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疗效评估报道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116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数据。结果:本组116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低、术后康复快,均顺利出院,偶有肿胀、异物感、疼痛等并发症出现,随访1个月~5年(平均38个月)复发者有5例(4.31%)。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
  疝气(hernia)指体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的疾病。疝的种类很多,其中成人疝气以腹股沟疝发病率最高。腹股沟疝惟一可靠方法是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需要术前禁食、术后禁食、术后卧床、留置导尿,而且有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等诸多弊端。无张力疝修补术自国外引进后迅速普及,仅需要局部麻醉就可进行手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且住院时间较传统手术明显缩短。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本研究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16例腹股沟疝,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116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110例,女6例;年龄24-71岁,平均55.61±12.23岁。发病情况:腹股沟直疝34例,腹股沟斜疝52例。既往病史情况: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者16例,慢性支气管炎者5例,前列腺增生者7例。根据中华医学会外学会2003年分型标准,Ⅰ型50例,Ⅱ型30例,Ⅲ型21例,Ⅳ型15例。双侧疝4例,单侧疝112例,均为原发。
  1.2方法:
  1.2.1修补材料选择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生产的泰科疝修补片和修补塞。修补片是由非吸收性聚丙烯缝线编织而成的长方形网片;修补塞包括一个圆锥形塞和一个预制成型的网片。
  1.2.2手术方法:常规硬膜外或强化局部麻醉,按传统疝修补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并游离精索,找到疝囊,按术中实际情况选择平片修补或充填修补。术前术后按需常规应用抗生素。
  2.结果
  本研究组手术耗时25-80min,平均40.23±12.69分钟。116例患者共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20例次,平片修补87例次,充填修补35例次。术后2-20h均可进行床边活动,有101例(87.07%)的患者术后未用止痛剂,全部伤口均一起愈合,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出院。偶有并发症情况:6例(5.17%)肿胀,3例(2.59%)因放置网塞致局部异物感或疼痛,3例(2.59%)出现局部切口处皮下脂肪液化,上述情况经对症治疗均缓解或痊愈。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5年(平均38个月),偶有复发者5例(4.31%)。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疾病,男性常见,目前只能依靠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疝修补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疝的治疗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弊端明显,主要有:①对患者体制要求高,高龄老人常常不能耐受;②操作复杂,需要术者具备一定技巧和临床经验;③手术缝合缺损周边肌肉,造成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等危险情况;④手术结束后需要长时间恢复,一般卧床至少3天、住院至少3周,长时间不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加重心理负担;⑤术后复发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常出现缝合处又裂开而复发的情况,需要再次手术,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这些弊端造成很多患者惧怕手术治疗,甚至出现病程延误、疝气嵌顿等严重情况,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1]。
  直到1986年美国医师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tension-free hernioplasty)用以代替传统手术治疗,才是的这些弊端得以解决。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的干扰,且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与传统的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优势明显:手术对患者体质要求低、操作简单、术中分离组织少、手术用时少、不增加病变周围组织张力、疼痛减轻、使用止痛剂概率低、感觉舒适、减少神经损伤、有抗感染作用等。同时,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受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情况的影响。即便是某些高龄、体质衰弱患者,亦可顺利完成该项手术。
  近年来国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报道很多,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彭通瑞[1]指出:无张力疝修补术减少血量、加快恢复,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张志斌[2]等观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腹股沟滑疝,发现该方法安全、有效。刘道才[2]发现: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明确,术后复发率少,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郭守财[4]发现各类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效果显著。张林刚[5]等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56例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赵洪军[6]发现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传统术式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时间短、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低、治愈率高、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整体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但无张力疝修补术所需材料较为昂贵,建议实现疝修补片和修补塞国产化上,或进行适当的医疗补贴,尽可能降低治疗费用,便于该技术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通瑞.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7-38.
  [2]刘道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6):56-57.
  [3]张志斌,孙桂森,谷川等.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腹股沟滑疝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8):75-76.
  [4]郭守财.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4例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4):1711-1712.
  [5]张林刚,罗伟,韩军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6例[J].武警医学,2014,25(3):304-305.
  [6]赵洪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46-4048.
其他文献
彭素岚教授为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 第4批四川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彭素岚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COPD、支气管哮喘、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疾病。尤其提倡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肠治肺来治疗上述疾病。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缩宫素配伍卡孕栓与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至产后2 h出血量≥500 ml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缩宫素配伍卡孕栓防治,实验组36例,均采用B-Lynch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产后2 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结果: 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41±28)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缺血性视神经病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在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81例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AIR组)和92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NAIO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但在脑梗死、冠心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白质病变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②从头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生存情况。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肿瘤的治疗,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醋杭病毒治疗。采用log rank检验两组生存时间差异,用Kaplan一Meier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观察组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症状态标志物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行以不同干预措施之后,对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HBCI)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曾在本院被确诊为糖耐量减低的32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按照不同干预方式作如下随机分组,每组有80例患者:甲组患者接受饮食运动方式进行干预、乙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丙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行以IGT相关健康教育,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影像医学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必须探索出一个能够有效提高医学影像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而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诞生,为医学影像教学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利用PACS建立起一个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是医学影像教学工作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现状;对策;分析  医学影像属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三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对120例行胸部查体人员进行筛查,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机,并且分析其筛查结果。结果: 在所有的胸部查体人群中,结节检出有32例率为26.7%。吸烟组发现病变是非吸烟组的2倍,肺癌总体发生率为2.2%,其中高危人群肺癌有4例,发生率3.3%,普通人群发生有2例,为1.6%。结论: 低
期刊
摘要: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通过病例引导PBL教学开展,通过课后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并分析,结果表明,PBL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PBL教学;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研究感染性疾病病因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学科,其涉及面广
期刊