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只为经世济民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经教育自己的学生:“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
  
  [人物档案]
  林毅夫,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
  1978年获得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随后在台湾军队服兵役,任“陆军中尉”;
  1979年5月,从金门冒险泅渡来到大陆,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1981年赴美留学,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博士后。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1987年回国。1994年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
  1994年发表重要著述《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名列世界经济学家第237名,全球华人经济学家第2名。
  
  6月,北大的朗润园,亭台错落,花木扶疏,经过主人多年的精心整修与呵护,整个园子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曲曲折折绕过三进庭院,抵达了一间阔大的办公室,记者终于见到了经济奇才林毅夫的庐山真面目。
  采访林毅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约多次才得以成行。据说在全国各种场合常有许多慕名的记者要采访,他总是避而不见。有人不解,新华社的一位老记者说:“他很低调,不爱接受采访。”
  握手的时候,我抬头看看这位传奇人物,他脸上挂着微笑,亲切自然,并不像传言中那样难以接近。相反,他那又浓又长的眉毛,让人觉得他是一位慈眉善目、飘逸不凡的长者。
  林毅夫引我们到靠近门口的沙发落座,他身后的台案上奖牌、奖杯林立,其中有一块金色牌匾格外引人注目,上书“经世济民”四个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林毅夫的一生。
  
  夜渡海峡回大陆
  
  一位朋友说,提到林毅夫,她眼前就会浮现出如下场面:一个高大的男子抱着两个篮球,在海水中飘浮。因为这经历太过离奇,他前半生的传奇故事,比他的学术成就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林毅夫本名林正义,出生于台湾宜兰的一个平民家庭。尽管林毅夫向来都不愿多谈“年轻时代的故事”,但在他的学生间传说,当年的他,亦是我们宝岛上“红与专”的楷模,被树为全台湾青年学习的榜样。
  1979年,林毅夫被派驻金门担任陆军上尉。此时的林毅夫思想已有所变化,他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心中涌起对祖国大陆的无限向往之情。
  然而,浅浅一湾海峡,却将他硬生生地隔在了对岸,使他心中的“大中国思想”无法实现。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林毅夫抱起两个篮球,泅渡2000多米,来到了大陆。
  1979年的大陆,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百废待兴,而台湾却早已开始经济起飞,关于他为什么要冒着“叛逃”的罪名,来到大陆,岛内群众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多年以后,面对媒体的提问,林毅夫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在那边我日日看到大陆的山水,不游过来,我内心就不能平静。”朴素的两句话,蕴含了当年这位爱国青年最真实的情感。
  他曾对香港《亚洲周刊》的记者说过,作为昔日台湾青年的楷模,他泅水到大陆的思想转变,“不是从哪一天开始,而是长期不断思考的结果”,熟读史书的他,在“保钓”运动、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等诸多事件后,萌生出一个坚定的想法:“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要对中国作贡献,就要到大陆来。”
  就这样,27岁的林毅夫在福建省登陆了,或许是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正义”,他把名字改为“毅夫”,远走他乡的他,只有靠坚毅面对未来。
  游览了两个月之后,林毅夫决定读书,几经辗转,他这个“来历不明”的人终于被北京大学“收留”,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其实在台湾,他已经获得了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继续读书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陆,然而这个选择,却让经济学研究成了他的毕生职业与终生追求。
  
  师从大师舒尔茨
  
  一年后,林毅夫再逢奇遇。这一年,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来华访问,临走前到北大演讲。由于林毅夫懂得经济,英语又出众,被指派为舒尔茨教授的翻译。在今天看来,除了“缘分”无法解释这次相会,就是这个简短的接触,舒尔茨对林毅夫倍加赞赏。
  回国后,舒尔茨给北京大学经济系和林毅夫本人写信,盛情邀请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为他争取到了奖学金。1982年,林毅夫怀揣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证书,来到了芝加哥大学,已经退休10年的舒尔茨破例将他招为关门弟子。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学理论几乎都与芝加哥大学有关,芝加哥大学俨然成了世界经济学界的麦加。迄今为止,芝加哥大学已经出了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是有名的“宽进严出”的学校,每年都有1/3的人读博士拿不到学位证书。林毅夫是他那一届30多名学生中唯——位在4年中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这是他以4年没走出芝加哥大学校门为代价换来的。1986年,林毅夫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林毅夫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身在台湾的家人十分挂念林毅夫,当林毅夫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不足时,家中曾给他汇款资助。不仅如此,即使在林毅夫已功成名就的今天,其哥哥林旺松还出资在北京大学设立中国经济研究奖,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得以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以促进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加强青年学生与经济学家的联系,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继续深造。
  
  与妻儿异国相聚
  
  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也生于台湾。
  陈云英与林毅夫第一次见面是在大学联谊会上。二人一见如故。尽管双方家庭的差距很大,但陈云英从言谈中觉出林毅夫是个关怀民众、胸襟宽广的人,内心为之深深吸引,以至于总有一种“他就是我”的感觉。1975年,陈云英毕业后,林毅夫送给她的毕业礼物是一套中国锦绣河山画册。两颗年轻的心再也不愿分离,陈云英很快即与林毅夫结婚,第二年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陳云英在一所中学里教授语文。一天下课回到家里,林毅夫给陈云英端来一杯开水,然后坐在她身边,一本正经地说:“如果我不见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陈云英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1979年5月16日夜里,林毅夫真的突然不见了。
  当时,陈云英的儿子已经3岁了,又身怀六甲。家人都以为林毅夫不在人世了,立了林毅夫的牌位。但是,生性倔强的陈云英坚决不相信,她经常以泪洗面,坚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数年后,陈云英突然接到林毅夫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欣喜若狂,当即决定前往美国,与丈夫团聚。1983年,陈云英带着6岁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辗转赶到美国,才见到了魂牵梦萦的丈夫,两人抱头痛哭。
  在美国的4年中,陈云英和林毅夫不在一个城市。陈云英一边带孩子,一边上课写论文。她花一年半时间拿下了美国爱丁保罗大学特殊教育硕士学位,又拿到了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1984年,她曾回大陆参观。1987年6月18日,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的第8天,她就追随丈夫回到了北京。
  在创业的道路上,陈云英备尝了人生的艰辛,但是她的业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同,她的品格受到人们的称赞。由于成绩突出,她还被推选为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常委、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她多次与林毅夫一起参加全国政协会议,被人们称为“夫妻议政”的典范。
  陈云英是我国第一个拥有特殊教育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在我国是首屈一指的特殊教育专家,如今已成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领头羊”。   


  
  感动于“吾道不孤”
  
  2005年“五一”,林毅夫被评为全国劳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很谦逊地说,自己在境界上与张秉贵、王进喜“有差距”,而这个奖对他,“激励远大于奖励”。
  其实林毅夫大可不必如此谦虚,了解他的人,无不感叹于他的劳动强度。在林毅夫宽阔的办公室里,高大的书柜里摞满了书籍,由此可以窥见一个学者苦行僧般的生活。
  据说,林毅夫白天忙于授课和社会活动,夜间则忙于经济学论文的写作,对于这个传闻,跟随他数年的秘书陈曦说:已接近真实的林毅夫了。
  成名以后的林毅夫有一句名言:“将军最大的荣耀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还,学者最大的荣耀是累死在书桌上。”而在芝加哥大学的日子里,他正是以同样的信念和惊人的毅力,跨过了国内外经济学教育的鸿沟。
  1987年,35歲的林毅夫,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学博士中最早的“海归”。由于在农业方面的出色研究,他被委派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的兼职教授。
  当时国内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都还未成系统,即使是北大,也只有少数几位教师能够教授西方经济学。受过西方严格学术训练的林毅夫归来后,立刻让北大学子耳目一新。
  据当时林的学生、现任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姚洋回忆,第一次和研究生们见面,林毅夫就给大家出了一道题:假设你现在从北京去新疆贩西瓜回来卖,应该进什么样的西瓜呢?是当地最好的西瓜,还是一般的西瓜?请说出道理。
  学生们全愣了,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啊,根本摸不着头绪。其实这只是个简单的成本问题,因为运输成本相同,所以应该进好西瓜。放在现今,即使普通本科生都能回答出来,但在当时,这种思考方式带来的震撼久久挥之不去。
  后来姚洋成了林毅夫的研究生。写毕业论文时,一位老师说,林毅夫指导的论文都特别“俏”,研究做得深,问题取向也很有新意。
  林毅夫一直试图用这种“新意”的方式改造中国的经济研究,希望将国外系统的研究方法引入国内,但是凭其一人之力,总有些孤掌难鸣。
  1994年,林毅夫联合易纲、海闻、张维迎等几个志同道合者,在北大校长吴树青教授的支持下,在北京大学校园里建立了一个“特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希望将那些既熟悉国情,又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经济学家吸引回来,为国家经济发展尽些绵薄之力。
  可以想见,起步时充满艰辛。中心仅有的6位研究人员和3位行政人员,待在一座老式办公楼的两间半办公室里,全部资金都要自己募集。1996年初,中心首次到美国招聘,当时来应聘的只有十几个人。据当年参与应聘并被录取的姚洋说,那年月想回国的经济学人才特别少,而当时中心所能提供的待遇,只有福特基金会每年资助的一万美元,比美国一个经济系留学生的收入还要少,并且这笔资助限期两年。可以说,那时加入中心的“海归”,都与林毅夫一样,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与经世济民的理想。
  在林毅夫苦心孤诣的经营下,现如今,中心已是中国经济政策研究的重镇,一个非官方的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它不仅将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系统介绍到中国,确立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准则,推动了中国经济学与世界的交流,还成为中国领导人信任的一个智库。
  弟子已逾三千的林毅夫总是说,他们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让这个全由“海归”组成的研究中心,能够存在、发展并发挥作用。的确,在无数中国经济学子心目中,“CCER”(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英文缩写)已经沉淀为一个标志,一个课堂与“朝堂”结合的圣地。就连中心现今的办公地点朗润园,也被认为有“王者之气”。
  2001年10月16日,林毅夫深情满怀地写下了一篇《万众苑记》,在对新建办公院落心旷神怡的景致描述一番后,他笔锋一转,写道:“留连四顾,抚今追昔,心悦之余,不禁慨然……”
  其实何必慨然呢,看着欣欣向荣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心中应当是“吾道不孤”的感动。
  
  对政府“忠助良多”
  
  2003年2月,对“三农”问题素有见地的林毅夫发表了一篇文章,引来了轩然大波。在这篇题为《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的文章中,他公开表示不赞成对农业进行补贴。观点甫一抛出,便招致多人围攻,形成了一场沸沸扬扬的大论战。
  以官方的观点来看,这场论战是以林毅夫的失败告终的,因为政府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依然出台了对农业直补的政策。对此,林毅夫并没有丝毫不快,尽管他仍坚持自己推论的内在逻辑,但是“政治家对经济政策的考量比经济学家的限制条件要多得多”。他说,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看中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的经济思想,而没有照着哈氏在信中所写的那样去做,“中国领导人并不总是听经济学家的。多数情况下,经济智囊们的意见只是在与领导人所思索的问题不谋而合的时候,才会发生作用。”
  尽管明了作为学者的局限,林毅夫仍然对政治谏言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且从最初的农业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的经济问题。凡有经济政策讨论,林毅夫几乎每“役”必与。
  在教育家、经济学家、官方智囊、社会活动家、名士以及民间随意授予的各种头衔当中,林毅夫最喜欢的是经济学家,其次恐怕就轮到“官方智囊”了。在为自己人生划分的三个阶段当中,他承认,最有价值的就是从1988年迄今,这一阶段形成了一个一以贯之的,以经济中的要素禀赋、政府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自生能力为分析框架的学术思想;用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研探中国经济现象;以独特的视角提出新的发展、转型理论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并以官方或者半官方智囊身份,影响了中国经济政策十几年。
  这段自述,以及林毅夫多年来的作为,充分展露了一个学者的政治追求。一方面,回国以后,他连续担任了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央极为倚重的经济学家之一。另一方面,他一手操持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成为重要的非官方经济政策研究机构。从1994年成立起,国家的主要政策讨论该中心都有参与。
  


  尽管外界评价现在CCER的风头不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样强劲,但林毅夫坦言,“我们自己的热度一直没减”。
  总是带有一种谦和君子之风的林毅夫经常说,他的谏言,多半带有一种“野人先曝”的心情。而事实却是,他的观点大部分都变成了政策,被否定的情况实在少之又少。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高频率地听取过林毅夫对经济政策的意见。中国最近两任总理的专家问计会,他都曾参加。“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林毅夫领衔的200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也为决策层所采纳。最近,已经升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林毅夫,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的智囊团当中。
  有人说,林毅夫对中国政府“忠助良多”,也有人看他不惯,将其归入“御用经济学家”之列。对别人的评价,林毅夫向来淡然处之,只在一次采访中,面对众多臆测,他回答说,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学家,自然希望研究的成果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以造福于世人。
  随后,他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有百千人之能力者应该为百千人服务,有万千人之能力者应该为万千人服务。“我追求的是自己能够对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大贡献。”林毅夫说,这才是他抛妻别子,父母去世时不能膝下尽孝、坟前守灵,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祖国大陆的根本动因。
  (摘自《中华英才》)
其他文献
[人物档案]  蒋晓松,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1951年生于上海,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蒋君超与著名电影演员白杨之子。博鳌亚洲论坛主要推动者,中日电视节主要推动者。  1969年~1977年,在安徽省莱安县农村插队。1978年~198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任职。1980年前往日本考察研修影视。3年后回国。由其制作的反映女科学家徐凤翔事迹的电视报告片《小木屋》在第28届纽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电视导演奖,
期刊
王树彤曾在微软工作6年,从普通职员一直做到事业发展部经理,之后到全球市值最高的思科公司任市场部经理,一年后加盟卓越网,并出任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个公司的管理、业务运作、市场及与合作伙伴的关系等。她有长达10年的IT业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中国的IT市场有独到的见解。  业界盛传王树彤是一位不可多见的美女CEO,而见过王树彤的朋友都说,她本人看上去比照片还漂亮,一头飘逸别致的短发,越发衬托
期刊
成功之前,她也渴望拥有财富  成功后,她将金钱看得很淡  如今,她平衡着人生的得与失  快乐体验着丰富多彩的人生    1992年,大学毕业不久,王秋杨和丈夫张宝全为了筹集50万元拍自己想拍的片子,选择了下海。他们完全没想到,十几年后竟然拥有了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集建筑施工、装饰装修、物业管理、海洋运输、酒店管理、影视文化、网络通讯、国际投资等于一体的今典集团。旗下不仅有10多家成员公司,而且建
期刊
蔣晓松说自己不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蒋晓松也不愿意人家说他是个企业家;蒋晓松没有走出他的导演情结——蒋出身电影世家,早年负笈东瀛学习影视导演,捧回过中国第一个电视导演大奖。  早在多年前,蒋晓松就不再玩“电视”,因为在海南博鳌他发现了人间仙境,他要把导演的激情铺排在那片山、河、湖、海之中,创作人生最佳作品。  在集蒋晓松10年之精血创意的博鳌水城,世界瞩目、亚洲关切的大事——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
期刊
时下,正当不少大学生感叹就业难、赚钱难时,一个仅读过两年技校的西北女孩,却从“e时尚”中发现商机,在短短4年内赚了170万!她设计的个性鼠标垫不仅卖遍北京、上海等地,而且飘洋过海卖到了国外,连世界上最大的零售采购商沃尔玛都打电话向她订货……     小小鼠标垫里找商机    2000年4月的一天,26岁的刘玉芬陪一位朋友买电脑,回来时发现对方少给了一个鼠标垫。待到返回索要时,却听到几位顾客正在抱怨
期刊
□口述/刘 静文/张振中    在欧洲,巧克力被称作“甜蜜梦幻”。在情人节,女孩子收到的往往不是玫瑰,而是个性十足的香醇巧克力。洛阳女孩儿刘静从中受到启示,她独创北京首家“爱情巧克力DIY吧”,引得情侣们怦然心动……    未出校门先挣得第一桶金    我1979年出生在洛阳郊区一个农民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差,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就下决心自己赚生活费。  第一年寒假我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应聘到一家乳业
期刊
“正宗卤鸡蛋,一块钱一个,吃了还想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皮衣挥泪大甩卖,卖机会,卖优惠,实惠啊……”   类似以上的吆喝声,可以说在中国各地比比皆是,令人烦不胜烦。可今年32岁的打工汉曹明仁却在这些通过便携扩音机里传出的刺耳的广告声中,发现了商机!他通过替人录制便携扩音机里的广告,一年居然赚了近10万元!     帮人录“吆喝”能赚钱    2002年6月,曹明仁失业了。失业后,他跟随
期刊
广州有一位年轻人,只花1.8万元就红红火火地办起了一家“报社”!不过这家“报社”出版的“报纸”都是“发行量”很小的“喜报”,读者只限于要求“上报”的新郎、新娘及其亲戚朋友,最大“发行量”也没超过500份!但这家“报社”的“社长”却拿着月收入2万元的“高薪”!  他是怎样将这个时尚的新鲜职业,做得有声有色而又利润丰厚的呢?    新婚打工汉决定大赚“结婚喜钱”    1993年,贵州青年李志旺来到广
期刊
张素梅出生在井冈山下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一家6口的生活全靠父母土里刨食,日子过得异常艰苦。初中毕业后,年仅14岁的张素梅为了弟弟妹妹能继续上学,主动放弃升高中的机会,南下打工。  然而一切并非像张素梅想像的那么容易。张素梅先是进入一家制衣厂工作。可是,快到月底发工资时,因劳累过度,张素梅不小心将一件衣服烫坏了,结果被老板扣掉了所有的工资并炒了鱿鱼。张素梅伤心地哭了。  这时,张素梅动了回家的念头,
期刊
目前我國有各类宠物5000多种,宠物市场的潜力至少在150亿元以上。于是,各大城市纷纷涌现出宠物超市、宠物医院、宠物摄影店等。一位农大毕业的年仅25岁的甘肃农村姑娘,以自己独特的慧眼瞄上了“复活宠物”这个创业行当。她没有甘于做一个宠物医院的护士,而是独辟蹊径发掘出一条新鲜创富路——为上海人“复活”宠物。靠着制作栩栩如生的宠物标本,在救“活”一只只可爱小动物,给都市寂寞的人们带来了欢乐的同时,她也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