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预措施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行以不同干预措施之后,对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HBCI)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曾在本院被确诊为糖耐量减低的32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按照不同干预方式作如下随机分组,每组有80例患者:甲组患者接受饮食运动方式进行干预、乙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丙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行以IGT相关健康教育,不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对比四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除了对照组,其他几组患者的IR和HBCI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四组患者中,乙、丙效果最好。甲组次之,对照组无效。结论:对于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的患者来说,使用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可以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运动加饮食的疗效虽不如前两者,但也有比较明显的疗效。这与所用措施的机制以及患者的配合度有关。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胰岛素抵抗;干预措施;胰岛β细胞功能
  IGT作为DM前期状态,在患者进餐后会出现较高的血糖表现。尽管只是DM前期,但这一时期血糖造成的机体代谢异常已经对人体多个器官组织形成了明显的伤害。这一时期,患者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IGT目前呈逐年上升的发病趋势,为避免其发展成DM,对其他脏器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及早进行遏制。由于IR与HBCI对于IGT预防具有参考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对这两项指标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曾在本院被确诊为糖耐量减低的32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有男性患者186例、女性患者134例,年龄为26-85岁,平均年龄为(56.47±10.4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WHO于199年制定的OTGG试验标准。部分患者具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按照不同干预方式作如下随机分组,甲、乙、丙和对照组,每组有80例患者。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等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不同,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作比较。
  注:为防研究结果收到干扰,继发性或假性的IGT患者以及主要器官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已被排除在外。
  1.2 方法
  (1)甲组:为患者进行DM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劳动强度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与运动锻炼。
  (2)乙组:在甲组措施的基础上服用阿卡波糖,剂量为50mg/tid,每日随三餐在进食第一口饭时共同嚼服。
  (3)丙组:在甲组措施的基础上服用二甲双胍,剂量为0.5g/tid,每日在三餐后服药。
  (4)为对照组患者行以IGT知识的健康教育,不改变其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在行以干预前与行以干预后检测患者BMI指数,以及空腹与产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并进一步分析患者的RI和HBCI变化。
  1.3 观察指标
  借助HOMA稳态模型计算RI与HBCI结果,具体公式如下:①HOMA IR= FPGF-Ins/22.5;②HOMA β20F-Ins/(FPG-3.5)。注:F-Ins代表空腹胰岛素。复查前要保证患者停药至少1天以上,才可进行OGTT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次研究,主要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对文中全部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全部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果
  四组患者的IR与HBCI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见表1,除了对照组的IR与HBCI指标在干预前后没有显著改变(P>0.05)以外,其他几组患者的两项指标都均有明显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变化幅度可知,四组干预效果从高到低分别为:乙、丙>甲>对照组。
  表1 各项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对比(X±s)
  3 讨论
  根据国外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报告可知,患者在糖调节受损时期以及达到DM诊断点之后,均有FPG升高或餐后血糖升高现象,这两种现象或单独存在,或二者同时发生[1]。一般而言,餐后机体因糖负荷问题,需要β细胞释放出更多的胰岛素。若存在胰岛素抵抗,将有很大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反而是空腹时胰岛素需求较少,FPG可以长时间保持正常范围。而IGT患者的IR与HBCI出现功能性障碍,IR与HBCI的指标出现了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
  探究除对照组外其他四组起到干预效果的原因[2]:①运动饮食可以改善IGT患者的肥胖状况,降低FFA的释放,恢复胰岛素的正常代谢,从而避免胰岛素抵抗的出现。还可以加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改善受体。但这种干预方式影响能力较小,不如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那么显著。②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糖,避免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阿卡波糖则对小肠进行糖苷酶活性的抑制,减少对糖类的吸收,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4结语:
  作为DM前期阶段的IGT必须要进行一级预防,IR与HBCI对于IGT具有较高的预防意义。本研究选择五种不同措施对IR与HBCI进行了干预,发现除了单纯的健康教育外,合理安排运动饮食、服食针对性药物均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尤以服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最为有效,推荐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袁虎,屈晶晶,赵伟等.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与增龄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02):94-96.
  [2]阳琰,邓华聪,龙健等.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减低者血浆载脂蛋白A5、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比较[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07):725-7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调查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住院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长期住院患者336例,用症状自评量表、K10问卷、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336例患者SCL-90、K10、SAS和SDS评分分别为1.60、18.12、42.16和46.77分,不同科室、不同住院时间的患者SCL-90、K10、SAS和SD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SCL-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标本不合格因素,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0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血液检验中存在的460份不合格标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造成血液不合格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措施。结果:在临床血液检验中,460份不合格标本的危险因素有溶血(26.96%)、采集不规范(20.00%)、采血量不准(16.96%)、凝血(15.35%)、脂浊(7.29%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脑外伤后腺垂体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40例,其中20例患者在伤后接受TRH进行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20例患者接受等渗盐水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的因斯布鲁克量表(I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反应水平量表(RLS85)评分结果及治疗前后各腺体激素水平,并进行统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黄疸茵陈颗粒联合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服用黄疸茵陈颗粒。观察组患儿给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方案,每组65人,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95.38%,组间差异无统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9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措施+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带检测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白带检测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彭素岚教授为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 第4批四川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彭素岚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COPD、支气管哮喘、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疾病。尤其提倡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肠治肺来治疗上述疾病。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缩宫素配伍卡孕栓与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至产后2 h出血量≥500 ml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缩宫素配伍卡孕栓防治,实验组36例,均采用B-Lynch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产后2 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结果: 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41±28)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缺血性视神经病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在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81例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AIR组)和92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NAIO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但在脑梗死、冠心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白质病变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②从头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生存情况。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肿瘤的治疗,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醋杭病毒治疗。采用log rank检验两组生存时间差异,用Kaplan一Meier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观察组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症状态标志物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