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实例类比的生物学教学多维应用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j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生物学课程抽象界定、概括与展示了各类模型、结构以及过程,教学中学生往往因其抽象而难以理解。以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比较、特异性免疫过程为例,提出了生活情境类比、实际功能类比、宏观事件类比的教学方式,以期促进实例类比在生物教学中的多维应用。
  [关键词] 生物教学;生物学模型;类比教学;生活实例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建议板块中指出,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高中生物知识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尤其涉及细胞、分子和生理学等方面的,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对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提供图片、视频、模拟实验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实例入手,利用易懂实例进行类比,助力概念理解。
  一、生活情境类比,感悟生物学模型
  [实例1]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认识
  理解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完成,形成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相连,此时学生对“一條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结论能够接受;但到了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学生对染色单体的数目产生偏差,对DNA复制之前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产生疑惑。
  类比实例:将着丝点类比成户口本,理解的关键点放在“姐妹”二字。在DNA复制之前,一个户口本上就一个人,既然只有一个人就不与他人构成“姐妹”关系,故此时染色单体数为0。DNA复制完成了,但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类比成这对“姐妹”在同一个户口本上,染色单体数为2;到了有丝分类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类比成分家了,即原来的“姐妹”又分到两个户口本上了,此时每一本户口本上的人自然也就不构成“姐妹”关系,因而姐妹染色单体数为0。
  二、实际功能类比,理悟生物学结构
  [实例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
  理解难点: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那样复杂的细胞器,如好氧性细菌没有线粒体,怎么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蓝细菌没有叶绿体,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类比实例:把一所学校类比成一个细胞。在这个学校里只要有学生、各学科老师、校长,理论上讲,即使没有教室,也可以在校长的统领下完成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是每一次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要在校园里寻找相关学科老师和学生,效率较低。而教室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这样,教室就可以类比成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器,校长类比成DNA,各科教师和学生类比成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所以,原核细胞虽然没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但仍可以完成相关生命活动。以此进一步类比推理,一个没有教室的学校,为了提高效率怎么办?只有缩小校园的面积,让寻找变得简单。故而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都是小于真核细胞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生命活动的效率。
  三、宏观事件类比,品悟生物学过程
  [实例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理解难点:两大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比较复杂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仅靠流程图的展示学生很难理解免疫过程,对两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更难以完整描述和认识。
  类比实例:将免疫过程类比成多兵种合作杀敌,具体过程如右图所示。
  类比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寻找其间所遵循的共同规律,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既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亦是科学发现的有效途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妙用学生易懂的实例进行类比,可以有效助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用的易懂实例一是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角度出发,让实例真正易懂,二是要比较直观,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不能太庸俗,三是要防止学生把生物学概念与类比对象完全等同起来造成错误。课堂上运用类比方法旨在培育学生生物学思维方式,教会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方式,恰当地利用类比思维,使得生物课堂更有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原本抽象晦涩难懂的生物学概念理解更到位、认识更清晰。
其他文献
[摘要] 法治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法治素养是法治教育的价值旨归。法治素养的培育成效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法治中国的推进进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学中要明晰法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在情境创设中树立法治信仰,在文本学习中渗透法治知识,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思维,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法治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
[摘要] 基于三层文本解读理论,在文本释义层,紧扣铺陈渲染的特质,提取关键词;在文本解码层,展现铺陈渲染对营造情境的作用,对制造行文波澜的作用,对描绘人物的作用;在文本评鉴层,关注铺陈排比对女儿情的刻画、对英雄气的衬托。  [关键词] 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铺陈渲染  《木兰诗》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属于“家国情怀”单元主題课文。它记述了木兰女
[摘要] 语感是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尺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加强情感体验,有效联结生活,在充满生命气息的学习氛围中,扎实培养语感,萃取语言智慧。  [关键词] 语感;阅读教学;自然生长  学习语文,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那么,在统编教材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以为,可以凭借课文这一载体,从个性积累、情感体验、项目学习等方面入手
[摘要] 体育中考实施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方向更加明确。同时,初中阶段学生文化课业负担不断增加,这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了诸多挑战。如何让体育家庭作业落到实处,有效助推学生体育成绩的提升是研究的重点;实施策略上,从作业的选择设计、布置平台、反馈评价、成绩记录等角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  近年来,苏州市体育中考改革后,体育总分由40分变为50分,这一政策变化让很多学生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民乡村旅游创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社会嵌入理论认为,个体嵌入于特定社会关系和结构中,依据其嵌入程度作出相应的符合个体主观目
[摘要] 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态阅读的构建,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阅读要求和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认知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了解阅读需求,呵护求知欲,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热爱阅读、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具体表现在目标的选择性、方法的灵活性、活动的互动性和课堂的发展性四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阅读;目标;方法;活动;课堂  近年来,生态教育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实践。生态教育尊重全体学生,关注学
[摘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在STEM教学理念的渗透下,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好农村小学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注入新活力、新养分。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STEM教育目前在全世界中小学教育中应用广泛,STEM课程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
[摘要] 运用三层文本解读理论,从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角度进行文本解读,通过挖掘教学价值,既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重视其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以致用。  [关键词] 《藤野先生》;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  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提出阅读教学中的三层文本解读理论,以《藤野先生》为例,通过了解背景和提取关键词进行文本释义,继而解码文本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呈现文本评鉴思考,探
[摘要] 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主阵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构模型,让学生会学;强化数学模型思想培养,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 教学研究;教法设计;数学建模;潜能开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的建模和用模问题上升为模型
[摘要] 专念的培养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及创造性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检验学生专念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培养效果,在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倾听、自主时间支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展现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课堂互动情况为观察维度,通过课堂观察检验学生专念培养效果。  [关键词] 课堂观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念  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人们将专念定义为一种积极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