外出游玩,双脚酸痛的真实写照。在“儒家文化”中强调男尊女卑,女性被迫裹正是这一观点最好的证明,可见在明清时期,女子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绘画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于是这种具有病态美感的柔弱清秀的仕女形象应运而生。
  结语
  明清时期,在封建礼教的桎梏和审美观念改变的情况下,具有病态美感的柔弱清秀的仕女形象应运而生,它是对明清社会的客观现状的真实再现,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倍倍.明清仕女画柔弱化形成的原因及审美特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17-118.
  [2]梁婷.明清仕女画艺术特色及其成因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1.
  [3]王宗英.明清仕女画的特征[J].大连大学学报,2006(10):78-82.
  [4]王宗英.中国仕女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世代相承的文化瑰宝,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它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面临着各种新的复杂情况和艰巨压力,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解决大规模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研究;传统博物馆展出方式不能满足人
期刊
法国哲人伏尔泰有言:“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这句话在历史爱好者群体中可谓脍炙人口;这句话在伏氏生活的十八世纪毫无问题,不过切不可把它当作在德国历史所有时期都可以运用的“格言公理”;出身瑞士阿尔高的小贵族鲁道夫·哈布斯堡在十三世纪德意志诸侯在皇帝空位期针对觊觎者波西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尔二世的内战中被推上了皇位,然后他的后代通过联姻分别攫取了低地、波西米亚、匈牙利的统治
期刊
【摘要】: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在公共服务实践发展中,为回应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核心内容。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众不断提升的需求,还可以帮助公共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共服务质量受到政府重视,也进行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完善。本文从公共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提出解
期刊
【摘要】: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基础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而煤炭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有目共睹、触目惊心的,如何做到有效做到煤炭开采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环境;影响;策略;  煤炭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已经引起了有关人们的重视,由于煤炭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与大气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密
期刊
【摘要】: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是当代解释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真理与方法》标志着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诞生,并以“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为开端,从审美的历史性、理解性等角度分析了艺术作品。  【关键词】:解释学美学;《真理与方法》;历史性;理解性;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一门以人类存在方式为基础而产生对某种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他认为哲学、艺术、历史、法律、宗教等一切人类创造物都是具有理解和解释意义的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社会上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可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法制建设滞后、政府监管缺失、媒体引导不当以及人们自身素质不高等。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人们的利益;加强网络监管,建立网络实名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向全社会传播道德正能量以及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等都是提高社会道德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道德;滑坡;网络
期刊
【摘要】:随着21世纪的飞速发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互联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生活、工作与之有着密切联系。会计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与会计电算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将各个学科结合在一体的边缘科学。并且有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数据量大,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数据结构复杂,安全可靠性要求高,计算机方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集中化和自动化,及时性和准确性,人机结合系统等区别。  【关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的实质成了企业里专业人才竞争。二十一世纪,企业最需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因此,企业能够又快又好的发展的关键是管理好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政工师这一职业的工作性质跟人力资源管理类似。,而政工师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所以他们的自身修养与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能力息息相关。所以政工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得不
期刊
【摘要】:在工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已经不满足人工操作所带来的生产效益,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制造出众多的机械设各,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及质量。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正向自动化方向快速迈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不断的研究及实践,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1.1设计方案落后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他们都经
期刊
【摘要】:苏联剧变时,俄罗斯曾幻想能迅速融入欧洲文明,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但是,近20年来,俄罗斯却历经曲折。面对发展道路的实践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巨大反差,俄罗斯社会开始反思过去,理性审视曾经否定的苏联历史。考察剧变前后不同时期俄罗斯各界对斯大林、对苏联历史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探寻俄罗斯重评苏联时代的背后动因,可以看出,俄罗斯对斯大林及苏联历史的评价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重评斯大林及苏联历史已经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