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着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r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来自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培养小学语文老师的老师,一名执着的朗读者。25年来,我一直朗读着。一个人朗读,和我的学生一起朗读,和老师们一起朗读,和孩子们一起朗读,甚至和家长们一起朗读。因为,声音是语感的最直接形式,朗读是传承经典的最直接方式。
  25年的朗读,让我感觉:朗读如荷,她不蔓不枝,她亭亭净植,她香远益清。
  一、初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一直都是一个不太自信的朗读者,虽然我一直都以对朗读的忠诚而自满。
  一次次地,觉察到传到耳朵里的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好奇怪;一次次地,又是听着别人对我声音的夸赞,而逐渐寻找着对朗读的自信。
  最忘不了的,还是第一次给我自信的,25年前大学课堂里的一次不经意的夸赞。她是一位美女老师,教我们《教师口语》课。她的第一节课上,当我做完自我介绍后,她说:“你的声音很好听,可以唱唱歌。”也许,她是出于专业直觉的不经意夸赞,就像现在我在课堂上夸赞我的学生。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一个稚嫩的、迷茫的,积蓄了很久、涌动了很久、徘徊了很久的朗读者,突然听到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种肯定,刹那就像雨巷中的“我”,见到了丁香姑娘一样,一下子找到了让我朗读的力量。
  25年来,我邂逅了那么多美妙的声音,唯独那句“你的声音很好听,可以唱唱歌”最好听。
  25年来,我一次次消费着老师的这句夸奖;一次次地激励自己:老师说了,我的声音很好听;一次次在朗读中掘出自己声音的最好处。
  我像极了那只蜻蜓,一旦发现小荷初露,便毫不犹豫地挺立上头。
  二、静默: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四年的高中执教生涯,给我的感触就是静默、静默,静默到耳朵里只充斥着笔尖在试卷上滑行的沙沙声。
  这沙沙声,成了我朗读着的梦魇。我所希望的琅琅书声,渐渐被一片片沙沙声,掩埋成了沉默。
  本应高诵着的唐诗宋词,变成了无休无止的沙沙声;本应朗读着的散文小说,变成了无休无止的沙沙声;本应是“此花此叶长相映”,现在却成了“翠减红衰愁杀人”。
  四年后,我带上对朗读的希冀,毅然离开了那片静默之地。
  三、破茧: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那是14年前的又一次对话,是我的教研室主任和我,记得她的语调轻柔又略带为难:“王老师,你的声音蛮好,有一门《朗诵艺术》课,你能接住吗?”
  或许是书生意气,或许是严冬后的第一个春雷,我没有任何犹豫地接了。倒是我的教研室主任略显惊讶,因为这门课荒了很久。
  真正教起这门课,才发现,不是热爱了,坚持了,就能教好了。朗诵除了像朗读一样用声音塑造形象之外,它还是一门表演的艺术。
  接下来的朗读生活,就是拜师学艺、不断模仿、反复揣摩。
  有时候,深夜了还在忘情地朗诵:“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我估计邻居会说这人有病;有时候,跟夫人闹翻了,就对着前上方45度角,激愤地朗诵“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来发泄不快;有时候,骑在电动车上还念念有词:“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就这样,朗读着,朗读着,逐渐感觉气声相通了,图文相融了,言语有温度了,人优雅如荷了。
  令人惊喜的是,我上小学的女儿耳濡目染,突然有一天拿回一个琅琊路小学校园小诗人的称号,还在全校朗诵她的诗;令人想不到的是,学生说起我,就说那个教朗诵的老师,反而忘了我是小语教法老师。
  突然有一天,我顿悟:何不把朗诵的文本用文学课文代替?何不把朗读的技巧融入感情朗读教学法中?两门课一下子通了,我也变得特有自信,因为在教学法老师中我朗诵最好,在朗诵者中我教学法最好。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指向儿童的朗读研究是一个灰色地带,语文老师能解读出文本里的感情,
  却不知怎样准确地朗读出来,朗诵
  专家懂得朗读技法,却又不熟悉
  教材。
  朗读着,其实就是准备着。10年前,我的“童向感情朗读”破茧而出。我曾用诗意方式这样描述她:“每一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要想把话心递进童心,就先要抓住儿童的耳朵,要想抓住儿童的耳朵,就要先找到童声的位置,就要用儿童喜欢的声变,去召唤儿童心理节奏的预期。让节奏适合儿童心力张弛的起伏回环,适合儿童预期所应有的满足与惊讶。所以,我们的朗读必须先从儿童出发去改变自己,又要向儿童出发去改变儿童,用儿童喜欢的声音,和儿童一起读,带着课文里的感情,和儿童一起读,和孩子一起倾听声音里的语文,这,就是童向感情朗读。”
  正所谓:“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四、成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真正让我的朗读有突破的,还是4年前学校安排我到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挂职校长,一周有三天泡在小学。
  又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对话,这次我成了听众。
  一位老师上一年级课文《蚂蚁和蝈蝈》,读完第1自然段“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老师问:夏天热吧,谁能说说热的感受?学生说完后,老师提出要求: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第一句。第一位学生读完后,老师问大家她有没有读出热的感受,大家说没有。第二位学生还是不理想。第三位学生读得好,大家说感受到夏天的热了,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老师接着往下问:这么热的天,蚂蚁在干什么?
  接下来的课,我没有听下去,这段对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如果是第一位学生,一定会问:老师,我哪里读得不够热?我如果是第三位学生,一定会这么想:不好意思,老师,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把热读出来的。本来水到渠成了,却戛然而止。是啊,怎么读才能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热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关键词“真”,用拖腔加重读的方式处理下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一学就会。那以后,我愈发关注朗读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并反复地朗读揣摩,尝试解决办法。当年便提出了朗读教学中的“三腔三调”问题,凝练出了“四定法”“五基调”等关键策略,逐步摸索出自己的童向感情朗读的基本功和技巧体系。
  渐渐地,我更多地走入课堂,走进更多的群体;走出南京,走向全国的讲坛,甚至走入世界华文教师中间。
  在大学,我要求我的学生大声朗读,从声音里去解读语文。
  在小学,我为老师示范,和老师互动,用朗读技巧改变朗读行为,用读式教学补充语文课堂。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7月,我在上海“新经典大讲坛”上带着全国的1300余位老师,一起朗读《青蛙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
  在课堂,我自己下水,给学生上课,了解儿童的学情,体会老师朗读时的感受。我用变声技巧,给南京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的一年级孩子读《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与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和壁虎妈妈的对话,他们开心地围着我,不让走,还要听。我和南京宝船小学的200名学生一起朗读《安塞腰鼓》,读得激情澎湃;一起朗读《桥》,读到惊心动魄。
  在社区,我带着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告诉家长们如何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朗读。
  读得我热泪盈眶的,是去年到安徽宣城特教中心送教,我陪着智障儿童一起朗读《秋天》:“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他们那特殊的声音和相互温暖的激励方式,让我热泪盈眶。
  读得我最失态的,是前年到四川西昌,有一位老师让我朗读她为自己瘫痪的母亲写的一首诗。读着读着,我声音哽咽到无法继续,鼻涕粘在话筒上,拉出多长,但没有人笑。我是哭着读完,他们是哭着听完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就是声音的魅力,这就是朗读的力量!
  朗读者,讓我们一起朗读着!
其他文献
成语是长期流传下来的习惯使用的词组或短语,大都出自典故。成语有整体性的特点,作为完整的词来运用;有定型性的特点,不可抽换颠倒词中的任何文字。恰当地运用成语,能使语言简练,生动形象。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加以运用。可是,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学生所知道的成语屈指可数,真正懂得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实际上,很多教师空有意识,而缺少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真正要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落到实处,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学情视角。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情判断大多处于一种想当然的经验状态,所获得的学情信息的有效性值得进一步的审议和梳理。如何建立一种具有信度与效度的审议视角,较为精准地把握学情,从而更为有效地展开教学呢?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果园机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牢固掌握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从观察中不仅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展现着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习惯于让学生抄写背诵、诗句翻译、阐述思想,很喜欢用“搬运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诗词知识记忆背诵、抄读默写。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对诗人写作背景的深刻认识,缺乏对古诗词意蕴的独特理解,更缺乏对古诗词自我探索、研究、感悟的过程。为此,语文教师应站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培养现代人才的高度,积极创设以铸魂立根为宗旨
低年级的儿童诗教学中,想象似乎是无处不在的。然而再细想想,正因为“无处不在”,我们在进行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中,似乎忽视了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似乎忽视了儿童想象时的好奇心,于是想象被常态化,被同质化。怎样才能挖掘儿童诗独特的想象元素,发挥儿童想象力应有的作用呢?也许,想象,要来点不一样。最近听了一堂低年级语文课《彩色的梦》,不妨以此为例。  一、解读,来点不一样  《彩色的梦》是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的一首
文本解读  课文《我多想去看看》根據王宝柱的作品改编,全文用第一人称,先以一个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过与妈妈的对话,讲述了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迫切心情。再以一个北京小孩子的口吻,通过与爸爸的对话,表达了自己想要告别高楼林立的城市,去遥远的新疆走走看看的急切愿望。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山里的孩子向往北京和城里的孩子向往新疆的心愿。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不同形式的、丰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理解《长相思》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词人真切、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范读引入,整体感知  1.从古至今,思念都是最让人魂牵梦萦的东西。在李白眼中,思念是那轮皎洁的明月;在王维笔下,思念是身处异乡的孤独。到了纳兰性德笔下,思念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首《长相思》。  2.出示整首词,指名读好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蒲公英”“一本正经”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书写“蒲公英”“哈欠”“合拢”等词语。  2.借助動词研读,体验玩蒲公英的快乐。  3.了解对事物的变化,学习有序观察的方法。并能说出其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的观察细致,并试着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着郭风爷爷到乡下认识了
【教学目标】  1.整体感受诗人对“秋”的不同体悟和表达,重点体会白朴《天净沙·秋》的内容和情感。  2. 初步感受散曲与诗、词不同的特点,体会《天净沙·秋》的创作特色。  3.充分体验散曲的学习过程,并从中习得某些方法,在《马诗》及其他的诗歌学习与创作中得到迁移运用,对学习古典诗词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  四人小组背诵秋天的诗句,玩“秋”字飞花令游戏。  一、聚类再现
教学目标:  1.了解阿曼达一天的生活经历。感受阿曼达遇到的“真幸运”和“真可惜”。  2.初步感受“生活中有‘幸’与‘不幸’这两个面”这一哲理。  3.学习绘本的表达方式,通过读、写、绘,能积极地把生活中的“不幸”变为“幸”。  适合年级:一、二年级  教学过程:  一、初读封面,激趣  1.比较绘本。出示绘本,细看正反面,跟常见的绘本有什么不同?  2.比较人物。两个封面上的阿曼达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