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调查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o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爆发流行的原因,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发病日期收集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资料,并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3月27日~7月3日,邵家小学共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涉及1个农村民工子弟小学,10个行政村,且主要分布于学校周围的村庄,其中滨海村48.19%(40/83)、望海村27.71%(23/83)占发病总数75.90%(63/83)。主要分布在四(2)班、二(1)班、三(1)班、五年级、三(2)班,这5个班级共发病56例占发病总数67.47%(56/83);83例病例全部来自12个省份的外来学生,其中云南31.33%(26/83)、河南19.28%(16/83)、贵州13.25%(11/83)、陕西12.05%(10/83)为主,占发病总数75.90%(63/83)。结论: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爆发流行是由于该校学生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较早没有加强免疫而且接种率低,现症病人没有及时隔离,学校晨检制度不严,防病意识差,学校空间小,学生人均空间少而密集,导致课室空间狭窄通风不良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今后要加强疫情监测及健康教育力度,尤其是学校晨检制度的落实,民工、学生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防止疫情再次暴发。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共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西店镇邵家小学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共11个班级680名学生,教职工18名。
  1.2 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发病日期收集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资料,并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校位于宁海县西店镇邵家村,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共11个班680名学生,其中男生352名,女生328名,教职工18名;一年级3个班,二至四年级各2个班,五、六年级各1个班,无住校生,有教学楼2幢、教室双侧采光,通风条件一般,设有1个食堂提供中餐,学校使用宁北自来水公司统一供应的自来水,校内卫生较好,学生主要来自云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份,租住在学校邻近的村庄。
  2.2疫情概况
  首例病例黄某,男,7岁,二(2)学生,户籍湖北,现住西店镇滨海村(邵家),2012年3月27日出现发热、头痛,次日腮腺肿大、胀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发病后未就医,一直在校上课,据家长诉说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腮腺炎患者,无腮腺炎疫苗接种史;4月2日该班又出现1例类似病例,随后病例逐渐增加,其它班级也陆续出现,至7月3日,全校累计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病例均为学生,教师无发病。
  2.3 流行特征
  2.3.1 时间分布
  2012年3月27日出现首例发病,末例发病为2012年7月3日,4月11日起发病明显增多,至5月3日共发病49例,占发病总数的59.04%(49/83),到6月3日前后又出现一个小高峰,占发病总数的13.25%(11/83)。 详见表1。
  2.3.2人群分布
  83例病例中男性43例,女性40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00:1(12.22%,12.20%),发病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发病年龄最小7岁,最大14岁,其中8岁15例、9岁13例、10岁14例、12岁17例共发病59例,占发病总数的71.08%(59/83)。
  83例病例均为外来流动儿童,分布在12个省份,其中云南26例占31.33%、河南16例占19.28%、贵州11例占13.25%、陕西10例占12.05%,以上占发病总数的75.90%(63/83)。
  2.3.3 地区分布
  83例病例分布在西店镇10个行政村,主要集中在滨海村48.19%(40/83)、望海村27.71%(23/83)。全校每个班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四(2)班,发病14例,罹患率23.33%(14/60),其次是二(1)班14例,各班发病情况详见表1。
  表1 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各班发病分布
  2.4 免疫史
  全校680名学生有免疫史(包括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等)436人,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64.12%(436/680),不详128人,116人无免疫史;发病83例患者中8例有腮腺炎疫苗接种史,25例免疫史不详,50例无免疫史。
  2.5 临床表现
  83例病例中有61例出现发热症状,占发病的73.19%(61/83),其中体温≥38℃的有52名病例,占62.65%(52/83),21名患者伴有头痛,占25.30%(21/83);32名患者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咽部不适,占38.55%(32/83);单侧腮腺肿大患者48名,占57.83%(48/83),双侧腮腺肿大患者35名,占42.17%(35/83);耳下皮肤紧张发亮,均以耳垂为中心,向、后下方向发展,边缘不清; 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持续10~14天。   2.6 防控措施
  病情发生后,即采取了病例隔离,晨检、应急接种、通风及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
  3 讨论
  本次疫情以发热、头痛、腮腺肿大为主要症状,男女学生发病无显著性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1,2,3],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判定为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造成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原因:一是学生接种率不高,仅为64.12%;二是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接种时间较长,无加强免疫;三是该校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无校医及保健老师,学生的晨检工作流于形式,学生缺课原因未追查;四是学生带病上课现象普遍,部分发病学生未满隔离期就返校上课;五是学校环境卫生差,班级人数过多,教室通风差。
  本次疫情持续时间长,达99天,分析其原因:一是应急接种未落实;本起疫情开始阶段,县疾控中心及西店卫生院即到现场调查处置,向学校提出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措施,由于2007年以前出生的儿童麻腮风疫苗属二类疫苗,实行自费自愿接种,学校发动组织不力;随着疫情进一步增加,疾控部门仍多次到学校调查处置,建议学生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没有学生自愿应急接种;二是疫情发生后,疾控部门给每个学生发放应急接种告知书,外来民工大都来自农村,防病知识缺乏而意识差,也没有学生自愿应急接种;三是学生的居住环境小、脏、差、乱,开窗通风不畅,放学后与患病学生互相交往,造成学生间相互传染;四是该校是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校条件差,教室人居面积少,通风不良,学生与学生接触密切,造成了校内传播;五是学校周边村庄流行性腮腺炎散发病例一直存在,形成“村-学校一村”的循环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是目前学校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其潜伏期长、潜伏期末即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存在隐性感染的特点,致使发现和隔离传染源均不能彻底,单纯对病例进行隔离等措施并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从而造成病例持续发生,而早期进行应急接种是行之有效的[4]。该校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不隶属于当地教育部门,自行独立经营,由于经费原因未能落实应急接种,致使疫情持续时间长,建议教育部门或者当地政府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日常管理,平时抓好学生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适龄人群腮腺炎免疫水平,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胜利.任宏伟.杨建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当代医学,2009,15(2):158—159.
  [2] 申振元,陈正利,马桂芳,等.2005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2007,34(8):1568—1569.
  [3] 郭青,张春曦,王丽萍,等.全国200~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6,12(4):285—286
  [4]施春华.应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7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生存情况。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肿瘤的治疗,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醋杭病毒治疗。采用log rank检验两组生存时间差异,用Kaplan一Meier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观察组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症状态标志物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行以不同干预措施之后,对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HBCI)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曾在本院被确诊为糖耐量减低的32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按照不同干预方式作如下随机分组,每组有80例患者:甲组患者接受饮食运动方式进行干预、乙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丙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行以IGT相关健康教育,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影像医学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必须探索出一个能够有效提高医学影像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而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诞生,为医学影像教学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利用PACS建立起一个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是医学影像教学工作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现状;对策;分析  医学影像属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三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对120例行胸部查体人员进行筛查,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机,并且分析其筛查结果。结果: 在所有的胸部查体人群中,结节检出有32例率为26.7%。吸烟组发现病变是非吸烟组的2倍,肺癌总体发生率为2.2%,其中高危人群肺癌有4例,发生率3.3%,普通人群发生有2例,为1.6%。结论: 低
期刊
摘要: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通过病例引导PBL教学开展,通过课后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并分析,结果表明,PBL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PBL教学;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研究感染性疾病病因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学科,其涉及面广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116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数据。结果:本组116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低、术后康复快,均顺利出院,偶有肿胀、异物感、疼痛等并发症出现,随访1个月~5年(平均38个月)复发者有5例(4.31%)。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和5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前、气腹后15min、手术后15min平均动脉压、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对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和80例颅脑损伤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1个月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GCS评分提高(4.68±2.55)分,1个月后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GCS评分提高(3.01±2.29)分;治疗50次以上患者的GC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