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和情感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发明的前提,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就不会有创造的行动。
  创新动机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提出创新要求。例如,学习了法律常识“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后,就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周边环境、交通、公共秩序等问题,搞一次社会调查,写一份批评或建议书送交有关部门。在活动中不但提了一般性要求,而且还提出一些特殊要求,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独有的调查意见。在调查活动中允许并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一些调查活动。在调查总结中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创造性的要求为学生创新提供了诱因,有利于形成创新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创新动机的形成。
  自信心是激发创新发明的立足点。只有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思维。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要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例如:在讲到八年级下册的“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时,让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辩论:“中学生小光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在班上批评小光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小光在座位上小声申辩,老师又以不服从管教为名,罚他面壁而站。”问同学们对这件事看法如何,让学生展开辩论。对于活动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辩论,对于辩论中的各家之说,只要言之有理,老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承认,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有了自信心,学生就敢于说话、乐于探索和创新,从中也获得了新知。
  二、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实质和核心。不管是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还是灵感的培养及水平的提高,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活动课是广阔的天地。
  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从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实施、活动的总结等环节去做。如举行一个《环保在我身边》的主题活动方案,教师不必过早选择使用某一种方案。只要方案合理,有独到之处,都应给予肯定。通过诸多方案的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方案。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新灵感。(1)让学生多观察。深入、细致、认真的观察有助于人们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2)让学生多讨论。在活动课中让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通过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有利于萌生创新的灵感。(3)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可在活动前设定一些问题,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感更有效果。
  三、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
  创新能力还离不开创造性人格的支撑。不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自满自足的人,或做事虎头蛇尾的人,不会有惊人的创造成果。而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热情勤奋,富有责任感,依赖性小,乐意尝试困难的工作,敢于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高度的独特的反应能力,能在工作、社会环境中养成个人的独立性,对生活、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会思考,不盲从。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创新性人格的培养,注意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四、提升学生的创新才能
  创新才能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经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产生的带有新的创造性结果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它的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和思想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提供诱因。实践证明,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各种能力,如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交际能力等,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活动中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养成勤动手、动脑的习惯。如活动的确立、活动计划的制定、活动过程的落实、活动的总结,都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做,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创新。其次,在思想品德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没有新问题,就没有创造,一切创造都始于新问题。在活动课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如指导学生写一篇社会调查,要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如果一篇调查报告没有任何新意,也就谈不上创新。
  责任编辑潘孟良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只局限于治疗与护理几方面,体现在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管理环节,为了进一步增强医院人力资源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限超载,使公路大部分路面出现了裂缝、车辙、松散、坑槽等病害,严重影响了公路通行质量及使用寿命。经过近些年对
一、语文基本学习规律方面的衔接1.重视知识的不断积累语文是关于汉语言的一门学科,生字、拼音、词语、句式、语句等都需要积累,“厚积而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初中新生应继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要全面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高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
一、树信心促学  要从中职学生实际认知情况和能力水平出发,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从知识上看,中职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因此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采取“分层教学”法,分别确立学习目标,以逐步提高每个层次学生的信心与能力。可采取“向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做老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中职学生具有自尊心强、自卑感重、难以面对挫折的心理特点,教师需采取鼓励、委
固定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硬件基础,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程度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今高校规模的扩张带来固定资产价值和数量的迅速增长。因此,提高高校固定资产
化学高考实验复习应十分地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创新精神贯穿于实验复习中。  1.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上求创新  高考化学命题中,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是重点考查的一个方面。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有一个常见的、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倒吸现象。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倒吸现象的分析得出倒吸的原理和形成条件,进而引出其原理的应用:  a. 喷泉实验的形成结论:凡能
杰西博(JCB)公司成立于1945年,归班福得(Bamford)家族所有.其创始人是挖掘装载机(两头忙)的发明者,经过60多年来的发展,从最初的一家小企业发展到目前制造270多个型号的工程机械,目前是
一场以”创造最优价值的用户体验”为主题的凯斯体验营CEC全国路演活动已于6月18日在上海拉开序幕。在经历了一个月的风雨历程之后,7月17日,凯斯CEC全国路演在辽宁省沈阳市东成
职业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能,而电工学作为职业学校的理工科,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更应当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担负起重要的职能.因此,我们的电工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在电工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元素,使电工学走向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感体验中领悟电工学知识,掌握电工学的技能.  一、让电工学课堂走向生活  电工学的应用价值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